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激增到暴跌!10年前预测“人口激增”的专家,现实给他当头一棒

文|北什么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曾经熙攘的母婴店如今顾客稀少,许多幼儿园因招不到学生而关停,甚至妇产科病房也出现了空置,这些冰冷的现实正显现出十年前二胎政策落地后,中国人口发展出现的巨大转折。

那时有专家曾预测,中国将迎来一场数千万新生儿的“人口井喷”,然而事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出生人口连年下降,至今已远低于预期,为何现如今的生育率这么低迷呢?

专家自信预测“人口井喷”

十年前,权威人口专家翟振武因“二胎政策”曾向社会描绘了一幅激动人心的蓝图:积压了三十年的生育渴望将喷薄而出,未来四年内中国将迎来近1.6亿新生儿,平均每年新增千万,这基于他口中九千万符合政策的“目标人群”。

这番话掷地有声,许多人深信不疑,他们嗅到了商机,围绕新生儿的各行各业从奶粉、纸尿裤到月子中心、幼儿园,甚至连幼师培训都提前布局,准备迎接一场前所未有的消费狂欢。

然而现实的曲线却与预测的轨迹彻底背离,2016年出生人口昙花一现地小幅上扬,达到1786万,可好景不长,次年便开始回落。

此后那条本应上升的曲线头也不回地一路向下,从2018年的1523万,到2020年跌破1200万大关,再到2022年仅剩956万,2023更是只有902万。

最新的数据显示,2024年的新生儿只有954万,比死亡人口足足少了近140万,专家口中那场气势磅礴的“人口海啸”,最终只化作了一声空洞的回响。

市场的寒意最先扑向了那些曾被寄予厚望的行业,曾经门庭若市的母婴店变得门可罗雀,小型店铺纷纷关门大吉,即便依赖线上流量的电商平台,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随后幼儿园的招生难题接踵而至,不少民办园不得不降价求生,有些甚至因为生源不足,只能选择关停。

影响的涟漪很快扩散到了医疗系统,曾经人满为患的妇产医院,如今也渐渐清冷下来,宽敞的产科病房开始有了空床位,部分医院为了维持运营,不得不缩减甚至撤销产科病区,将资源转向需求更大的科室。

在湖南的一些妇幼保健院的妇产科医生甚至面临转岗的无奈,以适应市场突如其来的剧变,当作为消费源头的新生儿数量锐减,整条产业链自然都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

生育率为何低下?

更深远的忧虑正缓缓地指向未来,人口负增长的直接后果,是维系我们社会运转的根基似乎也悄然松动了。

过去我们依靠着庞大的人口红利,缴纳社保的年轻人远多于领取养老金的老人,社保基金因此得以平稳运转。

而今随着天平的急剧倾斜,人们开始担忧“老有所养”的朴素愿景,这似乎也变得不那么确定了。

那宏伟的预测之所以失灵并非政策本身无效,因为在中国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高得令人望而生畏,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育儿成本在全球高居第二,仅次于韩国。将一个孩子抚养到18岁,平均花费相当于一个家庭人均GDP的6.9倍

这个数字是德国的两倍、法国的三倍,从孩子出生前的产检、分娩,到嗷嗷待哺时的奶粉、尿布,再到上学后的教育、补习,每一个环节都是一笔不菲的开销,尤其在一线城市,一年几十万的课外辅导费早已经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不久前一则新闻颇具代表性:几名学生被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录取,面对一年五万块的学费,很多家庭却举步维艰。

在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结构里,每年挤出五万块纯粹的教育开支,对多少家庭而言几乎已是极限,这种沉重的经济压力,让生育决策变成了一道艰难无比的计算题。

生育率低下中脱颖而出的省份

在全国生育率普遍低迷的背景下,广东却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外,它连续七年成为全国出生人口第一大省,2024年甚至贡献了全国超过11%的新生儿

这其中潮汕地区功不可没,汕头大学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潮汕高生育率背后的秘密:强大的宗族文化。

在这里“多子多福”、“兄弟多拳头硬”的观念深入人心,延续家族血脉被视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盛大的祭祖活动维系着紧密的家族认同,生育因此被赋予了超越个体选择的文化意义。

同时潮汕地区繁荣的民营经济和家族企业模式,也为高生育率提供了土壤。人口意味着劳动力,也意味着家族事业的传承与壮大。

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紧密的邻里关系也提供了非正式的育儿支持,邻里之间互相帮忙照看孩子、照顾产妇,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年轻父母的负担。

然而即使是潮汕,也无法完全抵御现代化的浪潮,随着年轻一代更多地接受现代教育,他们也开始更注重个人发展与生活品质,生育观念正悄然改变

可以说潮汕的生育模式,更像是一个固守着传统堡垒的文化孤岛,这份经验也注定无法在全国范围复制粘贴,想依靠一个地区的高生育率,终究无法拉动整驾大马车。

专家们当初的预测之所以沦为笑柄,或许就在于他们把人口看作是可以随意调动的冰冷数字,却忘了每个数字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是一个个家庭,他们身处真实社会做着复杂而艰难的权衡。

结语

如今的社会大环境,养孩子的成本逐渐上涨,夫妻害怕无法承担便谨慎考虑养育方面的问题了,真正想解决人口问题,还得从基层的问题解决。

想想人们是因为什么才选择的拒绝生育,从这些角度下手才能更好“连根拔起”解决问题,不然专家口中“人口井喷”的现象,下一个十年也无法出现。

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9

标签:育儿   人口   年前   现实   专家   生育率   潮汕   新生儿   中国   井喷   家庭   政策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