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贵阳生态科普馆联合贵州喀斯特环境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正式启动“生态课堂・自然有约”馆校共建公益科普课堂活动。
作为2025年贵阳市全国生态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之一,第一课由贵州大学地下水与环境、环境地球化学、喀斯特洞穴与环境领域专家何守阳老师主讲,60余名志愿者参与其中,一同探寻自然奥秘。这是科普馆实践教育平台与高校生态等领域专业力量携手,推动生态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也是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路径的尝试。
随后,何老师指出地下水是全球主要饮水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他通过表格展示了九个城市城镇化进程中地下水供水比重的增加,进而引出地下水污染这一严峻问题。图片中,污染水流随距离扩散,污染区面积逐渐增大,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保护地下水资源的紧迫性,唤醒大家珍惜、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参加讲堂的梁昊洋同学说:“听完何老师的课,我知道了水以气、液、固三态循环,地下水依赖地表水补给。守护水资源需双管齐下,个人要缩短淋浴、速修渗漏以节水,拒向河道抛垃圾,守护共同的绿色家园。”
据悉,“生态课堂・自然有约”馆校共建公益科普课堂将于每月第二个周六下午14:00—16:00在贵阳生态科普馆定期开展。活动将邀请贵州相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优秀教师或研究生主讲,围绕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热门生态议题,运用PPT、视频、实物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带领公众领略生态景观,了解生态现象与原理,打破传统课堂枯燥感,助力公众轻松学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来源:贵阳生态环境融媒体中心
文丨史开荣 唐倩 罗寒熙
更新时间:2025-08-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