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足球运动员喝水时,会马上吐出来?原来这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文:LL

编辑:暮时史分

前言

在激烈的足球比赛中,有一个场景常常让观众感到疑惑:当球员跑到场边拿起水瓶喝水时,往往只是含一小口,随后便迅速吐掉,很少有人真正将水咽下去。

这一反常举动背后,竟然藏着大学问。

瞬间补水的物理作用

足球比赛在强度上是远远超一个普通人的日常活动强度,一场90分钟的比赛中,球员平均跑动距离在10-13公里,其中高速冲刺距离就有3-5公里,身体代谢率是静息状态的8-10倍。

这种高强度运动就导致身体核心温度会快速升高,一旦超过38.5℃,肌肉的耐力和神经反应速度就会明显的下降。

这个时候,球员将水含在口中再吐出,最直接的作用是通过这种物理的方式来给口腔和咽喉降温。

我们口腔黏膜下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低温液体接触黏膜时,能带走口腔里局部的热量,这种冷却信号会快速传递给大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生“身体降温”的错觉。

从而暂时缓解疲劳感,这种方式可以让运动员的主观疲劳降低一部分,在炎热天气下效果更加明显。

同时,干燥的口腔环境会刺激大脑产生口渴感,而水在口腔中的短暂停留能快速缓解这种不适。

在足球比赛中,因为场地会比较大,球员就需要持续通过呼喊来和队友进行沟通、通过急促呼吸维持供氧,但是干燥的口腔就会影响这些动作的效率。

这时,含住一口清水后,咽喉黏膜就会得到湿润,从而减少呼吸时的摩擦损伤,让呼吸更顺畅。

避免“胃部负担”

当人体处于剧烈运动状态时,血液会优先供应骨骼肌和心脏,消化系统的血流量会减少50%以上,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也会受到影响。

这时如果大量饮水,水分会在胃中堆积,不仅不能快速被身体给吸收,还会因身体在运动跑跳的过程中产生饱腹感,甚至导致恶心反胃等不舒服的症状发生。

职业球员对饮水量的控制精确到毫升级别。

一般来说,半场比赛的合理补水量在300-500毫升,而且还需要分多次喝掉,每次不超过100毫升。

而“含住再吐掉”的这种方式,能在不增加胃部负担的前提下,让身体感知到“水分补充”的信号,缓解过度口渴导致想要疯狂喝水的冲动。

从吸收效率来看,运动时胃肠的水分吸收速度是呈现下降的状态,如果一次性喝下过多水分,那些没有被吸收的水就会稀释血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引发“低钠血症”。

表现为肌肉抽搐、头晕乏力,这在足球比赛中可能导致严重失误或者是受伤的。

而吐出多余水分,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确保进入体内的水分刚好匹配当前的吸收能力。

补充电解质

足球运动员的汗液中不仅含有水分,还包含钠、钾、钙、镁等电解质。

一场比赛下来,球员的出汗量相当大,这时身体里的电解质消耗的就会很大,如果只补充纯水而不补充电解质,会破坏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影响神经和肌肉功能。

在我们现在的足球比赛中,球队提供的补液大部分都是含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但就算是这种专业饮品,球员也不会大量饮用。

原因在于,电解质的吸收需要与水分按特定比例配合,并且需要时间在身体里吸收。

含一口吐出部分液体,能让少量饮料在口腔黏膜处完成初步吸收,尤其是其中的钠离子,可通过口腔黏膜直接进入血液,快速维持电解质平衡,比经胃部吸收更快起效。

除此之外,运动饮料中基本都含糖,但是运动员对糖也需要精准控制摄入量,适量糖分能提供能量,但过量会增加胃部消化负担。

球员通过“含一口再吐掉”这样的方式,既能让味蕾感知糖分带来的能量信号,刺激胰岛素分泌以维持血糖稳定,又能避免糖分摄入过多。

这种平衡的把控是长期训练形成的生理本能。

时间管理的艺术

足球比赛的每一秒都可能影响战局,球员在场边补水的时间通常只有10-20秒,这包括跑向水瓶、补水、返回场地的全过程。

“含一口再吐掉”这个动作相比“吞咽”更快捷,吞咽动作需要咽喉肌肉协同收缩,完成一次完整吞咽平均需要1.5-2秒,而含吐只需0.5秒,能节省宝贵的时间。

在攻防转换快速的比赛中,这种时间差可能决定一次反击的成败。

就比如,当球队由守转攻时,负责边路突破的球员如果因长时间吞咽耽误返回场地,就可能导致进攻人数不足。

职业球员通过长期训练,已将“快速补水-立即归位”形成肌肉记忆,吐水动作甚至能在跑动中完成,不影响整体战术部署。

同时,吐水的动作也可能包含心理层面的作用。

部分球员会通过这种重复性动作调整呼吸节奏,将注意力从疲劳感中抽离,重心全都放在比赛上。

就像篮球运动员罚球前拍球一样,成为一种稳定心态的仪式。

结语

足球场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专业智慧,“喝水即吐”看似简单,其实是运动员与身体、环境、比赛节奏相互配合的结果。

它不是浪费,而是一种精准到毫厘的科学调控,体现着职业体育中“细节决定成败”的深刻内涵。

其实不光是足球远动员这样,像篮球,马拉松都会这样做。

当我们下次在看台上看到运动员吐水的瞬间,或许就能更深刻地理解,运动员在赛场上,每一个动作都是科学和汗水的结晶。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5

标签:体育   足球运动员   科学   球员   电解质   水分   身体   口腔   黏膜   运动员   动作   快速   胃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