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20年上市以来,金龙鱼连续四年净利润下滑,曾经被称作“油中茅台”的金龙鱼,市值也是一降再降,仅仅4年的时间6000亿元的市值灰飞烟灭。
而曾经也一度深受国民喜爱的金龙鱼,为何现在没有人购买?是因为都得知了金龙鱼其实并不是国货吗?
前段时间经历了诸多负面舆论的金龙鱼,又将会怎样去打这场翻身仗呢?它的上市到底是一场估值泡沫?还是另有所图?
近期,金龙鱼发布了2024年年度财报,向市场递交出了一份“双降”的报告:公司营业收入2388.66亿元,同比下滑5.03%;归母净利润仅为25.02亿,同比下降12.14%。
其实,金龙鱼从上市以来净利润率便一直在持续下滑,净利润也从2020年的巅峰时期的60.01亿元缩水超过了58%。
虽然,金龙鱼的净利润在持续下降,但谁也没有想到“油茅”会因为“油罐车”事件被推上风口浪尖。
一直以来,金龙鱼走的一直是高营收、高成本、低利润模式,因其品牌的溢价能力本身就比较弱,在这个时候又被卷入了负面事件中。
2024年前期,315的职业打假人王海举报了“五常大米”造假,金龙鱼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当时举报”五常大米“造假的视频引发热议,当时的视频中甚至做了植物DNA遗传检测。
但当时的金龙鱼也只是回应,会对订单种植单位提供的种子样品进行外检,保证不会出现问题,但其本质上并没有对此次的检测结果作出回应。
但这其实并没有给金龙鱼带来太多了困扰,当时的涉事大米仅下架了4个月后,便又重新上架,且销量也还不错。
2021年7月,又有媒体报道,有两辆罐车在刚卸完煤制油时,在并未洗罐的情况下,就直接装上了食用油。
随后,有博主根据此前媒体所拍摄到的涉事罐车的车牌号,根据其行车轨迹发现在6月4日时在陕西咸阳的金龙鱼工厂进行卸货。
此消息一出,网友纷纷热议,引起众多消费者对食用油的担忧。
9日晚,金龙鱼相关负责人随即出面进行澄清,该集团已经组织了全面自查,结果显示:集团在散装食用油的安全运输中,充分的履行了监管责任,运输的车辆也都进行了严格的查验与检验,手续齐全。
这次,金龙鱼依旧是只有单方面的解释,没有任何的图文视频证据,就只是简简单单的对此事件进行了回应。
然而,面对金龙鱼发布的澄清回应,消费者并没有就这样轻易的接受,毕竟金龙鱼的澄清实在是“过于敷衍”。
就在这时,“欺诈消费者,抵制金龙鱼”等消息在社交平台上此起彼伏,消费者纷纷开始抵制。
而这场舆论风暴也将金龙鱼,再一次拉进前所未有的危机旋涡之中。
其实,早在2020年上市前夕,金龙鱼就被曝出其进口食用油中含有未标识的转基因成分,而这行为涉嫌违反国家食品安全标签法则。
其次还有金龙鱼推出的二代调和油,打着“黄金1:1:1”的旗号,实则三种脂肪酸的比例大概在0.27:1:1左右,跟广告中宣传的相差很多。
其实,金龙鱼现今的发展,是令人感到十分遗憾的。
其实,金龙鱼并不是国货,它背后的创始人是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郭鹤年委派侄子郭孔丰去中国市场考察,二人了解到国人还在使用二级散装食用油,这种油质量差对身体还有伤害。
1990年,郭孔丰敏感的捕捉到中国市场中的机遇,在郭鹤年的支持下投资建设了油脂生产企业。
次年,金龙鱼小包装就正式问世,当时金龙鱼一出来便迅速赢得内地消费者青睐。
与此同时,金龙鱼的推广也从未停下来,可以说电视广告无处不在,当时的著名演员、歌手、主持人都在帮金龙鱼“打广告”。
不仅如此,金龙鱼还多次与奥运会进行合作,成为了奥运会食用油的独家供应商。
金龙鱼在此之后,又相继向米、面、调味品、央厨等多个领域发展。
但可能就是因为在资本光辉的笼罩下,这个曾经以“健康粮油”为初心打造的金龙鱼,现在已经渐渐迷失了方向。
2024年12月,金龙鱼宣布对鲁花集团增资55.69亿元,持股获得26.64%,此次交易最终的本质是行业竞争下的“抱团取暖”。
鲁花可以算是花生油的龙头领域,在北方的原料种植基地和渠道都拥有极大的优势,而金龙鱼可以帮助鲁花进一步打造南方市场。
也有相关人士分析,说两大集团的联手将会进一步打造出“强者恒强”的局面,但也有人认为,金龙鱼是希望通过持股鲁花将自己的情况扭亏为盈。
一直以来,金龙鱼都是赚的“辛苦钱”讲究的是一个薄利多销。
但金龙鱼的主要调和油、大豆油的原材料是棕榈油、大豆等国际产品,不仅高度依赖进口且价格也一直随着期货市场价波动。
况且,全球价格波动的影响传到国内是需要1至2个月的,而最终的终端调价周期则可以达到6至12个月。
金龙鱼作为民生必需品,其食用油的价格波动又必须在政府的调控下严格把控,而也就是这种“两头堵”的状况,使得库存管理成为利润波动的放大器。
但反观鲁花,因其在国内有原料基地的优势,在其采购环节更加能够掌握议价的主动权。
两者合作,说不定真的有望实现产品的转型与盈利增长。
金龙鱼从曾经的“宠儿”到如今的境地,也充分的展现出了传统食品企业在收到舆论时的脆弱。
但因为受众群体的缘故,只能感慨一句“得民心者,得市场”,希望金龙鱼可能痛定思痛,将信誉摆在大众的面前,而不是一再敷衍的态度!
参考信源:
财说|市值蒸发6000亿,金龙鱼能否靠三大策略突破重围?——新浪财经2025-02-27
针对“油罐车运输乱象”事件,金龙鱼、鲁花等多家食用油公司回应——观察者网2024-07-10
“油罐车混装”风波中的金龙鱼,净利润大涨92%——新浪财经2024-08-14
更新时间:2025-04-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