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头部一线城市最新消费数据意外负增长表现,该如何进行理解?

#春日生活打卡季#

本文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这是熊猫贝贝的第3090篇原创文章

(本文不含任何AI创作和自动生成内容)


宏观数据的繁荣,永远都不能代表所有个体的经济体感和现实境遇。

2025年,中国国内宏观数据维度,又出现了一次明显的反差表现:

一方面,是国家统计局4月中旬公布的2025年3月份全国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上涨5.9%,显示全国消费正在回暖,内需正有条不紊地拉动。

而另一方面,却是头部城市地方统计数据给出的不一样信号:

一季度全国的经济数据发布后,直辖市和各大省份也开始陆续公布自家的经济情况了。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 2025 年一季度商业数据,北京社零呈现 “整体承压” 的特点,负增长3.3%。

上海的情况也类似,一季度社零同比下降1.1%。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北京上海这两个没有任何争议的全国头部一线城市给出的这份最新消费数据,对当下国内经济现实的信号揭示意义,甚至比全国上涨5.9%更重要。

更重要的是,从结构维度来看,虽然深圳和广州的数据还没有公布,但是从北京上海的这份最新消费数据中所折射出来的一些信号和现实情况,其实已经足够值得重视。

这篇文章,就将基于北京上海两大头部一线,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意外负增长表现梳理,结合国内经济几个重要现实,从敬畏常识,尊重规律的角度,深入挖掘宏观数据和地方数据这次差异表现背后的因果逻辑以及对应信号,并对后续国内经济环境可能出现的变化和走向,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专题讨论和分析研究。


阅读提示:

(抄袭搬运的灰产就不要费工夫了,本号已在全网平台进行了关联认证和内容实时查重检测。)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两大头部一线城市最新消费数据出现意外地负增长,具体是怎么一个情况?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先直接上图: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先说北京。

北京的数据特别神奇,除了金银珠宝同比大幅增长28.5%之外,还有个粮油增长1%,其他消费产品全部大跌,其中通讯器材也就是3C数码手机类,跌幅最大,达到38.2%,接下来是办公用品和汽车,跌幅均在20%左右。日用品跌了13%,化妆品跌了10.9%。家用电器跌了6.7%。

说实在的,这个数据多少还是令人有些意外的。毕竟大力拉动内需、刺激居民消费这个事从去年就开始行动了,今年更是纳入政府重点工作的头一项。别的不说,单说从年初开始的政府消费补贴,全年都在有效期内。北京补贴的包括12项家电以及电脑、手机等3C数码产品,最高补贴15%,力度还是不小的。

没想到3月份北京的消费数据如此惨淡,单月看负增长近10%,整个一季度看也有3.3%的降幅。这还是在强有力的补贴政策之下的成绩,如果补贴取消,情况之恶劣可想而知。

仔细看看表格,3月几乎所有品类的消费都在下跌,其中单月和整个季度都出现明显下滑的有两类,汽车和通讯器材(主要是手机)。粮油食品服装鞋帽等刚需物资,基本是不涨不跌的,甚至粮油食品一季度还略有上涨。

这就有点意思了。从产能来看,表里的所有物资基本都不存在供应问题,所以消费情况基本就代表了北京居民的实际需求。刚需物资消费不变,说明大家的日子没有惨到需要节衣缩食的地步,毕竟北京是堂堂首都,又是一线大城市,这也变相反映出北京居民的基本收入还是有保障的。

唯二增长的就是粮油食品和金银珠宝了,其中金银珠宝逆势增长28%,非常亮眼的存在。

没钱买化妆品,却有钱买金银珠宝?

其他的消费没什么可说的,唯有金银珠宝类值得一提。

这部分消费一季度同比增长29%,而3月就增长了28.5%,说明全部增长都发生在3月。

具体原因大家也都清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金价猛涨,很多人都去囤黄金避险,或者尝试追求炒黄金盈利。这一部分与其说是消费,不如说是投资。真消费的话,买的都是黄金的饰品和工艺品,发生在2月春节前后才更合理,集中在3月毫无道理。

上海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1-2月上海商品零售额2446.89亿元,同比下降0.5%;餐费收入330.51亿元,下降4.3%。

依旧是和去年一样,继续维持负增长的态势。

汽车,办公用品分别跌19.4%,14.5%,粮油食品涨了9%,通讯器材涨了12.1%。

这么比下来上海人似乎更苦逼,因为粮油食品是刚需,生活成本涨了9%,这就有点夸张了。

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就手机购买是同比上涨的。


数据情况就是这样,有依有据,来源权威,一目了然。

上海(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一线城市社零下滑,全国整体上涨:反差是如何形成的?


