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被捕后,蔡孝乾又供出另一重要人物:他一家五口全是地下党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赫海

编辑|赫海

《——【·前言·】——》

1950年夏天,台北马场町刑场,一位电力工程师被执行死刑。他不是将军,不是特工,而是台湾电力公司总经理。他叫刘晋钰。

站在他对面的,不是敌人,是自己原本效命的政权。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个掌管全台电网的高级官员,竟是一家五口的地下党人。他的死,从蔡孝乾落网那一刻起,就已注定。

名单爆出,保密局启动“收网”

1950年1月,台北。一场突袭,打破了地下组织的隐秘运作节奏。一个名字被抓上台面,保密局指令紧急升级:盯住省工委书记蔡孝乾。

他,是核心人物。

1946年,刘晋钰从香港入台,化名“杨明”,任务明确——重建中共台湾省工委,恢复被国民党破坏的联络系统。

三年内,他发展基层网络,建立通信电台,亲自审核组织线人。白天是公司职员,晚上抄收电报、整理情报、汇总要报。

地下组织靠他运转,几十个联络点,数百名成员,多数人并不知道他们上级就是蔡孝乾。

1949年,局势急转直下。大陆全面解放,国民党退居台湾,蒋介石神经紧绷。台北情报系统启动高压模式,全面布控广播、电台、信件、邮局。

8月,“光明报”事件爆发。基隆地下成员遭捕,牵出一连串支线。保密局由此撕开第一层防线。

几天内,多名工委骨干被捕。通讯员、接头人、外围学生,一一落网。特务们顺着供词,掌握了更多名字和地址。

名单里有几十个名字,但其中一行让人停下了笔。

“刘晋钰,台电总经理,党员。”下方标注:“长子刘登峰、次子刘登元、三子刘登明、四子刘登胜,均参与组织活动。”

四子同为党员,全是高知背景。特务室炸锅。电力系统向来是重点单位,如此深度渗透,前所未有。

保密局高层立刻下达命令:抓捕蔡孝乾为首要目标,限期完成。

1月29日,特务盯梢数周后,锁定蔡孝乾藏身地。早上,他出门买牛排,被当街制服。现场无反抗,随身无文件。

押回后,蔡起初不语。但很快开口,供出一份名单,牵连层层人物。

据《台省工委档案》记载,仅三天时间,他共供出百余人。姓名、联络方式、化名、活动区域,全部写清,无一隐瞒。

这份名单,被称为“台湾地下党破网起点文书”。保密局随后行动全面铺开,特务小组分赴各地同步展开抓捕。他们第一个行动目标,就是刘晋钰。

电力系统之上的隐线

刘晋钰,福建福州人,早年考入复旦大学电气系。成绩优异,被选送法国,留学巴黎大学,获电力工程硕士。精通法语,掌握西方电气理论,20世纪20年代,这样的人不多。

学成回国,他没留下。他回到复旦任教。当时中国局势动荡,人才纷纷外逃,他却选择回到最动荡的祖国。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军突袭上海,炮火覆盖闸北。他是闸北水电公司总工程师。敌机轰炸发电站,他带着工人上前线,不下火线。

设备刚修好就被炸,他又组织重建。日机在空中盘旋,他亲自爬杆接线。一度晕倒在废墟边。

战线拉长后,他转赴云南,主导昆湖电厂修建。那时候,大后方缺设备、缺工人。他带人开山劈路,从滇池运来机件。因敌机频炸,他首创在山洞内建火电厂,是中国第一座洞体火力发电站。

