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拿了世界冠军,却连场发布会都办不了的运动员吗?斯诺克世锦赛的奖杯沉甸甸闪着光,赵心童捧着它回了国,满心欢喜准备和球迷分享荣耀,却被一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
明明国际台联早就解禁,为啥自家协会还卡着不让办发布会?这可不只是一纸禁令那么简单,当规则与人情撞上,天才选手的荣耀时刻被按下暂停键,这场风波到底该怎么收场?
那天机场也热闹得不行,接机口全都是来给赵心童捧场的球迷。
深圳特区报:独家视频|世界冠军赵心童回到深圳,“下一个目标:大满贯!”
大家举着灯牌,喊着口号,就盼着亲眼看看这位把斯诺克世锦赛冠军奖杯捧回中国的英雄,再等着一场风风光光的发布会,谁能想到等来等去,等到的却是 “不能办发布会” 的消息。
赵心童一路从资格赛杀到决赛,10-3赢张家玮,18-12力克马克・威廉姆斯,半决赛还17-7大胜奥沙利文,创下世锦赛决赛选手年龄差最大的纪录。
可这些辉煌战绩,在中台协的禁赛令面前,都像被按了静音键,中国台协官网最显眼的地方,挂着的还是对他的处罚通告;选手注册系统里,他依旧顶着 “停赛待审” 的标签。
就连之前谈好合作的品牌,也因为中台协的态度打了退堂鼓。
一个为国争光的世界冠军,回国后连办场发布会的资格都没有,这事儿搁谁身上不憋屈?可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为啥国际台联解禁了,中台协还揪着不放?
要说赵心童被禁赛这事儿,还得翻回2022年底的旧账,赌球风波一闹,他帮颜丙涛下注、知情不报,世界台联直接给了2年6个月的禁赛处罚。
封面新闻:从禁赛阴霾到克鲁斯堡辉煌:赵心童的涅槃重生之路|封面人物
后来因为主动认错,禁赛期被减到了20个月,也就是说在9月1号就应该解禁,这事儿就该翻篇了,结果中台协不按常理出牌,直接把禁赛期延长到2025年7月。
两边的处理方式一对比,舆论瞬间炸了锅,世界台联那边有 “表现好就能减刑” 的规矩,中台协这边却铁面无私,一点商量余地都没有。
网友们坐不住了,有人在评论区直截了当地开骂:“吃里扒外太死板,自己家的冠军都不待见?” 也有人搬出赵心童的成绩说话:“都拿世锦赛冠军了,还抓着不放,这处罚到底图个啥?”
可中台协也不是没有自己的考量,台球圈这些年因为赌球、假球名声受损,想要重振风气,就得立规矩、树威信。
但问题来了,规矩是要守,可面对赵心童这样用实力改写中国斯诺克历史的选手,就不能有点 “特殊照顾”?这场较量,究竟该怎么破局?
社交平台上,球迷的质问铺天盖地——“明明国际台联都给解禁了,自家协会为啥还卡着?”“中台协到底是维护规则,还是故意刁难自己人?”
更有人翻出赵心童的天赋说事:“他可是能和‘火箭’奥沙利文媲美的苗子,就这么晾着,不是浪费人才吗?”
不过这场舆论战可不是一边倒,有不少人站出来支持中台协:“规矩定了就得遵守,要是因为拿了冠军就网开一面,以后谁还把禁赛当回事?”
这话听起来确实在理,毕竟台球圈这些年因为赌球、假球搞得乌烟瘴气,中台协想立威,就得一碗水端平。
但更多人觉得,赵心童世锦赛夺冠意义非凡,不仅打破了中国斯诺克的历史,还让这项运动在国内的关注度直线上升,这种时候适当变通,说不定能激励更多年轻选手。
一边是规则的刚性,一边是现实的考量,中台协这道选择题可不好做,面对越来越高的质疑声,他们到底是坚持铁律,还是会重新审视这个决定?
在斯诺克世锦赛的赛场上,赵心童一路过关斩将,用实力上演了一场逆袭好戏;可赛场外,他却陷入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 “战争”。
当凯伦・威尔逊首轮爆冷出局,丁俊晖连续7年止步16强,特鲁姆普、奥沙利文这些夺冠热门纷纷折戟,赵心童的夺冠本应成为中国斯诺克最耀眼的高光时刻。
但谁能想到,一场禁赛风波,直接抢走了所有风头,中台协坚持禁赛,说到底是想给国内台球行业立规矩、树正气。
这些年,假球、赌球的丑闻时不时冒头,把中国斯诺克的口碑都快败光了,这时候不放点 “狠话”、动点 “真格”,行业风气根本扭转不过来。
可现实问题也摆在眼前——赵心童夺冠带来的热度,正是推广中国斯诺克的绝佳机会,这时候 “一禁了之”,会不会寒了球员和球迷的心?
一边是行业发展的长远大计,一边是球员当下的荣耀时刻,中台协的每一个决定,都牵动着中国斯诺克的未来,大家都在等着,看这场困局如何破解。
深圳特区报:独家视频|世界冠军赵心童回到深圳,“下一个目标:大满贯!”
封面新闻:从禁赛阴霾到克鲁斯堡辉煌:赵心童的涅槃重生之路|封面人物
更新时间:2025-05-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