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那“一抹鲜红”是历史长河中永恒的记忆

“漫山不见人,漫山都是人”。我相信那是每一个国人都无法忘却的时间刻度。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沉痛的一页。它带来的是民族的苦难和国家的创伤、无数家庭的支离破碎。然而正是这最深重的苦难中,也催生了最坚韧民族的团结和觉醒。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抗战胜利80周年。决定近日在澳门开幕“永恒的记忆”南京大屠杀文献展。展览通过160余件文献、80余张照片及港澳地区历史报刊,分为“历史记忆”“共同记忆”“世界记忆”三个板块,系统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主办方强调,此举旨在筑牢历史记忆,凝聚爱国情怀,传承和平信念。

取用网络素材

纵观历史长河,南京大屠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深重创伤,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至暗时刻。展览中泛黄的《华侨报》《大公报》,记录着澳门同胞在抗战期间募捐筹款、营救志士的壮举,印证了中华儿女风雨同舟的血脉联结。这种跨越地域的集体记忆,使历史真相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隔阂,成为维系民族认同的精神纽带。

取用网络素材

当青少年站在展柜前眼神与文献发生碰撞的瞬间。他们接触的不仅仅是直观可懂的文字抒写,而是一场跨越整整八十年的经典对话。正如策展人所言,档案文献是“会说话的证物”。那一刻,它们打破时空的壁垒,让年轻一代看见历史的褶皱深处,既有山河破碎的悲怆,也有众志成城的坚毅,让人站在原地久久无法释怀。澳门在抗战中作为中转避难所的特殊经历,恰恰证明家国情怀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基因。

取用网络素材

这些凝固了血泪的文献,既是警世钟,也是播种机。它们提醒我们,历史的重量存在于宏大的叙事中,更是蕴藏在每个普通人的记忆传承里。唯有让历史记忆成为流动的江河,才能浇灌出永不凋零的和平之花。

取用网络素材

源于对这段历史的深刻反思,铸就了今日国家追求和平与自强的国家信念!我们要始终将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置于首位,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立志于自身繁荣与强大。因为唯有自己的强大,才能更好的守护人民的尊严和安全,才能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正是这份惨痛的记忆,淬炼了中华民族的火焰,也奠定了民族未来的基石。在这份不屈之下,我们终将屹立于世界之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1

标签:历史   鲜红   河中   记忆   文献   澳门   素材   和平   民族   网络   深重   港澳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