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欠瞌睡,俄国就送来枕头,俄副外长:中国要多少,咱就给多少

2025年4月,中美贸易争端在特朗普政府的高关税政策下掀起新一轮波澜。145%的美国对华关税对阵中国125%的反制关税,双方你来我往,火药味十足。

就在这关键时刻,俄罗斯站了出来,送上一份重磅“礼物”。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鲁登科掷地有声:“中国要多少,我们就给多少!”

这份承诺不仅让中国能源市场吃下定心丸,也让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中俄的“铁杆”合作。

«——【·关税战骤起,全球贸易“天翻地覆”·】——»

4月10日,面对特朗普的145%的关税,中国果断出手反制,加征125%关税。

这一来一回,双方你来我往,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而能源领域就像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了这场关税战的“重灾区”。

原本就复杂敏感的能源市场,在这场贸易大战的冲击下,更是乱成了一锅粥。

从数据上看,这场“战争”对能源市场的影响一目了然,2025年1-2月,美国原油对华出口占比从原本的3%,暴跌至1%。

专业机构彭博社更是做出大胆预测,未来3个月,美国原油对华出口极有可能归零。

这可不是个小数字,它意味着美国失去了中国这个庞大的能源市场份额,这一系列的变化,引发了全球能源市场的连锁反应。

原油价格波动剧烈,能源企业们人心惶惶,不知道未来的能源之路该迈向何方,各国的能源政策也被迫重新审视和调整,整个能源行业都笼罩在一片不确定性的阴霾之下。

«——【·俄罗斯:能源援手如“及时甘霖”·】——»

在全球能源市场因关税战陷入混乱的时候,俄罗斯主动出击,为中国能源供应撑起了一片稳定的天空。

4月12日,俄副外长鲁登科在接受采访时坚定地表示:“中国需要多少石油,我们就给多少。”

这话听起来简单,背后却是满满的诚意和底气,2024年的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俄对华石油出口占其总出口的40%,日均高达220万桶。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相当于俄罗斯每出口10桶石油,就有4桶运往了中国。

如此高的占比,足以显示出俄罗斯在石油供应上对中国的重要地位,双方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已经紧密到难以分割。

在天然气合作方面,俄罗斯同样不遗余力。

3月28日-4月4日,“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迎来维护期,这本是管道设备休息调整的时间,但为了保障中国的天然气供应不受影响,俄方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持续供气。

这一举动,再次体现出了两国在能源合作上的深厚情谊和高度责任感。

而且,今年通过这条管道的输气量将达到380亿立方米,相比2024年增长了22.6%。

这一增长数字背后,是两国在天然气合作上不断努力推进的成果,也意味着中国在天然气供应上对俄罗斯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

这种依赖并非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在互利共赢基础上形成的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着两国能源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中俄合作:经济与地缘的“双赢硕果”·】——»

中俄在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带来的是经济与地缘政治上的双重丰收。

先看经济方面,2024年中俄贸易额达到2448亿美元,这是一个相当亮眼的数字,而其中能源占比超过50%。

毫不夸张地说,能源合作就是中俄贸易的“顶梁柱”,支撑起了两国贸易的半壁江山。

到了2025年,这个数字预计将突破2600亿美元,能源合作依然是推动贸易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随着能源合作的不断深化,双方企业在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机会越来越多。

从石油天然气的开采、运输,到能源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都涌现出大量的商业契机,为两国企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带动了就业,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从地缘安全角度来看,意义更是非凡,陆上能源通道的建成,成功绕过了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能源进口的“咽喉要道”,占中国能源进口的60%。

但这个通道存在诸多风险,一旦出现问题,比如遭遇海盗袭击、地缘政治冲突等,中国的能源供应就会面临严峻挑战。

而俄罗斯能源在中国进口量中的占比提升至28%,大大降低了中国对中东地区的依赖。

这就如同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加上了一道坚固的保险锁。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地缘政治环境中,中国有了更多的选择和主动权,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得到了极大保障,在国际舞台上也拥有了更强的话语权。

«——【·未来布局:擘画全球能源新蓝图·】——»

中俄在能源合作上的雄心壮志远不止于此,双方正朝着更宏伟的目标,精心擘画全球能源新蓝图。

“西伯利亚力量2号”在2024年已经破土动工,预计在2029年投产后,每年能够输气500亿立方米。

它将进一步拓宽俄罗斯对中国的天然气输送通道,为两国的能源合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同时,中俄联合开发北极LNG-3项目也在稳步推进,预计2030年投产。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这个项目的实施,将开辟出一条全新的能源供应渠道。

彼时,两国将携手合作,利用先进的技术,将沉睡在北极地下的能源宝藏唤醒,运往世界各地。

这不仅是对能源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是两国在科技创新和资源开发方面合作的典范。

面对外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俄也有着清晰的应对策略。

中国计划在2025年将从俄罗斯和中东进口石油的占比提升至45%通过多元化的能源采购渠道,降低因单一供应源出现问题而带来的风险。

俄罗斯则与印度、土耳其建立“卢布结算联盟”,以此来应对可能出现的二级关税风险,保障自身的能源出口利益。

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俄罗斯在国际贸易中规避风险,还能提升卢布的国际地位,促进俄罗斯与其他国家在经济领域的深入合作。

通过这些举措,中俄两国正共同努力,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构建起更加稳定、安全、高效的全球能源新秩序。

对此,您有着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该文章的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机构官网、媒体网络和第三方平台等公开信息,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中国   俄国   北极   地缘   俄罗斯   美国   关税   瞌睡   枕头   天然气   能源   石油   财经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