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东这事闹得沸沸扬扬,地产圈里谁不知道绿城中国前董事长被拦在香港机场的事。绿城这么大一家企业,去年底负债堆到近四千亿,净利润率跌到只有1%,张亚东掌舵几年,本来是想大干一场,结果搞成这样。
他从大连副市长转战地产,本以为能风生水起,谁知最后想出国却卡在登机口。地产行业这些年下行厉害,很多企业收缩保命,张亚东偏偏逆势扩张,高价拿地,债务越滚越大。
绿城从2018年他上台时销售额一千五百多亿,到2022年冲到三千亿,看似成绩亮眼,实际隐患埋得深。去年公司减值就达四十九亿,库存压着资金链喘不过气。业内人都说,这扩张太激进了,踩雷是早晚的事。
张亚东辞职前还减持股票套现两千多万港元,之后心腹高管接连失联,董秘尚书臣和党委书记李森都没影了。3月27日公司公告他辞职,刘成云火速接班。
两个月后,他准备飞加拿大,结果在机场被有关部门拦下。这事传开后,媒体报道铺天盖地,中交集团那边也跟着出事,6月26日原董事长王彤宙被带走调查。
绿城现在得收拾烂摊子,债务重组,库存去化,业主维权事件还时不时冒头。地产这行,本来就水深火热,张亚东的例子提醒大家,扩张得有度,监管红线碰不得。
1968年张亚东生人,山东文登出身,早年在大连政府系统打拼。从基层科员干起,逐步升迁,2005年当上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主管基础设施。
2010年升任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处理城市开发事务。2013年1月,他成为大连市副市长,还兼市委常委和统战部部长。那几年,大连城市化加速,他负责城建和交通,积累了不少地产经验。
2016年11月,他落选市委常委,卸任统战部长,就转到中交集团下属公司,任董事总经理。中交是国企巨头,主攻基建和地产。2018年5月,张亚东以中交代表进绿城中国,任执行董事和行政总裁。
绿城于1995年创办,以高端住宅出名,2014年中交入股成第一大股东,但初期控制力不强。张亚东上台后,调整管理层,2019年3月兼党委书记,引入中交背景人员。
7月,他接任董事会主席,创始人宋卫平完全退出。他推行“5912”模式,项目5个月开工,9个月开盘,12个月回正现金流,加速资金周转。销售额从2018年的1564亿升到2021年的2892亿,2022年3016亿。
公司定下2025年销售6400亿目标,在30多个城市拿地,投资超400亿。2022年上海徐汇拿下“地王”地块,溢价高,花了几十亿。这些操作在市场好时有效,但忽略了调控风险。
地产市场从2021年起下行,调控加码,其他企业收缩投资,张亚东却继续高价抢地。2021到2023年,土地投资累计超千亿,公司负债从2018年的两千亿左右飙到2024年底的3943亿,资产负债率超80%。净利润率降到1%,每百元销售收入利润不足2元。
库存积压数百亿,资金回笼慢,只能多借钱,利息支出吃掉利润。2024年公司营收1585亿,同比增长20%,但毛利润170亿,同比减22%。减值金额49亿,包括存货和应收款。张亚东联合第二大股东九龙仓,引入投资者稀释中交控股权。
2024年12月,中交和九龙仓谈判,刘成云代表中交出面,九龙仓让步。张亚东的举动碰了监管底线。2024年11月,他大宗交易减持226.9万股,套现2478万港元。资金到账后,他处理个人事务。
地产下行期,高负债成定时炸弹,绿城项目开发周期压缩,质量风险上升。业主维权增多,烂尾项目曝光。公司增加借款,融资成本虽降到3.7%,但债务规模大,一年内到期债务占23%。
2025年2月发行5亿美元优先票据,融资渠道通畅,但高息债加重负担。张亚东扩张策略,本想抢市场份额,结果债务危机爆发,绿城排名虽升到前七,实际压力山大。
3月21日张亚东提交辞职,3月27日港交所公告,他辞任执行董事和董事会主席,中交委派刘成云接任。辞职前后,心腹异常。尚书臣先辞董秘,后失联。他是大连金普新区前管委会副主任,2019年随张亚东进绿城,任多职。
李森也失联,2019年他从中交调入,任执行总裁和党委书记,早年在吉林辽源任副市长。两人失联引发猜测,公司内部审计发现财务问题。高价拿地导致减值大,债务恶性循环。
张亚东辞职后,表面活动正常,实际规划出境。5月27日,他到香港国际机场,持飞往加拿大温哥华机票,在登机口被有关部门拦截。交谈11分钟,他被带离,未登机。媒体称是“劝返”或“精准拦截”。事件曝光后,地产圈震动。
张亚东原计划出国,但行程暴露。套现和扩张行为成调查焦点。他触及国有资产监管红线,稀释中交股权意图明显。绿城内部人事洗牌,张亚东旧部被替换。新管理层聚焦核心城市,减少风险投资。
张亚东被带离后,接受调查。6月26日,中交原董事长王彤宙被带走。中交地产原董事长李永前失联。这些连环事件指向国企反腐。绿城继任刘成云调整策略,2025上半年减值数十亿,债务仍高压,需偿还数百亿。
银行谈判延期,出售非核心资产。土地储备减少,投资审慎。销售目标下调,项目节奏放缓。公司继续运营,但股价波动。7月3日,官方刊文批评“逃逸式辞职”,指向明显。
张亚东司法进程持续,涉嫌经济问题。绿城案例成地产界典型,扩张失控致危机。行业反思,国企领域反腐加剧,多位高管落马。张亚东从政到商轨迹,以机场事件告终,留下债务遗留。绿城通过重组渐缓,但恢复市场信心需时。
事件暴露混改企业治理漏洞,职业经理人需守底线。地产结构性复苏,绿城聚焦品质,或能渡过难关。但张亚东例子证明,野心过大,后果自负。
更新时间:2025-07-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