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杨尚昆见到古月后,气愤不已:毛主席可不是你这个样子的!

1976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至今不愿再度回首的一年,在这年9月,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让整个国家陷入了悲伤难过之中,街头巷尾的人们更是呼喊着毛主席的名字。

主席离世后,为了做好有关党史宣传工作,中央电视台等宣传部门开始物色特型演员扮演毛主席和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通过电视剧作等影视作品对主席缅怀纪念。

1979年一位叫古月的演员因出演了毛主席这一角色而声名大火,所到之处人们更是亲切的称呼他为“毛主席”,有一段时间就连他的家里人都忘了他的本名。

但在1983年杨尚昆见到古月后,却罕见的提出了批评:毛主席可不是你这个样子的!

那么杨尚昆为什么要批评古月,在这场事件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毛主席的扮演者

从1949年到2025年,扮演毛主席的影视演员满打满算也不过10来个,这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上个世纪的古月老师和本世纪的唐国强老师,他们所塑造的毛主席形象在观众心中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但要说起第一个扮演毛主席的人,还要说到张克瑶,彼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很多媒体希望把主席等人的事迹进行记录,所以选角演员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作为第一个饰演毛主席的人,张克瑶和主席的样貌其实并不太相似,当时国内电影刚刚起步,所追求的是重现过去那段革命战争岁月的故事,如果找一个和主席完全样貌相同的人说不定效果不太好。

张克瑶凭借得天独厚的表演天赋,将主席身上那股英雄气概和豪放气魄演绎的淋漓尽致。

不得不说,张克瑶饰演的主席给后来人拟定了一个标杆,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特型演员因为担心比不过张克瑶,而对饰演主席这一角色十分担心和抵触,直到后来古月的出现。

其实古月本不是一个演员,和演戏也八竿子打不着边,因为父母早逝,年幼的古月和姐姐一同长大,成年前夕,古月和姐姐商量决定参军,既能减轻家里的负担,又能找到稳定工作,就这样因为自身的优异表现,古月被留在云南军区文工团继续工作。

真正让古月下定决心走上演绎这条道路是一次在火车上与他人的偶遇,古月在车上像往常一样,看着外面的风景,他发现对面的男人总是盯着他。

感到不自然的古月问到:“同志,您一直盯着我干什么,咱们在哪里见过吗。”

对面这个男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然后拿起手里带有毛主席的画报:“同志 您和咱们领袖毛主席真像啊。”

古月听到对方这句话先是一愣,随后便笑了起来,他心里想着像也好不像也好,主席是主席,我是我,这还能混为一谈啊。

不过这句话让古月开始更多的留心起来主席的样貌,他每次出差都要在外地买上几张毛主席的画报和像章,一来二去之后他发现,自己和主席的脸型以及眉目中的神态确实有些相似,也难过有人会认错了。

真正属于古月的一次机会是八一制片厂决定拍摄一部毛主席的影视作品,因为饰演主席的演员迟迟没确定下来,整个剧组的工作一度都陷入了停滞,谁能演谁会演谁来演成为导演头疼的一大难题。

关键时刻,总政部主任找到了古月把筹拍电影的事情和他详细的说了一遍,古月这才被半推半就的带到了制片厂,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

演员古月的成功

面对总政治部主任的要求,古月显得有些顾忌:“领导,那可是毛主席啊,我要是演不好全国人民都要骂我的,而且我也不是专业演员,该怎么演啊。”

总政部领导看出古月的担心,随即找到了导演,让他们给古月找一些主席的影像资料,尤其是很多与毛主席亲身共事过的人为他现场讲述主席生前的一言一行。

古月毕竟是军人出身,虽然干演员工作不在行,但是军人骨子里的那份坚持和不服输,尤其是在饰演伟人如此重要的事情上,古月还是下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经历和功夫,等到影片拍摄时,所有人都被古月的表现吓了一跳。

片场的古月简直就像毛主席本人一般,尤其是当他单手叉腰一只手拿着烟时,和毛主席当时的神态简直一模一样,总政部领导在看完影片前期拍摄后也说着:“像,简直是太像了。”

