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开除军籍、全家移民、骗财骗色,蒋大为身上哪个标签是真的?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柚柚

编辑| 文静

初审|小满

《——【·前言·】——》

说起蒋大为这个名字,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会响起《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牡丹之歌》这些耳熟能详的旋律。

这位出生于1947年的老艺术家,唱了一辈子歌,却在古稀之年被三个标签缠身。

网上的议论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说他被军队开除、举家移民国外、甚至还有人说他骗财骗色。

这些传言听起来实在劲爆,一个唱了几十年爱国歌曲的歌唱家,怎么就变成了这副模样?

78岁的蒋大为至今还在澄清这些事,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

停车场里的那场风波

2003年9月5日傍晚,北京某个停车场里发生了一件让蒋大为始料未及的事。

当时他刚演出结束准备开车离开,一个叫姚曼的女人突然拦在车前。

这个姚曼原本是蒋大为的经纪人,1993年在美国留学的时候两人就认识了。

1998年姚曼回国后,蒋大为出于信任让她帮忙联系一些商业演出,处理演艺事务。

谁能想到,就是这个曾经的合作伙伴,会在停车场里堵住蒋大为逼他写欠条。

那天的场景想想都觉得尴尬。

姚曼态度强硬,非要蒋大为承认欠她钱。

蒋大为当时也是懵的,自己什么时候欠过这个钱?

面对纠缠不休的姚曼,加上周围还有其他人围观,蒋大为最终在压力下写了欠条。

这一写,就给自己埋下了大麻烦。

三个多月后的12月29日晚上,姚曼的电话打到了蒋大为手机上,张口就要钱。

蒋大为当时正在剧院准备演出,姚曼居然直接追到剧院门口堵人。

这种咄咄逼人的架势,让蒋大为意识到事情不对劲。

2004年1月,姚曼正式把蒋大为告上了海淀法院,要求他还债。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蒋大为选择了报警。

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姚曼身边还有个叫王某的同伙。

2005年,王某在警方的询问下供认了整个敲诈勒索的计划。

原来这根本不是什么债务纠纷,纯粹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敲诈。

2011年6月8日,法院正式判决姚曼敲诈勒索罪名成立,判了她五年有期徒刑。

这个案子打了好几年,期间蒋大为的名声受到了严重影响。

网上开始流传各种版本的故事,有人说他骗财骗色,有人说他欠钱不还。

骗财骗色这四个字实在太扎眼,以至于多年以后,2025年6月还有文章翻出这桩旧事。

法院判决书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蒋大为是受害者,可网络上的声音就是压不下去。

那张过期的绿卡

1996年,蒋大为面临一个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选择。

女儿刚高中毕业,打算去加拿大读大学。

作为父亲,蒋大为和妻子商量后决定陪读,毕竟孩子一个人在国外不放心。

1998年,他们一家拿到了加拿大的永久居留权,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绿卡。

拿绿卡这事儿在当年挺常见的,很多家长为了方便照顾留学的孩子都会办理。

蒋大为办这个手续的时候,压根没想到多年后会被人拿来做文章。

他拿的是永久居留权,不是加拿大国籍,中国护照一直好好地攥在手里。

2000年左右,女儿在国外的学业逐渐稳定下来,蒋大为夫妇就陆续回国了,音乐事业还在国内,根本离不开。

这张绿卡在2010年以后就失效了。

加拿大的永久居留权需要定期续签,蒋大为长期在国内生活工作,自然也就没去续。

按道理说,绿卡过期失效了,这事就算翻篇了。

可网上的传言偏偏不依不饶,说蒋大为全家移民了,说他在国外定居,说他拿着外国护照回来捞金。

2020年5月11日,蒋大为接受封面新闻采访的时候,特意拿出自己的中国护照给记者看。

一本红色的中国护照,上面清清楚楚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

他当时就说得很明白,从来没有放弃过中国国籍,绿卡早就过期了。

2025年1月22日,已经78岁的蒋大为还登上了央视网络春晚的舞台。

同年9月30日,他又参加了《黄河之歌》公益MV的录制,唱的还是那些爱国歌曲。

一个移民国外的人,能这么频繁地出现在国内的各种活动上吗?

能一直唱着《我的中国心》《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样的歌吗?

