先说个事,
网叔的操作号“网叔的养基手记”,又双叒叕被限流了!
平台的苦心,网叔懂,也支持。
但啥时候能恢复……咱只能耐心等等。
所以,还是得麻烦大家,动动手指点一下“关注+星标”,记得每天下午两点后手动刷一眼。
网叔每日的发车操作,通常在两点前,最迟也不会超过两点半,方便你们准点上车,不掉队。
有朋友老问:“网叔,你老说消费、医药、港股组合,到底都是什么?”
答案都在操作号里,点下关注,自己看。组合干货一览无余。
说回正事。
当下这种关税战冲击下的市场行情,其实最讲究一个节奏。
每次暴涨暴跌,都是市场对投资者的一次考验。
比如,4月7日那天,A股、港股崩盘式暴跌,很多人都说股市要崩了,网叔喊破喉咙让大家加仓。
不仅让大家加仓,还重点提示港股、创新药等核心资产的投资机会。
今天回头看,咋样?
恒生科技,+11.31%!
港股创新药,+21.09%!
沪深300,+5.42%!
再比如,4月9日,美股史诗级暴拉,很多人都说,美股要反转了,再不上车就要踩空了。
网叔只是说还没跌到位,别急着抄底!
结果呢?
话音未落,美股就掉头往下冲。
谁冲进去,这几天至少亏5%起步。
回头看,但凡是当初听网叔的,A股这波黄金坑都把握住了,美股这波回调也都躲过了。
什么是节奏?这就是节奏。
细心的朋友应该发现了,
关税战这波冲击后,A股和美股走出了彻底反向的剪刀差。
A股这边,差一点就九连阳了。
美股这边,跌跌不休。
很多朋友问网叔怎么看?
网叔的回答:
这波关税战,很有可能成为股市东升西落的重要转折点。
如果川普继续作妖,将关税战持续进行下去,
股市东升西落会是必然的历史趋势!
关税战,股市东升西落的开始!
只要关税战还在继续,股市“东升西落”的趋势,很可能就真要来了。
为啥这么说?
因为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关税战对美股的伤害,都比对A股、港股大多了。
咱们一个个来看。
1、关税战下,美股比A股更受伤
很多人没意识到,其实这场关税战,最受伤的还是美国的上市公司。
美股里的核心巨头,不管是制造还是消费,走的都是全球化路线。
它们最大的市场并不在美国,而在海外,而且中国是占大头的。
苹果——全球产、全球卖。
英伟达——台湾制造,中国是销售大户。
亚马逊、Facebook(Meta)——全球玩家。
而A股和港股的核心权重股,则完全不同:
三大运营商、四大行、茅台、石油,这些大哥90%以上的市场都在国内。
腾讯、阿里、小米这些港股的中流砥柱,核心市场也在国内。
哪怕是比亚迪,也主要看中国市场,不怎么吃美国这碗饭。
关税一打,中国这边还在照常喝茅台打电话,美股那边却已经有人发慌了。
比如英伟达——中国市场一年贡献171亿美元,占它全球营收的13%。
而且还在猛涨:三年增速495%!
数据中心业务中,中国市场比重高达20%–25%。
中国的阿里、腾讯、字节,还有理想、小米、比亚迪等一票大厂,都是英伟达的客户。
你说要是真的撕破脸,谁慌?当然是他们。
所以H20芯片刚被卡,黄仁勋(皮衣黄)立马飞来中国,连招牌皮衣都顾不上穿了——真急了!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而A股这边,顶多是波动一下,
银行、运营商、白酒这些内需压舱石,照样稳如老狗。
2、经济周期,中美已经错位
过去四年,
中国在清库存、挤泡沫,经济偏弱。
美国则是就业强、通胀高,钱多人疯。
可现在——风水轮流转。
中国这边,今年一季度数据一个比一个靓:
GDP同比增长5.4%,
社零增速创12个月新高,
工业增加值也破新高,
社会融资总额增长显著!
连之前拖累最多的地产,都显示出明显的触底迹象:
反观美国,越来越多经济学家说和顶级投行放话——衰退就要来了!
连美联储都下修了GDP增速预期:
从2.1%砍到1.7%。
一刀下去,直接削掉五分之一!
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面临一个大麻烦:
债务水平太高,财政赤字吓人。
要是真陷入衰退,想救市也没子弹了。
再看盈利情况,更是堪忧:
标普500盈利增速预期从14%调到9.2%,
科技股首当其冲,摩根大通更是直接放话:
如果企业接下来几个季度都调低预期,科技股的EPS可能要砍15%-25%!
这可不是“下调一下”,这是“正进入负向修正周期”——跌还没完,还要继续趴。
3、看估值面,A股港股要比美股更具性价比
除了盈利边际变化的区别,估值也是A股占优。
A股、港股估值双双在中位数以下——便宜。
美股呢?
