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人们对于知耻而后勇的人物,
总是带有一定的宽容,
这句话用在传奇女商人吴胜明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她年轻的时候,因为无知无畏,
犯下弥天重罪被判死缓,她也因此害死了自己的女儿,
后来她在于狱中幡然醒悟,出狱后重新开始,
并且在80岁那一年,再度建立起一个价值千万的商业帝国。
那么她究竟为何入狱,
后来出狱以后,又是怎样东山再起的呢?
2003年,已经70岁的她从监狱里走出,
这时候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女强人,
身上只剩下带着72元和女儿的骨灰盒,
她甚至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睡在火车站。
但是她并没有就此放弃人生,反而是从公厕保洁员做起,
在这份工作里,她也是刻苦钻研,制定了一份细则,
成为许多公厕学习的对象,这份对细节的执着,延续了她一生的习惯。
后来她甚至用扫厕所的工资改装工具,推出别具一格的服务,
而她也由此东山再起,成为名副其实的企业家。
她能做到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从小生长的环境,
她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原本应是锦衣玉食的大小姐。
然而,她父亲却不争气,整天沉迷享乐,母亲不堪重负之下选择,
家庭的崩塌让她早早尝尽世态炎凉。
在爷爷奶奶的庇护下,她读《四书五经》,观察家族生意,
学会了打算盘的节奏与药材的分辨。
这些童年的点滴,悄然为她埋下经商的种子。
而她的苦难还没有结束,像他们这样的商贾之家,
女儿根本没有自己选择丈夫的余地,
家族为她订下娃娃亲,她以绝食抗争,硬生生逼退了长辈的决定。
后来面对别人的逼婚,她更决绝——深夜翻墙,只身一人外出闯荡。
这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逃亡,更是一个少女对命运的第一次宣战。
她白天捡破烂,晚上睡马路,生活的苦涩却磨砺出她的韧性。
而且她非常喜欢《诗经》,这或许不仅是文学寄托,更是一种精神支柱。
在那个女性被传统桎梏的时代,她从“关关雎鸠”的诗句中汲取了自由的渴望。
这种文化底蕴,让她在后来的商海沉浮中多了几分沉静与智慧。
像她这样锦衣玉食的大小姐,一个人流浪在外,怎么想也不会过的很好,
但是她却偏偏打破了这种偏见,她混迹在码头谋生,因为从小就接触商业,
她仔细观察着商机,很快她就发现了机会。
她看到苏联货轮卸下焦炭,也看到了水手腕上的“上海牌”手表
那块表价值相当于搬运工三年工资。
她用捡来的半块烧饼换取了第一笔交易:手表换面粉。
她也就此发家,而她在成功以后,却走上了邪路。
她独创的“煤渣交易法”堪称地下经济的教科书:
手表藏在煤袋夹层,焦炭掩盖金属反光;
雇佣孤儿伪装报童,用报纸传递货物;
甚至阿紫贫民窟的角落里藏货物。
后来她直接成了码头传奇,她一个月的销量,
就占到了当时钟表厂全年产能的10%还要多,可想而知她收获了多少不义之财。
她的头脑像一台精密仪器,为了每次多走私一些货,
她把防潮棉压缩到极限,空间利用堪称艺术。
然而,码头不是慈善堂。很快当地的帮派就盯上了她,
想要从她手里夺下这个暴利的“生意”。
但是她却没有退缩,反而做出了一个惊人的的决定,
她抡起工具把砸退混混,
用行动证明:上海滩的规矩,是打出来的。
这段经历不仅奠定了她的地位,也让她明白,商业的背后是人性的博弈。
而她虽然在暗地里赚着不义之财,表面上却伪装得很好,
她在码头还曾资助过一群流浪儿童,教他们识字、算账。
这些孩子后来成为她网络中的“耳目”,也为她日后的慈善事业埋下伏笔。
这种“以恩换忠”的策略,展现了她早期的领导力。
商场得意的她,在感情上也不落后,
后来她嫁给了比她小4岁的男人,迎来人生短暂的平静。
在女儿出生以后,她收获了更大的幸福,
她几乎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女儿的身上。
然而,幸福如流沙,握得越紧,散得越快。
后来改革开放到来的时候,她的企业已经非常庞大,
但是她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她已经不满足于现在的规模了。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她的走私生意还是败露,
超过50箱走私货被查获,她的帝国轰然倒塌。
她因为这严重的罪行被判死刑,后改判18年徒刑。
在她入狱以后,丈夫直接无情的抛弃了她,带着巨款潜逃,
孩子因同学羞辱选择自杀,巧合的是,孩子的遗书与她的判决书同时送达狱中。
她在狱中悲痛欲绝,这才知道自己错了,但是已经追悔莫及。
这样的打击换做别人,可能已经坚持不下去了,但是她却勇敢地面对生活,
18年的铁窗生涯,她用行动重塑自己。
她成为了囚犯的典型,不仅积极改造,
还撰写了一份手稿,里面记载了她悔恨和经历。
她在狱中学会了反思,明白利欲熏心的代价,也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
据知情者透露,她在狱中还组织过读书会,
教狱友们读《红楼梦》,用文学抚慰彼此的伤痛。
这种“以文化疗愈”的方式,
不仅帮她赢得了尊重,也为她日后的人道事业埋下种子。
她在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事业以后,就把所有的精力,
都放在了回馈社会和公益事业上,她为了完成女儿的最后的愿望,
在80岁的时候,直接投入了自己所有的财产,建立了一座养老院,
她出狱以后拼命的挣钱,或许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而她创立的项目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成为了典范。
直到2020年,87岁的她仍在养老院忙碌,亲自检查每位老人的饮食起居。
她的故事让我感慨万千。她的人生像一场风暴,摧毁过她,也淬炼了她。
从码头的血拼到监狱的刻字,再到养老院的守护,她用九十年证明:
命运可以击倒你,但无法定义你。
她的商业天赋令人叹服,但是却没有用到正地方,如果她能走正道,
现在一定会有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
但更打动我的是她的人性回归。
她从利欲熏心到心怀大爱,
从女儿的遗书到养老院的温暖,完成了从“逐利”到“济世”的蜕变。
他的经历让我想到,
真正的成功不仅是财富的积累,更是内心的安宁。
她用自己的行动,为刑释人员和失独老人撑起一片天,
这不仅是对女儿的赎罪,也是对社会的回馈。
参考信息:
环球人物:吴胜明 84岁的再创业老太太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