答案很明显。

蒋大为的根始终在中国,他的事业在中国,他的观众在中国。

可网上依然有人揪着那张早就失效的绿卡不放,非要给他扣上移民的帽子。

文工团岁月里的真相

蒋大为和军队的渊源要追溯到1960年代末。

那时候他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进了沈阳军区前线话剧团当文工团伴唱。

1970年,他转到森林警察文工团担任独唱演员。

这些经历让很多人以为蒋大为是个军人,实际上他一直是文职身份,从头到尾就没有过军籍。

1975年,蒋大为调到中央民族歌舞团。

1980年,他又进了总政治部歌舞团,这个时候身份依然是文职干部。

文职和军人是两码事,文职人员不穿军装,不授军衔,不在军队编制内。

蒋大为在这些团体里工作,确实为部队演出服务,但这和当兵完全是两个概念。

2010年代中后期,网上突然冒出一个说法,说蒋大为被开除军籍了。

这个传言传得有鼻子有眼,搞得很多人信以为真。

蒋大为本人看到这些消息都觉得荒唐,自己从来没有军籍,哪来的开除?

2016年,他公开出来澄清,说自己从未参军,一直是文职身份。

2024年8月25日,媒体人杜恩湖专门就这个问题采访了蒋大为。

面对镜头,蒋大为再次详细解释了自己的工作经历。

他在文工团唱歌,为部队演出,但身份就是文艺工作者,不是现役军人。

按说这么清楚的解释应该能让谣言停止了吧?

没有。

2025年上半年,开除军籍的说法又在网上冒了出来,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死灰复燃。

这种谣言为什么这么难消除?

一方面是因为蒋大为长期给部队演出,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他是军人。

另一方面,开除军籍这种说法实在太有冲击力了,比普通离职听起来劲爆多了。

网友们喜欢看反转,喜欢看名人出丑,真相反而没那么重要。

那些年唱过的歌

蒋大为1947年出生在天津,从小就展现出唱歌的天赋。

他的声音辨识度极高,音色明亮清澈,唱抒情歌曲特别动人。

1980年代,蒋大为的事业进入黄金期。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横空出世,几乎传遍了大江南北。

走在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听到这首歌的旋律。

这首歌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蒋大为的演唱充满了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每个音符都饱含感情。

桃花盛开的地方,其实唱的是每个人心中的故乡,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听众们能从这首歌里听到自己的情感,所以它才能流传这么久。

1983年,蒋大为又带来了《牡丹之歌》。

这首歌是电影《红牡丹》的插曲,旋律优美,歌词大气。

牡丹象征着富贵吉祥,也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

蒋大为的声音把这种大气和优雅完美地表达了出来,成为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几十年的演艺生涯里,蒋大为唱的歌基本都是爱国主题或者歌颂美好生活的。

他的歌声温暖而有力量,给听众带来积极向上的情绪。

2025年,已经78岁的蒋大为依然活跃在舞台上。

1月份登上央视网络春晚,9月份又参加《黄河之歌》的录制。

一个快80岁的人了,还这么热爱舞台,热爱歌唱,这种精神状态让很多年轻人都自愧不如。

他唱了一辈子中国的歌,表达的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可网上偏偏有人说他移民了,说他被开除了,说他品行有问题。

这对一个老艺术家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78岁老人还在辟谣

2025年,蒋大为78岁了。

这个年纪的老人,本该在家享清福,含饴弄孙,安度晚年。

可蒋大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站出来,向公众解释那些莫须有的指控。

军籍问题要解释,移民传闻要澄清,敲诈勒索的旧案也要反复提及。

每次接受采访,记者们问的问题都差不多。

你真的被开除军籍了吗?

你全家移民了吗?

那个欠债的事情到底怎么回事?

