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沉浮,东莞再次迎来经济逆袭!
提起东莞,现在很多人脑海中,仍然首先浮现的是:一座灯红酒绿、靡靡之音之城。
这座城市,曾经因为一时的“桃色事件”,沦为闻名全国的“性都”,直到现在,都还在背负着污名。
事实上,在过去,东莞作为“世界的工厂”,从“三来一补”起家,是国内最重要的外贸出口生产基地之一。
从眼镜、玩具、耐克、芭比娃娃等的基础加工,到后来的电子产品生产,东莞大包大揽。
曾被戏称“东莞堵车,世界缺货”,一点都不夸大。
许多年过去了,东莞这座曾经遍地是“厂哥厂妹”的城市,也被时代潮流抛弃过。
那么,东莞到底如何实现从“失速”到“逆袭”呢?
熟悉东莞“前世今生”的朋友们都知道,东莞这座被誉为“世界工厂”的城市,曾经也没有逃掉“制造业之城”衰落的魔咒,在时代的潮流中“失速”过。
曾经人头攒动的城市,年轻人却日渐变少,工厂也江河日下,不复昔日的繁荣。
根据2023年数据显示,东莞作为昔日的“世界工厂”,在2023年上半年的GDP排名中,位列广东省经济增速倒数第一,仅为1.3%,倒数第二、第三的肇庆、茂名,增速为2.9%,是东莞的两倍。
这座城市到底为什么会失速?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外贸萎缩,这座重度依赖外贸订单的城市,受到了致命的冲击,许多中小型企业纷纷关门,街道上的人流进一步减少。
随着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提升,环保要求的提高和贸易政策的变幻,更是加速出现了一波倒闭潮。诺基亚东莞厂直接关停,富士康一部分搬去河南郑州,大型港资筹办的纺织厂“明海整染厂”倒闭,许多传统的代工厂直接倒闭或者宣布关停。
工厂的“大撤离”催生了更严峻的“下岗潮”,将近500万的外来务工失业大军难以让这座城市消化,这进一步加速了东莞的“特殊服务”行业发展。
据数据显示,2011年,东莞“特殊服务”行业产生的GDP占全年的14%,给东莞带来高达500亿元经济效益。东莞这座城市,被结结实实贴上了“桃色标签”。
时间来到2014年,广东省决定迅速在省内展开大规模的“扫黄扫黑”运动,东莞成了扫黄重灾区。整改之后,东莞的经济更是一时停滞不前。
2023年,东莞的人口更是锐减至800万,渐渐变成了“空城”。
然而,作为广东GDP贡献排名第四的东莞,曾经是一座让人惊艳的经济腾飞之都。
东莞北接广东省会广州,南临特区深圳,到港澳不过一两小时车程。
然而看似优越的地理位置,实则在经济实力竞争上并不占优势。
但是,东莞有一个优势,就是不设县区,下面直接设乡镇。这种体制架构,让东莞最大程度上,提高了政策上传下达的效率,把乡镇自主权的优势也发挥到极致。
这也让东莞有“镇街兴,则东莞兴”的传说。
40年前,东莞抓住了改革的机遇,以“三来一补”作为基点,开启了从农耕到工业城市的跨越。
什么是“三来一补”呢?
简而言之,就是外商提供原料、设备、销路,东莞提供土地、廉价劳动力、厂房。这些“三来一补”的企业,在政策上也得到了东莞大力的扶持。
比如原料、进口设备免税、结算税收,区别于民营企业,直接按照工缴费方式结算等等。
这个政策文件,让东莞迈入了外资的新时代。
1978年东莞的GDP为6.11亿元,30年后的2008年,GDP已经超过3700亿元,实现了从农业县到工业制造之城的华丽转身。
到1995年,东莞的外贸经济更是达到了新的里程碑,那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285.31亿元,而那年东莞全市的GDP总量仅为296.29亿元。
东莞的“春天”,带飞经济的同时,也使东莞的服务行业遍地开花。例如住宿、餐饮,出租车等,一时欣欣向荣。
2006年,东莞单是五星级酒店就有16家,占全国五星级酒店的5%。为了迎合一些“贵客”的需求,闻名全国的“莞式服务”也因势而生。
一路经历沉沉浮浮,东莞并没有在连续的经济低迷中失去方向,反而痛定思痛,进一步找到了一条出路。
近年来,东莞经过多番探索,抛弃对外资的过度依赖,开始向高端、智能制造寻求突破。
首先是在 电子信息产业上发力。OPPO、华为、vivo、等高科技巨头,纷纷在次落地生根;智能产品,例如:智能手表、路由器生产,更是产量大大增长。到2024年东莞的电子信息制造增长14.8%。
紧接着,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科创高地,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和和高新企业,推动了“AI+制造”的发展和工厂智能化改造,形成了高端制造业产业集群。
此外,东莞还实现了品牌的突破,“东莞制造”逐渐取代“东莞代工”,自主品牌出口额增长21.2%。
4
东莞一直在自救,也在自救中取得了比较卓越的成效。
从“打工仔”到“新莞人”,从“三来一补”工人,到独角兽企业创始人,无数普通人在东莞逐梦,也被东莞包容,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以改革点燃“制造业”的火炬,站在“四十不惑”的周年历史节点,东莞下一步篇章将如何续写呢?
相信历经风雨的东莞已有答案,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腾讯网《东莞:改革潮涌四十载 制造名城再出发》
观风闻:《中国最憋屈的城市:背负桃色污名,从“世界工厂”沦落为“空城”》
观风闻:《GDP增速垫底,世界工厂:东莞经济怎么就失速了?》
知乎:《从世界工厂到桃色之都,东莞三十年的浮沉往事》
更新时间:2025-04-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