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雨玲,前中国乒乓球队世界排名第一的核心主力,曾与陈梦并称国乒女队“双子星”。
巅峰时期朱雨玲因健康问题隐退数年,康复后中国乒坛格局已变,重返国家队的道路受阻。她转而以人才引进方式代表中国澳门队参赛,初期成绩平平,关注度逐渐冷却。后续通过低积分赛事的磨合,她逐步找回竞技状态,并在WTT美国大满贯赛事中接连击败强敌夺冠,世界排名强势回归前十,宣告“王者归来”。
今年7月,朱雨玲宣布加盟日本T联赛冠军队伍木下神奈川俱乐部(与张本美和、平野美宇成为队友)时,舆论瞬间炸锅。部分网友指责她“投敌”“泄露国乒技术”,甚至恶意消费她的抗癌经历,称其“病房训练是摆拍”。
类似争议此前也曾发生在樊振东加盟德甲联赛时,但因中日关系的敏感性,朱雨玲遭遇的攻击更为尖锐。
面对无端指责,选择强硬回应。她明确解释加盟原因:一是当前缺乏系统训练保障,难以维持高水平竞技状态;二是国际赛事多采用邀请制,作为非国家队选手参赛机会有限。她强调,T联赛是除中国乒超外唯一能提供高质量对抗的平台,“以赛代练”是延续职业生涯的务实选择。
朱雨玲坦言:“离队后连专业训练场和陪练都找不到。”国家队时期的顶配保障(专属陪练、数据分析团队)在离队后瞬间归零。更残酷的是国际赛事规则:世界排名前十选手只能通过邀请制参赛,若未获邀请则陷入“没比赛→状态下滑→更难获邀”的死循环。
相比之下,日本T联赛因赛程密集(全年144场常规赛)、对抗强度高,成为除中国乒超外唯一能满足她“以赛代练”需求的平台。木下神奈川俱乐部自2025年1月起多次邀约,经半年磋商才最终签约,绝非“突然投敌”。
对于网络暴力,朱雨玲直言“无法辩解,但不会容忍”,已全面收集证据并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若把攻击视为理所当然,我的反击也会理所当然”,她表示运动员的使命是赛场拼搏而非陷入争议,“清者自清”不代表沉默挨打。
朱雨玲加盟日本T联赛的选择,凸显了非体制内运动员的生存困境。中国乒超联赛因赛程短、外援名额限制,难以满足全年训练需求,而T联赛凭借高密度赛制、国际化阵容及成熟保障体系,成为亚洲顶级选手的重要选项。
早前韩国名将田志希、中国台北选手郑怡静均通过该联赛保持状态。国际乒联数据也显示,2024年全球有17名排名前50的女选手参与跨联赛作战,职业化流动已成常态。
朱雨玲的维权行动获得体育法律界支持。有专家指出,根据《民法典》第1024条及《体育法》第52条,运动员人格权与职业自主权受法律保护,网暴行为涉嫌侵权。此前羽球名将黄雅琼诉网络诽谤案胜诉,已为类似案件提供判例参考。
中国乒协相关人士匿名表示:“运动员跨国交流是体育全球化的一部分,专业层面与技术保密并不等同”。
朱雨玲的回应不仅捍卫个体权益,更推动公众重新审视职业体育的边界。正如她在声明中所说:“真正的爱国是为国争光的能力,而非被身份绑架的自由。”
更新时间:2025-08-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