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国乒真正拿捏孙颖莎的居然是他!俩人的关系像极“爷孙”

“严师出高徒,慈师出败类。”国乒队里的老话说了几十年,在孙颖莎和李隼身上应验得最彻底。19岁的莎莎天不怕地不怕:跟刘国梁开玩笑,跟队友闹着玩,连打比赛遇到强手都敢“拼到底”,可一见到李隼,立刻收了玩心,罚跑一万米不喊累,坐第一排观战不偷懒,连喝奶茶都要问“李爷爷,这个甜吗?”因为李隼不是“凶”是“懂”,他带过张怡宁的叛逆期,知道怎么把“刺头”磨成“宝剑”。

话说国乒训练基地18岁的孙颖莎攥着球拍站在李隼面前,她昨天的多球训练没达到“零失误”的要求。李隼抱着胳膊说:“去跑一万米,每跑一圈想一个问题:你刚才的失误,是脚步慢了,还是眼神飘了?”莎莎没说凭什么,转身就跑。

第5圈时刘国梁拿着保温杯路过,笑着喊:“小魔王也有被罚的时候啊?”莎莎挥挥手,汗水顺着下巴滴在跑道上。第20圈时,她的脚步开始沉,但还是咬着牙往前,因为她记得李隼说过:“耐力是运动员的‘底’,底牢了,才能扛住比赛的‘磨’。”

还有次团体赛训练,莎莎不想坐第一排,“前面太显眼,我想坐后面看”,李隼板着脸说:“坐前面才能看清对手的节奏,你是要当观众还是当冠军?”莎莎吐了吐舌头,乖乖搬椅子坐过去,旁边的王曼昱戳她胳膊:“你也有怕的人啊?”莎莎挠着头笑:“李爷爷的眼神,比我打比赛的对手还‘厉害’”。

后来孙颖莎遇到了没主管教练的瓶颈期,她练球时总找不到节奏,晚上坐在训练馆角落发呆。李隼听说后,每天结束自己的工作就过来陪她加练:“来,我们练接发球,今天练50个,每个都要吃住球。”有时候练到十点,李隼会买份热奶茶放在她旁边:“别嫌甜,补充体力。”

世界杯对阵伊藤美诚前,李隼带着她看录像,指着屏幕说:“你看她的发球,重心在左脚,你要提前半步,她的球转,你得用手腕‘卸力’。”莎莎点头,眼里的迷茫慢慢变成坚定。比赛那天,她用反手撕了伊藤三个球,赢了之后跑向李隼,李隼笑着抱她:“不错,没白练。”现在的莎莎成了世界第一,每次采访提到李隼,都会说:“李爷爷不是‘凶’,是‘比我更懂我’,他知道我需要什么,比我自己还清楚”。

李隼的“严”藏着他三十年的教练智慧,当年带张怡宁时,张怡宁也有过“叛逆期”:训练时故意把球打飞,说“我不想练这个”。李隼没骂她,反而说:“那我们练你想练的,但是要练到‘极致’,比如正手攻球,今天练200个,每个都要打到白线里。”张怡宁练了一天,发现“极致”比“随便”难一百倍,第二天主动找李隼:“我还是练你安排的吧。”

现在对莎莎,李隼用了同样的方法:罚跑一万米不是“惩罚”,是让她学会“耐住性子”;要求坐第一排不是“为难”,是让她学会“观察对手”。

张怡宁在节目中说:“李隼教练的厉害之处,是他能让你‘服’他,不是因为他‘凶’,是因为他‘懂’你,知道你需要什么。”还有刘国梁曾说:“李隼是国乒的‘老中医’,能治运动员的‘疑难杂症’,莎莎的‘不怕’,需要的不是‘压’,是‘引导’,而李隼刚好会引导”。

看孙颖莎和李隼的故事,想起一句话:“好的教练,不是‘管’你,是‘懂’你。”李隼的严,不是为了立威,是为了让莎莎记住“训练的底线”;他的“凶”,不是为了吓她,是为了让她学会“面对自己的问题”。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父母逼你学习,老师逼你练琴,当时觉得“烦”,后来才知道是“爱”。

对于运动员来说,“怕”不是坏事,“怕”的是“懂你的人”,因为懂所以“怕”里藏着“信”,“信”里藏着“拼”。莎莎的“怕”,其实是对李隼的“信”:信他的经验,信他的眼光,信他能带着自己走到更高的地方。所以,别只看“罚跑一万米”的狠,要看看狠背后的“用心”,这才是师徒间最珍贵的纽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4

标签:体育   俩人   没想到   关系   孙颖   万米   教练   运动员   爷爷   对手   奶茶   极致   叛逆   胳膊   节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