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嘴里长疱疹,还患有唇炎?总觉得口干舌燥,甚至味觉改变?对于口腔黏膜病,苏州市中医医院发挥吴门医派马氏喉科传统特色,推出了口腔黏膜病专病门诊,今天(7月28日)正式开诊。这也是苏州首家以中药外治为特色的口腔黏膜病门诊。
马氏喉科第五代传人李军杰,正在为患者实施吹药治疗。苏报融媒记者 车晋彧/摄
开诊首日,就有多名患者挂号前往。市民徐老伯说,自己的口腔溃疡“半个月了还没好,连喝水都疼”;孙阿姨说自己“嘴里一直不舒服,总觉得干干的”……苏州市中医医院口腔科副主任、马氏喉科第五代传人李军杰为患者仔细诊断,取出一小瓶中药粉,“吹”于口腔黏膜患处。“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吹药,溃疡马上就不痛了,还有点凉凉的!”徐老伯直呼神奇。
全国名老中医、马氏喉科第四代传人龚正丰正在演示指导药粉制作。苏报融媒记者 车晋彧/摄
吹药,正是吴门医派马氏喉科的重要特色之一。李军杰介绍,吹药是一种中医外治法,通过特定工具将药物粉末吹入人体孔窍实施治疗。马氏喉科由马士元于清光绪年间创立,擅长制作并运用吹药治疗口齿疾病,特别在治疗口疮病(口腔溃疡病)、声嘶症(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等方面,直接吹药于患处,效果立竿见影。就在去年,吴门马氏喉科被正式收入《第八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马氏喉科吹药基本方。苏报融媒记者 车晋彧/摄
在该院口腔科磨药室,记者看到,全国名老中医、马氏喉科第四代传人龚正丰正在精心指导护士研磨吹药所用的药粉。他告诉记者,马氏喉科常用的吹药基本方有“吹疳散”“飞仙散”“生肌散”“消肿散”等。通常会选用一些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滋阴的中药,例如龙胆草、冰片、黄连、甘草、薄荷、蒲黄、黄芩等,经多番过筛、研磨制成极细的吹药粉末。吹药粉如果太粗,会给患者带来痛感。“老底子传下来的手工研磨环节必不可少,慢工出细活,要磨到‘无声为度’,才能让药粉足够细致温和,更好吸收,保障疗效。”
视频加载中...
龚正丰教授接受采访。苏报融媒记者 车晋彧/摄制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口腔黏膜病的发病率正在升高,种类繁多。”李军杰介绍,口腔黏膜覆盖于口腔内部,呈粉红色,表面光滑湿润,是抵御外界侵害的第一道防线。口腔黏膜病常有疼痛、溃烂等症状,影响患者进食、说话等日常生活,还具有慢性、复发性特点,甚至长期不愈。他提到,口腔黏膜异常可视为免疫系统疾病、营养缺乏、感染等全身性疾病的“晴雨表”,某些黏膜病变如白斑、红斑等,还存在癌变可能,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视频加载中...
李军杰介绍专病门诊。苏报融媒记者 车晋彧/摄制
为提供精准化、专业化的诊疗,提升口腔黏膜健康管理水平,苏州市中医医院口腔科经过多年的临床循证及精心准备,倾力打造了马氏喉科口腔黏膜病专病门诊。该门诊在龚正丰指导下,继承发扬了马氏喉科的中医学术经验和技术特色,专家也会根据疾病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李军杰表示,在中医看来,口腔粘膜病患者体质有阴虚火旺、心火上炎、心脾积热、肺胃积热等证型,需要辨证论治,可对此开具中药汤剂,经中药内服整体调养,有效控制症状、促进愈合,降低口腔黏膜病的发病率。(苏报融媒记者 陆珏/文)
编辑:钱芳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