蒋大为每次都耐心地回答,拿出证据,摆出事实。

2020年的采访里,他掏出中国护照。

2024年的采访里,他详细讲述了在文工团的经历。

可这些澄清似乎永远追不上谣言传播的速度。

网络时代,一个谣言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真相。

网友们喜欢看八卦,喜欢看名人出事,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话题够不够劲爆。

蒋大为被开除军籍的说法,比他是文职人员好听多了。

他全家移民的传言,比他只是拿了个过期绿卡有噱头多了。

姚曼敲诈勒索的判决书,远不如骗财骗色四个字有吸引力。

这种现象其实很常见。

公众人物的私生活总是会被放大检视,一点风吹草动就能掀起巨浪。

蒋大为的遭遇,反映出网络环境的一个困境: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

一个人用心经营几十年的形象,可能因为一个谣言就毁于一旦。

法院判决书是证据,中国护照是证据,这些年来他的所有活动都是证据,可还是有人不信。

2011年6月8日,法院判决姚曼敲诈勒索罪成立,判了五年有期徒刑。

同年9月30日,西城法院又对债务问题进行了调解。

这些法律文书都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查阅。

可到了2025年6月,还有文章在翻这桩旧事,把蒋大为描述成欠债不还的骗子。

这种选择性失明,这种对事实的漠视,让人不得不感叹网络环境的复杂。

一个老艺术家的坚守

蒋大为的一生,基本都在舞台上度过。

从1960年代末进入文工团,到2025年还在参加各种演出,他唱了快60年的歌。

这60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蒋大为的歌声见证了这些变化。

他唱的歌,主题永远围绕着祖国、家乡、美好生活。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唱的是对家乡的眷恋,《牡丹之歌》唱的是对祖国的赞美。

这些歌曲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就是真诚的情感表达。

蒋大为用自己的声音,把这种真诚传递给了千千万万的听众。

1998年拿到加拿大绿卡后,蒋大为完全可以选择在国外定居。

加拿大环境好,生活节奏慢,对一个中年人来说确实有吸引力。

但蒋大为2000年就回来了,因为他的舞台在中国,他的观众在中国,他的根在中国。

这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表态,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选择:他喜欢在这里唱歌。

2010年后绿卡过期失效,说明他确实长期在国内生活。

要是真想移民,早就续签了,何必让它过期?

2020年拿出中国护照的时候,蒋大为的态度很坦然。

他没有什么需要隐瞒的,一切都摆在明面上。

2025年的蒋大为,依然在唱歌。

1月份的央视网络春晚,9月份的《黄河之歌》公益MV,他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

78岁的人了,嗓子还这么好,状态还这么饱满,这本身就是一种坚守。

他坚守的是对艺术的热爱,对舞台的执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网上的谣言和非议,没有改变他的选择。

他依然站在舞台上,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

开除军籍是假的,全家移民是误解,骗财骗色更是无稽之谈。

这些标签贴在蒋大为身上,就像给一幅画泼上了脏水。

可画本身没有变,只是需要有人把脏水擦掉,让大家看到画的本来面目。

蒋大为就是那幅画。

他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创作这幅作品,用歌声填充色彩,用真诚勾勒线条。

谣言是泼上去的脏水,澄清是擦拭的过程。

这个过程很漫长,很辛苦,可他一直在坚持。

2016年澄清过,2020年澄清过,2024年还在澄清,2025年依然需要澄清。

这种疲惫感,大概只有当事人自己能体会。

你站出来说真话,拿出证据,可网上的声音照样喧哗。

你不说话吧,谣言就会越传越广,最后变成既定事实。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蒋大为选择了站出来,一次又一次地说明真相。

结语

蒋大为身上那三个标签,开除军籍、全家移民、骗财骗色,没有一个是真的。

他从未有过军籍,自然也就谈不上被开除。

加拿大绿卡早在2010年后就失效了,中国护照一直拿在手里。

姚曼敲诈勒索的案子,法院2011年就判了,蒋大为是受害者不是加害者。

这些事实都摆在那里,有法院判决,有护照证明,有这么多年来的演出记录。

可网上的谣言就是压不下去,78岁的老人还得反复解释。

这场闹剧该结束了,让蒋大为好好唱他的歌,让那些爱听他歌的人静静欣赏,别再让谣言占据公共空间。

信息来源

1. 封面新闻2020年5月11日对蒋大为的专访报道

2.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2011年6月8日刑事判决书(姚曼敲诈勒索案)

3.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2011年9月30日民事调解书

4. 杜恩湖2024年8月25日对蒋大为的采访内容

5. 央视网络春晚2025年1月22日节目单

6. 《黄河之歌》公益MV2025年9月30日制作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1

标签:娱乐   军籍   全家   移民   身上   标签   中国   绿卡   谣言   护照   加拿大   文工团   敲诈勒索   文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