即便跌了一大圈,估值还是在中位数以上,还不便宜。
具体到权重股上,差距更明显:
特斯拉vs比亚迪
亚马逊vs阿里巴巴
麦当劳vs海底捞
一对一比下来,你会发现发现美股龙头“贵得有点离谱”,而中概龙头“便宜得像白菜”。
再看股债收益率差,这可是看股市吸引力的经典指标:
沪深300这边差值高达6%,处于历史高位。
说人话:
现在买股票比买债券划算多了!
美股那边倒好,股债收益率差已经变成负数。
说人话:
买债券都比股票划算。
你说哪边更有机会?答案不言而喻。
4、资金动能,A股还没发力,美股已开始开始松动
这几年美股为啥猛?靠两招:
一是利润够猛;
二是公司借钱回购——利率近0%,借钱炒自家股票,不香吗?
同时,全球资金一直迷信美股永远涨,全世界都在买美元资产。
可现在,问题来了。
自从川普那一波关税战开打,美股遇到两个“天敌”:
一是业绩往下走、借钱成本变高(利率高企),回购难以为继;
二是政策像过山车,朝令夕改,全球资金都开始怕了。
美元指数的疲软已经说明了问题。
再看黄金最近这波猛涨——这就是典型的避险情绪爆表,资金在逃离“华尔街”。
A股这边呢?
天量资金还在场外,撸着袖子观望。
只要政策一发力、市场一回暖、赚钱效应一出现,会有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股市。
打到最后,只要关税战继续,资本市场的大棋局,很可能就真走出“东升西落”的模样了。
美股过去高光多年,是时候让出C位。
而A股和港股,可能正在迎来属于它们的上升通道。
如何把握东升西落下的投资机会?
那么问题来了:
普通人怎么把握这波“东升西落”的历史级机会?
其实很简单:
在低位,躺好布局,押注那些“必然会赢”的核心资产就行了。
这波机会最核心的受益标的,就是A股的一众核心白马股,尤其是代表中国核心资产的指数ETF,比如沪深300、中证A500这些。
为什么?
从资金面来看,
这些龙头股,真要是跌狠了,有谁来兜底?GJD(你懂的)!
沪深300可是国家队的亲儿子,真跌急了,不用你操心。
更别提,场外还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准备冲进来,尤其是各类指数基金。
去年9月底,ETF总规模还在3万亿徘徊,
到现在,半年就飙到了4万亿,暴增33.7%!
这还没完。
政策层面更是频频释放信号:引导中长期资金进股市。
很多人可能没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翻译一下:
你的养老金、保险、甚至你未来的退休金,国家已经帮你安排好,要进场买股票了!
你今天说“不看好A股”,但国家说:“你不买,我替你买。”
用的还是你的钱。
也就是说,就算你不主动参与,你的钱已经在路上了。
所以别想着“避开A股”,这就像你下楼避雨,发现雨伞已经自动打开,还跟着你跑。
从更长远的趋势来看,国家其实是要把居民的财富慢慢从“楼市”搬到“股市”里。
毕竟,炒房靠天吃饭;炒股靠分红和盈利,走得更扎实、更长久。
再说个现实点的事:
你知道为什么很多人炒股总是赚不到钱?
不是不聪明,是拿不住。
贵州茅台那么牛,从几十块涨到两千,真拿住的人有多少?屈指可数。
因为股票涨涨跌跌,你一慌就卖了。
但你为啥能拿住房子?
因为房子不好卖、还能加杠杆,逼着你“长持”。
想让普通人在股市长期赚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拿得住”。
而指数基金,就是让你拿得住的那个关键:波动低、中长期向上、门槛低、不用选股。
除了“底层压舱石”指数基金,接下来的行情,还有两条清晰主线可以重点关注:
第一条:以内需为核心的大消费板块
吃喝拉撒,刚需永不落幕。
内循环的大背景下,这一块会是长期慢牛区间。
这也是网叔最近疯狂发车消费组合的核心原因。
第二条:以半导体、创新药为代表的高科技与高端制造
这个是我们突破外围封锁,更上一层楼的核心方向。
这也是网叔坚持在极低估区间布局港股、医药组合的核心原因。
明确的核心方向,投资策略也就非常清晰了
一方面,以优质核心宽指ETF为底层资产,把握主东升西落大背景下确定性最高的一批资产。
另一方面,在极低估区间布局市场主线,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力争在市场反转时候跑出超额收益。
两条腿走路,既安全又有爆发力。
当然,如果你搞不懂怎么买、怎么买稳,别慌。
关注网叔,坐稳车,跟着节奏来。
网叔开车,你负责上车就行。
更新时间:2025-04-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