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盘走势核心逻辑
1. 外盘联动与资金博弈
夜盘时段,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粕05月合约受USDA报告调低期末库存支撑,涨幅收窄至0.65%。但国内豆粕2505合约因临近交割月(5月10日),持仓量减少2.11万手至63.6万手,资金移仓至主力合约M2509。这种持仓结构变化导致夜盘价格波动相对独立,收盘价2970元/吨较前日结算价上涨23元/吨,反映空头减仓与多头试探性加仓的博弈。
2. 供需基本面矛盾
◦ 供应端:4月下旬巴西大豆集中到港(预计5月到港量1200万吨),油厂开机率回升至54.6%,豆粕库存连续8周增加至71.5万吨。
◦ 需求端:全国生猪存栏量高位,但4月第2周生猪出场价连续九周下跌,饲料需求刚性减弱。不过,豆粕现货价格因进口大豆到港延迟仍维持3700元/吨,期现基差扩大至790元/吨,刺激期现套利资金介入。
3. 技术面关键位突破
夜盘价格突破3月低点2920元/吨支撑,最高触及2972元/吨,成交量15.32万手,外盘(7.94万手)略高于内盘(7.38万手),显示多头力量稍占上风。但上方3000元/吨整数关口压力明显,若无法有效突破,可能引发多头获利了结。
二、夜盘操作策略
1. 短期交易策略
◦ 支撑位:2920元/吨(3月低点)、2900元/吨(4月14日夜盘低点)。
◦ 阻力位:2980元/吨(3月次高点)、3000元/吨(心理关口)。
◦ 操作建议:
◦ 激进型:依托2920元/吨轻仓试多,止损2900元/吨,目标2980元/吨;若冲至3000元/吨遇阻回落,反手做空,止损3020元/吨,目标2950元/吨。
◦ 稳健型:观望为主,等待突破2960元/吨或跌破2920元/吨后的方向确认。
2. 跨期套利机会
◦ 策略逻辑:豆粕2505合约临近交割,基差修复需求强烈,而2509合约受巴西大豆到港预期压制。
◦ 操作建议:买入2505合约(2970元/吨),同时卖出2509合约(3066元/吨),目标价差缩小至100元/吨,止损价差扩大至180元/吨。
3. 风险对冲方案
◦ 饲料企业:若现货采购成本较高,可在2970元/吨附近卖出豆粕2505合约对冲价格下跌风险,待5月现货到港后平仓。
◦ 贸易商:持有现货库存的贸易商,可在2980元/吨以上分批建立期货空头头寸,锁定利润。
三、风险提示与市场展望
1. 关键风险点
◦ 天气风险:阿根廷大豆收割进度仅2.6%,若持续降雨可能进一步调低产量至4650万吨。
◦ 政策风险:中美关税加征至84%的影响尚未完全消化,需警惕中国对美豆进口实施配额限制。
◦ 交割风险:5月10日为最后交易日,持仓量下降可能加剧价格波动,建议5月8日前平仓。
2. 中长期趋势判断
◦ 利多因素:巴西港口拥堵导致大豆出口延迟,4月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仅850万吨,短期供应偏紧。
◦ 利空因素:5-7月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达3500万吨,油厂豆粕库存将回升至100万吨以上,价格承压。
◦ 结论:豆粕2505合约短期受基差修复支撑偏强,但中长期供应宽松格局不变,预计5月价格将回落至2800-2850元/吨。
四、数据获取与验证建议
1. 官方渠道
◦ 大连商品交易所官网(www.dce.com.cn)每日15:30后更新结算价,可通过“行情数据-日行情”栏目查询具体合约收盘价。
◦ 美国农业部(USDA)每周四21:00发布出口销售报告,需关注中国采购巴西大豆的最新数据。
2. 第三方平台
◦ 东方财富网、同花顺、金投网等提供实时行情及历史数据查询,建议优先选择“主力连续”合约查看市场趋势。
◦ 大越期货、华泰期货等机构每日发布的早报、午报,可通过慧博投研资讯、和讯网获取。
3. 现货市场动态
◦ 关注“我的钢铁网”“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的豆粕现货报价及油厂开机率数据,基差变化是期现套利的重要参考。
五、投资者行为分析
1. 资金动向
◦ 前20名空头持仓占比75%,中粮期货(13%)、中信期货(11%)为空头主力,若其主动减仓可能推动价格上行。
◦ 国泰君安持有2万手净多单未动,若其平仓可能引发价格异动,需密切关注持仓变化。
2. 市场情绪
◦ 股吧讨论显示,部分投资者认为豆粕存在补涨预期(现货3700元/吨 vs 期货2970元/吨),但也有观点担忧巴西大豆到港后价格承压。
◦ 抖音等社交平台出现“豆粕空单围剿”言论,反映市场多空分歧较大,需警惕情绪化交易导致的价格波动。
六、总结与操作计划
• 短期策略:夜盘以震荡偏强为主,重点关注2920-3000元/吨区间突破方向,建议高抛低吸,严格止损。
• 中长期策略:5月合约交割后,可在2800元/吨以下布局2509合约多单,目标3000元/吨,止损2750元/吨。
• 风险控制:单笔交易仓位不超过10%,持仓过夜需预留50%以上保证金,避免因外盘波动导致强平。
提示:以上分析基于当前市场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期货市场风险高企,投资者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制定策略。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