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亚新闻网】
水下机器人。
三亚新闻网8月15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8月12日至13日,第四届世界大学生水下机器人大赛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举办。来自国内外27所院校及机构的130余支队伍参赛,赛事规模创新高,为国际青年学子搭建了一个深耕深蓝智能创新、共筑科技梦想的交流平台。
本届大赛邀请俄罗斯机器人发展中心、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国立技术大学、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等机构和高校在水下机器人、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担任评委,并首次为评委颁发聘书,确保赛事评审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大赛秉持“激励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国际青年交流”的宗旨,依托海南独特区位优势,聚焦船海领域行业需求与水下智能装备前沿挑战,设置AUV(自主水下机器人)、ROV(遥控水下机器人)、创意概念三大赛道,覆盖水下探测、智能控制、自主决策等技术方向,重点关注自主导航、任务执行、水下作业精度、协同控制等前沿技术创想。
其中,AUV赛道复刻“深海一号”作业链,参赛队伍成功完成声光双模导航与水下协同操作等高难度作业;ROV赛道模拟儋州养殖场景,选手们精准完成投放、捕捞等精细化任务。通过模拟海底电缆检测、智能撞球等实战场景,赛事有效推动了水下智能感知、导航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水下机器人未来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世界大学生水下机器人大赛比赛现场。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 摄
参赛选手在赛事中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哈尔滨工程大学“海翎队”ROV操作手胡浩楠介绍,团队携带多台机器人参赛,通过程序优化提升设备稳定性,同时在与全球学子的交流中获得新启发。
俄罗斯涅维尔斯基国立海事大学参赛队伍导师阿列克·科泽夫尼科夫表示,团队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在减阻设计、动力系统等方面实现创新,期待通过赛事寻求更多国际合作。
经过两天激烈角逐,大赛各赛道奖项逐一揭晓:ROV赛道产生一等奖4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2个;AUV赛道产生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创意概念赛道产生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1个。
“本届大赛落地三亚,既是对当地海洋科技发展环境的认可,也体现了对三亚在深海领域创新活力的期许。”三亚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赛事为契机,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完善支持政策,为科研主体和高校人才提供更广阔舞台,助力海洋科技领域探索与突破,为全球海洋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届大赛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哈尔滨工程大学、俄罗斯马林内特行业中心、俄罗斯机器人发展中心、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科技厅联合主办,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哈尔滨工程大学南海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承办。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08-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