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余额不足,A股市场即将开锣,节后行情是“龙抬头”还是“熊出没”?九月市场已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创业板指与科创50指数双双大涨超一成,沪深北三市总成交额更是历史性地突破53.2万亿元大关,真可谓“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整个三季度,超过七成的股票飘红,近百只股价翻倍,电子与机械设备板块成为最耀眼的明星。这番“金秋行情”让投资者对“红十月”的期待值瞬间拉满。
历史数据似乎也在为这份期待背书。过去十年,国庆后首日上证指数上涨概率高达七成,节后五日上涨概率也达到六成。除非海外市场“飞来横祸”,否则节后开门红几乎是板上钉钉。市场的信心,不仅来自历史规律,更来自央行的“及时雨”。就在节前,央行重磅宣布,将在节后首日开展1.1万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加上九月份连续操作,央行已连续五个月为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释放的信号再明确不过:政策面正在全力“保驾护航”,确保流动性充裕无虞。
面对如此局面,各大机构摩拳擦掌,纷纷亮出观点。有人认为,十月科技产业与政策利好将“双剑合璧”,结构性行情有望重燃战火。也有人指出,三季报披露季即将来临,资金会像“寻宝猎人”一样,紧盯那些业绩高增长的景气板块,这或许成为市场破局的关键。更有资深投资者坦言,当前市场内资活跃,外资尚未大举入场,后续的“活水”依然值得期待。这难道不是为行情的延续埋下了伏笔吗?
然而,市场从来不是一片坦途。有机构就发出了冷静的提醒,投资需“攻守兼备”,切莫被胜利冲昏头脑。部分科技股短期涨幅巨大,估值已不便宜,高处不胜寒的风险不得不防。尤其是AI领域,虽然前景广阔,但短期情绪波动剧烈,犹如“浪里白条”,稍有不慎便可能颠簸不已。聪明的资金已经开始调兵遣将,有的降低科技股仓位,转而加码制造业;有的则将目光锁定在AI云计算、国产算力等更具确定性的细分赛道上。这种“腾笼换鸟”的操作,是否预示着市场风向的微妙变化?
说到底,股市如战场,机遇与风险总是相伴相生。央行的流动性支持是“定心丸”,历史规律是“参考书”,但最终决定成败的,还是上市公司的真材实料和投资者的理性判断。与其盲目追涨杀跌,不如静下心来,在三季报的“成绩单”里寻找真正的价值洼地。毕竟,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这个十月,是机遇还是陷阱,答案就在我们自己的选择之中。
更新时间:2025-10-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