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觉醒,就是爱自己

作者 | 帆书 · 许清欢


✎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帆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遇见》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山,它可能是困住你的焦虑、习得性无助,或是深埋心底的自我否定。


今天分享的这本《翻越你的山》,将带你开启一场「内在觉醒」的破局之旅。




知乎上有个问题:#当你感觉万事不顺的时候,是如何让一切慢慢变好的?#


有个高赞回答很简单:先让自己变好,一切才会变好。


听起来很“鸡汤”,但很多时候,变好的阻力正是来源于自己。正如《翻越你的山》中所总结的那样:


阻挡在你和你想要的人生之间的那座山,不是外界的困难,而是你内心的自我怀疑、恐惧和逃避。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识破它、面对它,最后翻越它。


爱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成全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放下“抵制”,解锁“新常态”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自我抵制”时刻:


手上有一个新项目,就是迟迟不行动;


好不容易进入一段新恋情,却总是不断爽约;


下决心要减肥,却又在深夜把手伸向冰箱。


因为你的潜意识在警告你:“别动!前方有风险!”



新项目万一没有成功,会暴露出能力的不足,带来批评和嘲讽;


新恋情万一以不体面的方式分手,会让自己更加受伤;


减肥行动万一没有效果,会让自己更加失望。


所以抵制的情绪出现了。但是用不着气馁,因为抵制出现的时候,也是生活要变好的时候。


年初的时候,受队友“每天一万步”健身成果的鼓励,我也制定了自己的健身计划——每天三千步。


身边的朋友都笑我这个目标定得太低,但我从队友的目标实现中发现了放下抵制、解锁新常态的好方法:


首先是大目标拆解成小步骤:


让自己逐步暴露于新环境中,其实队友一直鼓励我和他一起运动,但一万步的指标让我望而却步,三千步就简单多了,只要上下班坚持走楼梯就能达到。


一个月后,我就轻松地把目标从三千步调整到了五千步。


其次是自我激励:


每坚持一周,我就从购物车挑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下单,我还用同样的方法做读书笔记、更新自媒体账号,收获颇丰。


书中这样总结道:


人们通常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容量限制,只允许自己感受到这么多幸福,在快要超越这个上限的时候,就会开始无意识地破坏正在发生的事,这样就可以把自己拉回舒适和安全的领域。



所以当抵制情绪出现的时候,告诉自己不要怕,这是幸福要扩容的信号。


放慢脚步,分解目标,确定自己每走一步都是安全的,然后慢慢地、稳稳地走向更好的自己。



慎用“重启”,突破旧的上限


朋友在做“断舍离”时,翻出了好几本自律手账,有的只写了几页,有的干脆一片空白。


她的第一反应不是继续使用这些手账,而是立马下单买一本全新的2025年手账。


虽然她知道大概率会半途而废,但这种“重新开始”的感觉真让人上头。当她把这件事发到群里时,得到了大家统一回应:“巧了,我也是!”


生活中,我们总是喜欢用“重新开始”来和过去做彻底的告别,有人频繁地换对象有人频繁地换工作、有人则频繁地立志等等。


在《翻越你的山》中,作者把这种状态称为“连根拔起”,它的破坏性在于:


“我们总是在开启新篇章,却从来没写完过。尽管很努力地想往前走,但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卡在原地。”



看过一位心理学家分享的案例:一位女士连续7年在新年伊始时,制定"转型成为插画师"的计划。


每年她都会购买新的数位板、报名新的课程,但坚持不到3个月就会放弃。


经过深入沟通才发现,她内心真正的恐惧是全力以赴后的失败。


所以第8年时,她决定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自己不可能达到心中的标准。


她不再购买新的课程,而是捡起原来的数位板坚持每天画1小时,哪怕作品再糟糕,她也强制自己继续下去。


一年后,她进步明显,虽然水平仍然一般,但她已经说服自己: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当你遇到瓶颈,又想撒腿就跑,换个地方重新开始时,告诉自己别急着逃,像这位女士一样找出问题、制定计划,还有最重要的,别总想着干得漂亮。


正如书中所总结的那样:


向上的路本就是一条很耗费能量的路,会让我们不自觉地想折返,如果还揣着“干得比别人漂亮”的想法,就更容易放弃了。


所以别总想着失败,尽管不停地去做。突破旧的上限,只需要一点点坚持而已。




认识“手机”,让自己更自由


拿起手机就玩个没完,耽误了原定的计划是很多人的苦恼。


但在《翻越你的山》中,作者认为不是所有的网络娱乐活动都是有害的,比如“刷手机”这件事。


如果闲暇时用手机来追追剧、看看新闻放松放松,放下手机时也能感到真正的愉悦,那就不是刷手机,而是正常娱乐;


如果现在有正事要做,却拿着手机迟迟不愿放下,最后又陷入自责,让自己倍感疲劳,这种行为才叫刷手机。


因此,不要一拿起手机就自责,重要的是观察自己使用手机的时机与使用后的感受,然后区别对待。


豆瓣用户@Lotus分享,因为过年那几天不分昼夜地玩手机,导致假期计划一样没干,还搞得自己头晕眼花,所以她和手机“斗智斗勇”。


经过长期的摸索,TA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体质的戒断方法——盘串。


一串9.9包邮的菩提根,在忍不住想看手机时拿起它,最重要的是保证手机和手串不同时出现在手上。


看书的时候盘一盘,听课的时候盘一盘、憋不出稿子的时候盘一盘……


因为这些时候都是主线任务干不进去,下意识想要逃避的时候,也最容易出现刷手机停不下来,把主线任务丢失的情况。


盘串就像是一个“扳机”,让自己的思维不再跟着手机里的内容走,而是回到“我还需要干什么”的主线上来。



正如书中所言,我们的人生除了健康与进步,还需要很多的愉悦感。


有时候两者相悖,我们会牺牲健康与进步,成全愉悦,我们需要承认两者不可兼得,也需要接受选择健康与进步时的痛苦。


没有无痛的改变,只有先接受这一点,才会为自己寻求平衡之法,最终实现克制后的自由。



写在最后


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


“最高级的自爱,是从此不再接受不满意的生活。这意味着以坦率和直白的方式面对问题。”


那些迟迟不行动的时刻、频繁重启的冲动、放不下手机的破坏性行为,都是自我保护、想滞留在舒适区的本能在作祟。


当你愿意对抗这种本能,直面改变的痛苦,从拆解目标、放弃完美、找回生活的主线这些小事开始做起时,你就已经在翻越心中的那座山了。


相信每一次的小突破,都是对自己的大成全。


点个「在看」,理想中那个更好的自己,在山的另一面等着自己。


作者 | 许清欢

排版 | 余景

图片 | 图虫创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美文   手机   目标   主线   计划   频繁   上限   自我   队友   作者   机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