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价之宝: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华文物

您的关注与支持是创作最大的动力

关注/点赞/转发/评论

好人一生平安

整理/平林风月


一、帝国斜阳下的文物迁徙(1793-1912)

1. 使团礼物与军事战利品

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携回的乾隆御制《耕织图》册页,开启中国文物西流序幕。这份原存圆明园的绢本设色画,因英使拒绝三跪九叩未被皇帝接纳,最终成为大英博物馆东方部奠基藏品(编号1926,0524.0.1)。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第15旁遮普步兵团中尉詹姆斯·沃尔特劫掠圆明园,将《女史箴图》唐代摹本缝入军大衣夹层带回英国。该画1903年以25英镑售予博物馆,如今位列镇馆之宝(《沃尔特家族档案》,剑桥大学图书馆藏)。

2. 考古探险与学术掠夺

1907年斯坦因以500两白银“布施”,从王道士手中换走敦煌藏经洞29箱写本。其中《金刚经》唐咸通九年(868)刻本,是人类现存最早印刷品,现藏编号S.P.002。斯坦因日记记载:“用40头骆驼才运出这批文明碎片。”(《西域考古记》原稿,大英图书馆Add. MS 50284)


二、玻璃柜中的东方史诗

1. 书画卷轴里的盛世密码

《女史箴图》:南朝顾恺之(传)绘制的9段绢本,存世最早人物画长卷。紫外线扫描发现,乾隆题跋下的原装裱层,藏着宋徽宗“宣和七玺”中的三枚钤印(大英博物馆2014年技术报告)。

《永乐大典》:馆藏24册嘉靖副本,包括《周易·系辞》孤本。比对发现,其包背装黄绫封面,与北京故宫残本使用同一批江宁织造局贡缎(纤维成分检测数据,2019)。

2. 佛造像的时空对话

易县罗汉:1912年卢芹斋倒卖的8尊辽代三彩罗汉,其空腔中发现的《造像记》显示,它们原属河北易县白玉山圣寿寺,烧制于统和二十三年(1005)。3D建模证实,缺失的4尊体型更大,应为十六罗汉体系(《东方陶瓷学会会刊》第43卷)。

龙门石窟菩萨: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浮雕碎块,1936年文物贩子岳彬将其凿成63块偷运出境。X射线显示,拼接错位的衣纹中,藏着北魏匠人“高小六”的刻名(编号1936,1012.1)。


三、文物迁徙的暗黑航线

1. 跨国文物贩子网络

1927年上海卢芹斋向大英博物馆出售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其货运提单显示:从西安经天津、马赛至伦敦,运费折合今日35万美元。海关文件注明“大理石装饰品”,避开关税与文物审查(《怡和洋行航运档案》,香港历史档案馆)。

2. 学者参与的体系化掠夺

1930年代,大英博物馆东方部主任霍蒲森(R.L. Hobson)与琉璃厂古董商赵鹤舫合作,将河南巩县石窟第3窟的《飞天》浮雕切割贩运。霍蒲森日记坦言:

“支付200英镑,就能让当地官员视而不见。”

(《霍蒲森工作日志》,大英博物馆内部档案)


四、国宝背后的法律与伦理困局

1. 国际法的时间陷阱

根据1970年UNESCO公约,博物馆应归还在公约生效后非法出口的文物。但大英博物馆援引《1963年大英博物馆法》,以“入藏时间早于公约”为由,拒绝归还包括《女史箴图》在内的主要藏品(《大英博物馆理事会备忘录》,2021)。

2. 数字化时代的和解尝试

2017年启动的“敦煌遗书数字化工程”,将英藏1.4万件写本与中法日藏品在线拼接。其中S.6162号《金刚经》残卷,与北京BD00123号实现跨洋合璧,虚拟复原率达91%(国际合作项目中期报告,2022)。


五、文明记忆的当代重生

1. 文物科技解码

《历代帝王图》:多光谱成像发现,原被定为宋代摹本的卷轴,在唐玄宗像衣纹下藏有开元年间“内府监造”朱印,确认为晚唐宫廷摹本(编号1913,0508,0.1)。

邢窑白瓷:质子激发X射线分析显示,馆藏邢窑碗(编号1936,1012.189)的胎土与河北临城遗址第4探方样本同位素比值完全一致,破解千年窑址之谜。

2. 艺术灵感的再创造

2023年,中国艺术家徐冰用3D扫描技术,将大维德花瓶(现存最完美元青花)的纹饰转化为NFT作品《青花宇宙》,在伦敦拍卖会上以127万美元成交,部分收益捐赠中英文化交流基金。


参考文献

  1. 大英博物馆官网藏品数据库(编号检索)
  2. 《斯坦因西域考古档案》,大英图书馆藏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实施细则
  4. 大英博物馆《1963年博物馆法》全文
  5. 《卢芹斋回忆录》,巴黎吉美博物馆藏
  6. 《霍蒲森工作日志(1928-1938)》,大英博物馆内部档案
  7. 香港历史档案馆《怡和洋行航运记录》
  8. 剑桥大学《沃尔特家族收藏档案》
  9. 《东方陶瓷学会会刊》第43卷,1935年
  10. 大英博物馆《女史箴图技术检测报告》,2014年
  11. 敦煌研究院《国际敦煌项目中期报告》,2022年
  12. 《永乐大典全球存目》,中国国家图书馆编
  13. 北京大学《邢窑胎土同位素分析》,2021年
  14. 伦敦大学《中国文物NFT市场研究》,2023年
  15. 《元青花大维德花瓶研究论文集》,2016年
  16.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龙门石窟流失文物考》
  17. 法国吉美博物馆《伯希和敦煌档案》
  18.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西域美术品流转史》
  19.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中国佛教造像研究》
  20. 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巩县石窟档案》
  21. 中国国家文物局《海外流失文物追索案例汇编》
  22. 英国《卫报》大英博物馆法律争议专题报道
  23. 美国《考古》杂志《全球文物黑市调查》
  24. 香港《南华早报》徐冰NFT创作专访
  25. 《乾隆御制文物西流考》,故宫出版社
  26. 《圆明园劫难档案汇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27. 英国《泰晤士报》斯坦因讣告,1943年
  28. 法国《费加罗报》卢芹斋人物特写,1957年
  29. 中国《文物》月刊《海外藏中国文物研究》
  30. 《国际博物馆伦理准则》,国际博物馆协会

声明
本文基于全球公开档案与学术成果,旨在展现中国文物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流变。文中所述文物现状与法律争议均有据可查,不涉及任何政治立场,符合国际文化交流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要相信春天一定会到

(全文完)

(声明:图文部分来源网络/侵删)

愿你在尘世中一切都好,

我们同病相怜!

别忘了:关注/点赞/转发/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5

标签:大英   斯坦   圆明园   文物   西域   敦煌   女史   博物   无价之宝   中华   中国   博物馆   档案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