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市场要变天,手机性能爆炸式增长,或要取代电脑

玩《原神》想开高画质光追特效,手机却烫得握不住,用AI修图总要等半天加载——这些移动设备的常见烦恼,正被ARM最新发布的Lumex计算子系统重新定义。

这套包含C1CPU和G1GPU的全新架构,不仅把手机光追性能直接翻了一倍,更悄悄埋下了AI加速的关键伏笔。

作为全球绝大多数智能手机的“大脑设计蓝图”,ARM的这次升级可能彻底改变我们用手机玩游戏、处理AI任务的方式。

光追性能翻倍,移动设备终于能扛住高负载游戏

对游戏玩家来说,G1GPU的升级最直观,新的G1Ultra显卡把光线追踪性能做到了前代G925的两倍,这个提升不是空口宣传,而是实打实的硬件进化。

ARM在技术测试中用3DmarkSolarBay基准工具验证,光追组件在渲染管线中的占比已经从2023年的15%提升到2025年的50%,这意味着手机处理光影细节的能力大幅增强。

游戏对硬件的要求早就今非昔比,《原神》从2021到2023年的GPU硬件需求增长了28.5%,而《绝区零》比2023年的《原神》又提升了10%的硬件门槛。

以前手机遇到这类高负载游戏,要么降画质运行,要么就得忍受帧率波动。

现在G1Ultra通过全新的RTUv2光追单元,专门优化了移动端内存和缓存受限的问题,让实时光线追踪更稳定。

更实用的是功耗控制,新的光追单元采用智能休眠设计,不用的时候能彻底断电,这对续航太重要了。

ARM数据显示G1Ultra每帧能耗比前代降低9%,意味着同样玩一小时游戏,手机发热会明显减轻。

联发科即将发布的天玑9500据说就会搭载12CU的G1Ultra配置,到时候大家就能实测这些优化效果了。

G1系列显卡的扩展性也很灵活,按核心数量分了三个档次:6核以下的G1Pro主打能效,6-9核的G1Premium平衡性能,10核以上的G1Ultra专攻极致性能。

这种设计让不同定位的手机都能找到合适的配置,不是只有旗舰机才能享受技术进步。

兼容性成关键牌

这次Lumex平台最特别的地方,是给C1CPU加了个叫SME2的AI加速模块。

C1Ultra超大核对比前代X925单核性能提升25%,中核C1Nano功耗比A520降低26%,这些基础升级之外,SME2才是重头戏。

它是集成在CPU里的矩阵计算加速器,专门处理AI最需要的矩阵运算。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不用GPU跑AI计算,这里面有个技术取舍:GPU的计算单元是固定设计,遇到复杂矩阵或者特殊格式数据时效率会大幅下降。

就像定制模具做特定零件很快,但换个型号就没法用了,而CPU通过SME2指令集可以灵活编程,再复杂的计算任务都能拆解处理,兼容性好太多。

实际测试效果很明显,在GB对象识别项目中,用SME技术比不用能耗降低28%,性能还能提升12%。谷歌的安全模型用上SME2后,运行速度直接快了20%。

这些提升不是靠夸张宣传,而是实打实的硬件加速,对用户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AI修图、语音识别这些功能响应更快,手机也不会因为跑AI任务就变得烫手。

不过SME2也有局限,它支持的FP8这类低精度数据格式,老款ARMCPU没法兼容,这意味着想享受完整的AI加速,还得换新手机才行。

就像新充电器用了特殊接口,老设备插不上电,但从行业角度看,这种技术迭代能推动整个生态进步,让开发者更有动力针对新硬件优化应用。

2026年还有大招​

Lumex平台的发布不是孤立事件,而是ARM下的一盘大棋,这套系统已经完成3nm工艺验证,虽然没公布代工厂,但业界猜测台积电很可能参与其中。

更先进的制程意味着在相同功耗下能塞下更多计算单元,为后续性能提升留足空间。

2026年才是真正的重头戏——ARM计划给GPU加入NSS神经加速器,这个专用AI加速单元能降低50%的运行能耗,还提前一年放出开发文档,连虚幻引擎5和Vulkan的效果模拟都准备好了。

这种操作很聪明,给游戏工作室和开发者留足了适配时间,等硬件上市时用户就能直接用上优化好的应用。

现在的Lumex平台更像是过渡方案,C1CPU通过SME2先在CPU里打好AI加速基础,让开发者习惯在移动设备上部署复杂模型。

等明年NSS神经加速器上线,就能无缝衔接,把AI计算负载平滑过渡到更高效的GPU单元上,这种分步走的策略,既能快速落地可见的性能提升,又能为长远的生态建设铺路。

不同厂商的跟进速度会影响用户体验,联发科已经确定要用Lumex方案,他们的下一代旗舰芯片很可能全系搭载C1和G1核心,其他厂商的机型可能要等到明年才能陆续跟上。

但不管怎么说,移动设备的AI和游戏性能提升已经按下加速键,接下来就看软件开发者怎么用好这些新硬件了。

对普通用户来说,这些技术升级会实实在在改善体验,玩高画质游戏时帧率更稳定,用AI功能时等待时间更短,手机续航也能更持久。

ARM的这些技术改动,正在悄悄把以前只能在电脑上实现的体验,搬进我们口袋里的手机。

当然,最终效果还要看实际产品表现,但至少从技术蓝图上看,移动设备的下一次飞跃已经不远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6

标签:科技   电脑   性能   手机   市场   前代   硬件   单元   技术   游戏   设备   开发者   矩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