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不要高估中国,美有5大优势,已经控制了中方的命脉

优势列举与评析

约瑟夫·奈是哈佛教授,前国防部助理部长,2023年1月在《辛迪加项目》上发了篇文章,叫《巅峰中国?》,里面直言不讳地说,美国人别太高看中国了,美方手里捏着五大优势,还牢牢抓住中国的要害。

其实呢,这话听着挺刺耳,但咱们得冷静瞧瞧他到底说了啥。奈先从地理位置入手,美国本土被两大洋护着,北边加拿大,南边墨西哥,都是老邻居,没啥大矛盾。从历史看,一战二战,美国本土基本没挨炸,工厂照样转,经济蹭蹭涨。

中国这边,陆地邻国多,边境线长,印度那边的争端偶尔闹腾,但中国这些年通过外交稳住了周边,经济合作搞得热火朝天,像是东盟贸易伙伴啥的,关系越处越近。奈觉得美国这地理优势让它后院稳当,能专心对外,但忽略了中国这些年和平发展的路子,周边国家其实更愿意跟咱们做生意,而不是老盯着争端。

再说能源,奈说美国搞了页岩油革命,从2018年后成了能源净出口国,不用愁进口了。中国还得靠国外买油气,主要从中东和俄罗斯拉货,供应链绕着印度洋走,确实有点依赖。

但中国早就在布局,中俄管道建好了,中亚哈萨克斯坦的油气也通了进来,海湾国家跟咱们合作越来越多。

奈觉得美国能源自足是王牌,能卡别人脖子,但中国这些年新能源搞得飞起,太阳能风电产量世界第一,电动车产业链全覆盖,能源安全其实没他想得那么弱。说白了,美国出口油气,也得看市场,中东国家不满美国抢饭碗,反倒跟中国走近了,这不就是双赢吗。

金融这块,奈强调美元牛气,全球贸易六成多用美元结算,外汇储备也大头是美元。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起步晚,资本流动管得严,按蒙代尔三角理论,三件事儿没法全要:资本自由、汇率稳、政策独立。中国选了后俩,牺牲了点全球竞争力。

但奈没说全,美国这模式靠印钞发债,泡沫不小,一旦霸权晃动,美元地位就悬。中国金融稳扎稳打,靠实体经济顶着,基础设施建一大堆,高铁公路啥的,人民币现在在跨境结算里份额涨得快,亚洲国家用得越来越多。奈觉得美国定规则,能限中国发展,但中国这些年避开了不少坑,金融安全抓得牢,国际影响力慢慢上来了。

人口优势,奈说美国虽人少,但吸全球移民,高素质人才蜂拥而来,硅谷到处是印度工程师啥的。老龄化来临,美国还能靠移民补血。中国人口多,但劳动力预计2030年后降9%以上,印度要超车。

确实,中国2022年人口峰值过了,但咱们政策调得快,生育支持、教育改革啥的,吸引外资企业来建厂,人才回流也多。

奈觉得美国人口结构优,但美国内部种族问题闹腾,非裔拉丁裔比例升,白人降,社会不稳因素多。中国工业升级,自动化机器人上马,密集型产业淘汰了,劳动力效率高多了。其实人口不是死数,中国教育水平飞升,工程师数量世界顶尖,这不比单纯人多强?

最后是技术,奈吹美国二战后从德国挖人才,苏联解体又抢一批,纳米生物信息领域遥遥领先。半导体卡中国脖子,政府报告早定调,不让中国主导未来革命。

中国5G确实领跑,华为中兴设备全球铺开,半导体虽受限,但国产化突飞猛进,2024年新突破一大堆。奈觉得美国技术优势铁板钉钉,但中国研发投入GDP占比高,专利申请世界第一,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啥的,都在追赶。说到底,技术封锁挡不住合作潮流,中国企业绕道创新,国际链条里地位稳了。

实力平衡与回应

奈这些优势听着唬人,但咱们得从实际看中美对比,别光听他一面之词。地理上,美国本土安全是真,但俄罗斯隔着白令海峡,够美国头疼的,恐怖主义枪支问题也搅得国内不安。中国邻国多,但经济全球化下,和平外交让关系融洽,参加国际事务方便多了,这些年经济增长拉动周边一起富,像是中欧班列跑得欢,贸易额年年破纪录。

能源独立,美国是出口了,但这也搅了中东市场,阿拉伯国家不满,转头跟中国签协议。中国进口多,但来源多元,俄罗斯中亚海湾齐备,新能源转型快,光伏电池产量占全球八成以上,能源安全有底气。奈没提中国这些应对,显得片面。

金融美元霸权强,贸易结算外汇储备都靠它,但美国债台高筑,印钞救市,长期看风险大。中国资本管制护着汇率稳,货币政策独立,实体经济对应着金融发展,不像美国那么虚。

人民币国际化步子稳,2024年跨境支付份额超5%,跟巴西泰国啥的结算用上了。人口上,美国移民多,但内部歧视闹社会分裂,社区治安差,转化劳动力难。

中国劳动力降,但产业升级快,职业教育推开,人才吸引力强,海外留学回国创业多。技术领先,美国有底子,但中国追赶劲头足,5G基站建了五百多万,半导体光刻机啥的国产化率升,2025年预计更多突破。奈观点主观,忽略了中国这些年实打实的进步。

其实中美实力不是零和游戏,中国从来走和平路,不搞霸权,经济腾飞惠及全球。奈鼓动美国别高估中国,但美国如果老想着遏制,早晚跟不上合作大势。中国这些年一带一路连通世界,基础设施帮不少国家脱贫,软实力悄然涨。

奈软实力概念他自己提的,美国在文化输出强,但中国孔子学院遍地,春节全球庆,影响力不小。2024年盖洛普调查,美国在81国领先,中国52国,但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口碑好,援助疫苗啥的,接地气。奈报告片面,没全看清中美互补潜力。

中国回应这些优势,不是硬杠,而是专注自身。地理能源金融人口技术,五方面中国都有对策,发展模式可持续。比起美国,中国强调共赢,国际舞台上作用大,气候协议推动,维和部队派得多。奈觉得美国握好牌,但牌局变了,中国牌技在练,未来不一定谁赢。实力平衡看长远,中国经济韧性强,创新驱动转得快。

发展路径与展望

往前看,中美关系关键在合作,不是对抗。奈文章后,2023年11月旧金山峰会,中美高层聊了聊,缓和了点气氛。2024年美国加码技术管制,芯片出口限严,但中国本土企业顶上,产业链重构快。

能源上,中国新能源车出口破纪录,电池技术全球领跑。金融领域,人民币数字化推开,跨境电商用得顺。人口政策调优,2024年生育支持多,人才引进简便。技术突破不止,量子卫星啥的,上天了。

展望未来,中国发展路径稳,十四五规划收尾,十五五起步,高质量发展主线。奈优势论调影响美国政策,但中国不慌,自主创新路走通。2025年中美对话多,科技合作或许松动。全球看,中国在联合国作用大,和平倡议提得多。发展中国家跟中国走近,经济圈扩大。美国如果坚持单边,早晚孤立,中国合作模式受欢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3

标签:财经   哈佛   命脉   中方   中国   教授   优势   美国   全球   人口   中美   金融   技术   中东   劳动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