随着1981年《西安事变》的正式上映,古月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争相谈论的话题,“你看见电视上的毛主席了没,那可太像了啊。”

这句话是当时很多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毛主席逝世的五年内,虽然社会依旧在发展,但是百姓对于毛主席的思念却丝毫未减。

当时在边境地区我国和越南的关系时有摩擦,为了给边境地区战士带去温暖,古月和军文工团一起奔赴边境进行慰问演出。

在驻扎地古月一身戎装,手里拿着香烟给围在身边的战士们一一发烟,此时的古月因为饰演主席已久,浑身上下都充斥着主席的影子,有些老兵看到古月的一举一动,当即红了眼眶:“和毛主席真是一模一样啊。”

当听着古月操着一口湖南话给战士们加油打气时,队伍中不知是谁带头喊了一声:“毛主席万岁。”声音响彻队伍,一时间战士们的眼眶都已湿润,人们都清楚,眼前的这个人不是真的毛主席,但是埋在心底的思念在这时也达到了顶峰。

古月虽从军多年,但这是第一次在前线战场上看到战士们的真情流露,经过这件事之后,古月决定继续作为毛主席的特型演员,同时致力于将更完整更翔实的主席形象重现于中国人眼中。

杨尚昆的批评

在拍摄完《西安事变》后,制片厂导演又找到古月,提出让他出演毛主席的第二部影片《四渡赤水》,古月没有拒绝,这次演出他的戏份更重,对他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但是想到全国人民的期待,古月化压力为动力,依然尽心尽力完美出演了这一角色,影片一经上映在民间自然又收获了不小的反响。

当时国家领导人之一的杨尚昆在看过这部影片后也是十分受触动,他安排工作人员邀请古月进中南海。

古月在家得知消息后当即犯了难,他和政治部的领导说:“我就是一个演员,但不是毛主席本人,杨主席要见我这可怎么办,我也没有那个资格去中南海啊。”

古月的担忧不无道理,总政部的领导知道杨尚昆想见一见这位酷似毛主席的特型演员后,跟古月说让他不要有心里压力,到了中南海稳重些就行。

古月在许多人的陪同下进到了中南海的会客室,见到杨尚昆后,古月出于尊重两手握着杨尚昆的右手,在座位上更是十分拘谨,两腿紧并双手伏在膝盖上,颇有些不自然。

杨尚昆在端详了古月一会后,突然说到:“古月同志,要我看你和毛主席可不太像,主席可不是你这个样子的。”

这句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惊讶,毕竟古月从形象和说话举止各方面来说,和主席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吧,至少也有七八分的相似,杨尚昆的这番话更让古月十分紧张。

杨尚昆随即说道:“我在中央办公厅工作过,毛主席平常十分洒脱,不管是干起工作来,还是做什么别的事情,他都不拘小节,古月同志,你看看你,太过于小心谨慎了,这哪里像毛主席嘛。”

众人听到杨尚昆这么说,都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其实杨尚昆也明白古月的想法,所以在中南海会客室,杨尚昆给古月讲了很多曾经和主席共事的点点滴滴,这些也让古月十分受教。

1990年,古月再度回到中南海参加了一场文艺汇演,当时台下观看的领导很多人都是毛主席曾经的下属和战友。

在演出结束后,工作人员提出要拍一张合照,镜头前给一些领导安排了座位,但是杨尚昆却说:“毛主席还站着,我们不能坐。”

就这样,古月被众人一起拥护着推到了中间,完成了这张合照,这一举动也获得了当时社会上和组织内部的一直认可和好评,古月的声名也在这之后达到了顶峰。

在27年的时间中,古月完成了80余部有关毛主席作品的拍摄,直到2005年,古月在广州突发疾病,就医后医治无效享年68岁,临终前没有完成自己要拍摄百部作品的心愿。

追悼会当天,上百位广州人民自发组织为古月老师送行,足以证明他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的形象,作为曾经最像毛主席的扮演者,古月的一生也会被这片金色土地牢牢的铭记。

史料来源:[1]赵珍玉:他塑造了一个观众心目中的毛泽东[J].电影评介,1991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历史   气愤   样子   主席   演员   中南海   总政   领导   西安事变   工作   制片厂   影片   样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