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钞能力”藏不住了!政企合谋神操作让北上广直呼内行

午夜12点的钟声已过,人声鼎沸的龙华城中村篮球场终于逐渐回归平静,科兴科学园依然吞吐着忙碌的网约车,而后海的健身房则即将迎来下一场人流高峰。

深圳人似乎有永不枯竭的活力,在这座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城市里,装满了希冀改变命运的年轻人,从流水线到A轮融资,耳朵里塞满不断上演的造富神话:流水线女工的逆袭,算法工程师用股权兑现梦想,还有海归团队把专利变成上市敲钟……

在过去,"搞钱"这两个字与这座城市密不可分。而当"搞钱"的标签,在抖音收获40亿次播放后,2024年,深圳也以19.94万的人口增量高居全国首位,过去一年,每周都有数千“新深圳人”涌进这座年轻的城市。

但深圳不只会搞钱,这座城市早就悟透了:给钱不如造钱场,输血不如建生态。

撒钱引才:深圳的“钞能力”远不止撒钱

当北京、杭州、成都、合肥等城市不断刷新“抢人”政策,“新”深圳人也是这座城市“抢”来的。

在深圳,知识是可以直接转化为财富起点的。在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应届硕士李浩通过“秒批+秒补”政策,3天内完成了落户到领取补贴。

博士6万、硕士5万、本科3万的补贴直接打进个人账户,新推的"人才房票",将住房补贴与人才精准挂钩,这种"真金白银"的投入,不仅降低了人才迁徙的决策成本,更传递出城市对人才价值的重视——申请者在上午提交材料,下午就听见支付宝到账的金钱暴击音效。

不只政府机关,企业把政策的落地变成了自己的KPI深圳在年初宣布将应届毕业生“免费住宿政策从7天升级至15天”让应届毕业生投简历、面试、租房安居有了从容过渡的缓冲带。而龙湖冠寓、万科泊寓等长租公寓品牌迅速响应免费住宿政策,用行动诠释了企业的温度与担当。龙湖冠寓不仅迅速上线免费住的人才安居计划报名链接,更因地制宜地推出了一系列的政府政策辅助。

"你就住吧,一住一个不吱声!出地铁直走到达,保安大叔主动帮忙搬行李,穿过绿意盎然的中庭,乘电梯直达宽敞明亮、带冰箱洗衣机的精装一房一厅,全程还有管家的超赞服务,住得太舒服。"来深求职的张同学在龙湖冠寓深圳前海店免费入住后,在社交平台写下这段文字。

这种"拎包即住"的体验,正是龙湖冠寓打造的标准化服务,也是与深圳人才政策的呼应。除了上线最长15天免费住以外,龙湖冠寓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学生的优待:对于完成学生认证的同学,押金从深圳市场惯例的押二付一砍到押一付一;考虑到学生入职后可能产生的职位变动、跳槽等导致的城市变更,在合同期内还可以免费全国换店一次。

这不仅减少了学生刚毕业的经济窘境,更避免了因为工作调动带来的押金损失。对于学生来说,龙湖冠寓真正在理解政府政策的核心下,为来深圳“搞钱”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便利。

把城市变成巨型路演厅

对于企业来说,在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大家并不满足于坐等“客户上门”。今年4月13日,“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上海站)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深圳此次赴沪引才阵容堪称“顶配”。华为、腾讯、比亚迪三大科技巨头领衔超过60家上市企业,华润、招商局、中广核、中海油等87家央国企,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鹏城实验室等340余家事业单位集中参加。

华为、腾讯、比亚迪等企业的组团赴沪抢人,直接截和别人家门口的毕业生。真正把抢人大战,升级到巨型路演。

企业接招:给钱不如造钱场

在“抢人”层面,深圳与企业形成了”合伙人”模式。作为坪山智能车城的龙头企业,比亚迪,将内部推荐的奖励政策提升到了1000-16000不等的水平。在与城市抢人的同时,比亚迪瞄准了庞大的职工体系,不放过任何一个“抢人”的机会。

除此之外,对于普通技术工种的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均有不同的补助。真正实现了雨露均沾。正是这一系列的政府有政策、企业有回应的超强联动,比亚迪已经实现了在深圳、重庆、西安的“三站三基地”培养博士后精英,打造科技先锋。六年以来,比亚迪已经与全国12所院校的28个学科80多个流动站,联合培养了1100多名博士后,为比亚迪的发展创新注入了高端人才的核心元素和科创动能。这种”组队开黑”的玩法,让深圳的产业沃土持续孵化出科技新贵。

龙湖冠寓深圳前海店,由于其绝佳的地理位置,处在南山最核心地段,被大量来体验免费住宿的毕业生笑称为"深圳求职第一站"。除了免费住,冠寓还提供了整套的“求职护航计划”,不仅提供简历免费打印服务,更针对每位住客的面试地点定制通勤方案。曾帮助求职者成功"上岸"的运营官钟宇说:"有位金融专业毕业生通过我们优化的交通方案,将前往福田CBD的面试通勤时间缩短40%,最终斩获心仪offer。"

这种超越单纯住宿的增值服务,是龙湖冠寓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切实行动,更是政企合作的双向奔赴。在撒钱的同时,冠寓更关注每一个来深圳求职的人真正的需求。

政企合作更新:我们搞的不是钱,是生态

实际上,深圳早就摸清了人才战争的底层逻辑——

用企业当充电桩:华润/招商局等87家央国企承包职业成长线

用产业造聚宝盆:26个战略集群让码农/生物狗/金融民工各找各的矿

用公寓建安全网:龙湖冠寓们把租房焦虑变成搞钱助推器

当杭州还在用DeepSeek秀肌肉,深圳已经构建起”政策杠杆+企业支点+人才动能”的黄金三角。

在这里,政府和企业不是甲方乙方,而是组团“开黑”的战友——你给补贴我建实验室,你出政策我给落地,最终在粤港澳大湾区这张地图上,共同解锁”人才爆仓”的终极成就。

当其他城市还在卷补贴数字,深圳早已开启”搞钱元宇宙”。这座城市正在证明:真正的“抢人大战”,赢的从来不是撒钱最多的,而是能让钱生钱的。所以问题来了——当深圳把“企业与城共进”的狗粮撒成产业红利,是不是对“抢人”的降维打击?

采写:南都记者 覃仕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1

标签:政企   深圳   华润   华为   内行   能力   操作   政策   政府   人才   财经   城市   学生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