1945年抗战胜利,他接任台湾电力公司总经理。职位之高,位列实权部门之首。全台电网调度、计划、基建、人事,全由他签发。

组织将此人列为重点统战对象。刘登峰,长子,早年追随进步力量,于1946年赴台执行秘密任务。任务是接收新华社延安电台讯号,翻译、整理、传递给蔡孝乾领导的台省工委。

在父亲身边,他隐藏身份。不急,不露,逐步影响父亲。

刘晋钰不是政治人。他信技术,信国家。他不喜欢争斗,但对蒋政权作风极其反感。刘登峰抓住父亲这一点,不断传递理念、现实、愿景。

三年内,刘家四子陆续接触组织。

刘登元,次子,大学生,背景干净。组织安排他以学生身份为掩护,开展外围渗透。

刘登明,三子,从大陆赴台,接头对象竟是自己哥哥。任务明确,交接文档,维持联络。

刘登胜,年仅十四,入学后不久即入党。他没有上级任务,但自我觉悟极高。

刘晋钰不阻拦。他默许,也行动。他向组织承诺:一旦台湾解放,自己将保全台电档案与设备,原样交给人民政府。

当时没人知道,一家五口已经全数在党组织体系之内。这个信息,直到蔡孝乾写下那张供词,才彻底曝光。

一次出卖,五人天人永隔

1950年春,台北。

蔡孝乾落网后,供词一份接一份地写。不含糊,不犹豫,几十人一口气交代出来。

地下党组织遭到毁灭性打击。起初是外围,再到核心,很快就烧到了系统中枢。那张带有“刘晋钰”名字的供词,被递到保密局三处处长的办公桌上。

刘晋钰不普通。他不是商人,也不是文人。他是工程专家,是台电的掌舵者。电网计划、技术调度、变压流程,他一手规划。他控制的是能源命脉,也是战争支柱。这样的关键位置,一旦涉“通共”,就是政权危机。

保密局不再犹豫。行动立刻展开。

7月初,特务乔装进驻台电办公室。文件被查,电话被监听,往来函电被秘密复制。三天后,刘晋钰在回家的途中被拘捕,没有任何预告。连一纸拘令都没有。

案件由“特别审讯组”负责。这是一个专门处理高级政治犯的单位,直属蒋介石亲信。审讯没有走流程。没有公开提审,没有辩护人,没有旁听。只有讯问记录,和最后的结论。

“通匪”、“意图颠覆政府”、“协助情报单位”——三条罪名,三天内全部坐实。

刘晋钰被关在一个单间,没有人探视,也没人通知家属。直到执行枪决前,消息才由内线传出。

1950年7月17日,清晨,马场町刑场。

行刑队提前到达,刘晋钰戴着黑布,被押至空地。没有宣判,也没有告别。五声枪响,他倒在地上,尸体当场被收走。

他没有遗言。他没有墓碑。没有官方记录他的职务、身份、贡献。

他的死讯传出后,四个儿子几乎同时中断联络。

刘登峰,第一个反应过来。他是家中第一个做地下工作的。他知道父亲被捕的那一刻,名单就已全面泄露。他立即封锁所有联络,向组织请求撤离。两天后,他被紧急送出台湾,从此再未回返。

刘登元、刘登明,此时在台湾大学。此前台大“四六事件”后,已列入保密局观察名单。听闻蔡孝乾落网,两人立即失联,随后由组织安排秘密离境。三人中断接头,各走各路。

匡敏,刘登元的恋人,也是地下情报小组外围成员。她选择与他们同行,三人搭乘伪装商船,从高雄港离开。海上漂泊十日后,安全到达大陆。行踪至此才被中共记录在案。

刘登胜,当时十八岁。年纪小,未被安排执行任务。组织没有安排他撤离,他也没有暴露。他仍在学校读书,但从此再不参与地下活动。他闭口不言父亲,不再公开兄长身份,直到多年后才讲出往事。

一家五口,只剩四人存活。

从落网到处决,不足三周。蔡孝乾的一张供词,将刘家打入死局。

幸存者与重逢者

刘晋钰死了,死于白色恐怖最浓之时。

那一时期,台湾街头每天都有尸体被送出看守所。很多人没进法院,直接走进刑场。

没人敢收尸。家属多半也不知道人何时被带走、何时被判刑、何时被执行。

刘晋钰死后三天,堂弟刘晋柯悄悄打听到消息。他不顾劝阻,带着麻袋去了刑场。尸体已搬至一处空房间,无人认领。他背着尸体,一步步走回家。

安葬地选择在福州宗亲墓地。墓碑不敢刻名字,只埋了一块石牌。碑后写着:“晋钰长兄之魂,愿安息”。

几十年后,墓地被改造,原址迁空。墓碑被拆,骨灰不知去向。

直到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公告,将刘晋钰追认为“革命烈士”。家属收到烈士证书,证件号码末尾清晰写着“19500717”。

那一刻,名字终于有了归处。

此后数年,刘家四兄弟各有命运。他们说起父亲临终前的眼神,说起他对地下工作的唯一态度:“我不走。”

那不是勇气,是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0

标签:历史   人物   地下党   保密局   组织   台湾   供词   地下   特务   刑场   台北   父亲   名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