客观来说,无论是上海还是北京,这些数据和全国比起来,简直没法看。

图片来源:统计局官网

在全国大规模国补的情况下,3月份家用电器销售额大幅增长35.1%、通讯器材零售额大幅增长28.6%、汽车销售额增长5.5%,可以看到北京上海的数据远远低于全国。

如果只是一个城市出现这样的现象,可能是有什么特殊现象,但是两个全国两个最大的城市都这样,这背后应该有一定规律性的东西了。

那么,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过去长期消费领头的一线城市消费表现在收缩,那么全国范围的消费增长的表现是如何实现的?

答案并不复杂:越是大城市,社零数据下跌的越厉害,尤其是餐饮住宿消费这些。

反而小地方的消费需求依旧十分火爆,该吃吃该喝喝一点都没影响。

其实这也是中国国内信息差和经济结构共同决定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虽然2025年宏观层面国内经济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和外部冲击,但是对于一线头部城市的群体,公司,产业,真实体感和中小城市,内陆城市,是完全不一样的。

从危机感和现实冲击的角度,影响还没有波及和影响到中小城市,所以在消费的心态和预期上,是完全不一样的。

另一方面,就和中国的经济结构设计有关系了:大城市的居民经济体感,实际上是完成经济任务,地方政府进行了支付转移以后的结果,受到宏观因素的影响和冲击,有收缩表现是合理的。

而中小城市,特别是高度依赖转移支付接收的城市和地区,过着旱涝保收的日子,什么贸易冲突,关税风暴,以及需求不足这样的宏大叙事,没有直观的影响和感受,该吃吃该喝喝该买买,完全不影响。

所以,不管是国家统计局的宏观全局数据,还是北京上海的地方统计数据,实际上并不存在矛盾和错误,逻辑上都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上海的的居民部门,应该是中国最大的中产群体了,如今社零数据大跌,也变相说明了,这个群体收入的确遭遇严重缩水。

当下的现实就是,中小城市热闹繁华,消费火热,而头部城市,却出现了收缩和降级的表现。

北京(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趋势讨论和本质研究:两大头部一线的最新消费数据表现,揭示了哪些经济现实?


虽然广州和深圳这剩下两个一线的相关数据还没有公布,但是客观来说,就算比北京上海情况要好,和全国的宏观表现,大概率,可能也是比不上的。

数据层面没什么好说了,关键要看到这样的数据表现背后的经济逻辑和现实信号。

真正的经济繁荣正向循环,是创造增量的城市和地区的居民部门,在消费和投资上的旺盛。

而非增量创造的地区,能有稳定持续的保障和基本消费。

但现在的情况反过来了:依靠转移支付,自身财富创造能力不强的中小城市反而消费旺盛,甚至不断升级。

这说明国内宏观经济维度,出现了不均衡的内部结构耗损问题。

不要只看全国零售数据大涨就以为消费复苏了,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的反常行为反而更值得大家,甚至国家层面去关注和深究。

理论上说,无论消费复苏,就业率反弹,还是人口增加,哪怕房价触底反弹,也应该是北京上海一马当先才对,因为它们本身就有最好的资源和地理优势,最先吃到政策和人口的红利。

现在它们不好,中小城市反而好起来,这无疑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接下来,国家的思路还是刺激消费:

图片来源:见图

各地其实都想着抓住这一个“五一假期”,推出一系列的消费活动。

但是从本质上来看,这典型就是治标不治本的短期策略。

消费就是预期,一线头部城市的消费想要拉起来,接下来国家还是要通过稳预期,稳房价,稳股市才能实现。

而如果头部城市的预期无法扭转,那么,中小城市,特别是完全伸手要钱的城市和地区,继续躺着看天吃饭的好日子,恐怕也很难持续下去了。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基于对北京上海最新消费数据表现的梳理和讨论,能够得出哪些结论和启发?


数据是一季度的,4月份又迎来新一轮美国发起的关税风暴冲击,很明显,还没有到可以乐观的阶段吧?

结论其实非常清晰:无论从外部形势、投资环境还是经济数据,各方面都在明确显示,手里留点现金才是更稳妥的选择。

互联网上,那些盲目乐观,甚至缺乏常识的内容,还是少听一些吧。


2025年,在特朗普新一轮关税冲击没有形成新的平衡确定性出现以前,以及美联储的新一轮利率下调没有落地以前,保守谨慎,现金为王的策略不会错。

短期要有过苦日子,顺应,适应阶段特征的认知,中长期,坚定看好看多中国和人民币资产。


大概就说这么多。

以上,就是对北京上海2025年4月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情况,进行的一次专题梳理和分析讨论内容,和各位头条的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数据   城市   中小城市   上海   北京   头部   意外   现实   来源   情况   财经   经济   全国   最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