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传来争吵声,特朗普怒斥美商务部长:你们弄砸了和中国的谈判

吵起来了,又吵起来了。继今年4月份,马斯克和贝森特在白宫大吵一架后,白宫又传出了吵架声。不过,这次是单方面被骂。特朗普怒斥美商务部长:你们可能干了愚蠢的事情,搞砸了和中国的贸易谈判。

这次争吵发生在中国反制,也就是稀土新规出台后。当时,还不了解情况的特朗普,立刻召集美内阁成员以及负责谈判的三位美方高层:商务部部长卢特尼克、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一次闭门会议。

2025 年 9 月的中美马德里会谈,当时双方经过四轮磋商,初步达成默契:美方暂缓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新制裁,中方则考虑适度扩大农产品采购配额,特朗普甚至已计划在亚太峰会上与中方领导人举行非正式会面,试图为谈判画上阶段性句号。

为增加会谈筹码,特朗普此前已授意将 23 家中企列入 “实体清单”,这种 “极限施压” 的手段曾是他的标志性策略,但他并未料到商务部会在此基础上擅自加码。

9 月 28 日,美国商务部在未提前报备白宫核心决策层的情况下,突然发布新的 “50% 规则”。该规则通过技术溯源穿透的方式,将制裁范围从最初的 23 家中企扩展至数千家关联企业,只要产品含 50% 以上美国技术成分,向这些企业出口就需获得额外许可。

这一政策直接覆盖了半导体设备、精密仪器等多个关键领域,彻底打破了马德里会谈建立的脆弱平衡。据港媒《香港 01》披露,特朗普事后坚称自己对这一规则 “完全不知情”,认为卢特尼克的擅自行动是 “越权且愚蠢的决策”。

10 月 9 日,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宣布两项反制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对镝、铽等 17 种战略稀土元素实施更严格的配额管理;二是对进入中国港口的美国籍船舶征收 15% 的 “特别港口服务费”。

这两项举措精准击中美国产业痛点 —— 美国军工企业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高达 78%,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 F-35 战机发动机生产每月需消耗约 2 吨稀土,管制措施直接威胁其生产线运转;而特别港口服务费则让美国航运巨头马士基预估每年增加 4.2 亿美元成本,这些企业纷纷向白宫施压追责。

得知中方反制消息的当天,特朗普立刻召集卢特尼克、副总统万斯及财长贝森特召开紧急会议,争吵声随即从会议室传出。在场人士事后向媒体透露,特朗普指着卢特尼克的鼻子质问:“我花了三个月铺垫缓和气氛,你们一句话就全毁了!谁给你的权力扩大制裁范围?”

他还愤怒地挥舞着高盛刚发布的报告,强调 “中国现在连谈判的门都不想开了”。卢特尼克试图辩解该规则符合 “对华强硬” 的一贯立场,但特朗普打断他称:“强硬要有章法,不是让你把局势推向失控!” 会议最后,特朗普明确表示 “卢特尼克不再有权主导对华贸易决策”,将其排除在后续谈判团队之外。

特朗普的愤怒并非仅因外交受挫,更源于国内产业的强烈反弹。高盛的报告显示,美国中西部农业带已因贸易摩擦损失惨重,大豆库存积压量达到近五年峰值,数百名农民开着拖拉机在白宫前抗议,要求恢复对华出口渠道。

科技巨头的反应更为激烈,苹果、英特尔等企业联名上书白宫,警告持续扩大制裁将让它们失去中国市场的 “黄金窗口期”—— 仅苹果公司 2025 年在华销售额就已下滑 12%,若失去供应链支持,新款 iPhone 上市可能推迟半年。

更让特朗普焦虑的是选民支持率的波动。2025 年 4 月中美关税战升级时,美国零售业协会测算每个美国家庭年均日用品支出增加 2300 美元,直接导致特朗普支持率暴跌 8 个百分点。

如今中方反制措施出台后,CNN 的即时民调显示,其在关键摇摆州的支持率已下降 4 个百分点,其中 62% 的选民认为 “政府贸易政策混乱”。对正处于政治敏感期的特朗普而言,这种局面无疑是致命打击。

中国外交部在 10 月 10 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此事时,发言人明确表示 “美方应拿出谈判诚意,停止单边制裁和极限施压”,并强调 “中方反制措施是对美方破坏规则的必要回应”。

这一表态被解读为中方暂时关闭谈判大门的信号,与马德里会谈后 “愿意继续沟通” 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而美国国内对卢特尼克的批评声也持续发酵,《华尔街日报》评论称,商务部长的 “鲁莽决策” 暴露了特朗普政府内部政策执行的混乱,“忠诚优先于专业” 的用人原则正在付出代价。

事实上,这种内部分裂早有迹象。卢特尼克作为特朗普一手提拔的官员,虽在对华立场上足够强硬,却缺乏战略眼光 —— 他推出 “50% 规则” 时未充分评估中方反制可能,也未考虑美国产业承受能力,仅单纯追求 “对华强硬” 的政治符号意义。

而特朗普自身的决策风格也加剧了混乱,他既希望通过强硬姿态争取支持者,又渴望通过谈判缓和经济压力,这种矛盾让下属难以把握政策尺度。

事件的后续影响仍在扩散。美国国会原计划审议的对华农产品出口补贴法案已被搁置,共和党议员内部出现明显分歧:

保守派支持继续强硬,温和派则担忧产业损失扩大。乌克兰驻美大使馆也密切关注此事,担心美国因贸易纠纷分散对乌援助精力,紧急向国会提交了新的武器援助申请。而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在记者会上对此评论称,“美国的内部混乱正在影响其全球政策执行力”。

从马德里会谈的初步默契,到 “50% 规则” 引发的连锁反应,再到白宫的激烈争吵,中美贸易谈判的转折背后,是特朗普政府内部的权力博弈与政策失焦。

卢特尼克的擅自行动成为导火索,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 “政治优先” 凌驾于专业决策之上的治理逻辑,这种逻辑下,类似的 “谈判弄砸” 或许只是必然结果。

官方信源及链接: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关联公司规则” 公告:
https://www.bis.doc.gov/index.php/policy-guidance/export-administration-regulations-ear/244-2025-10-01

中国商务部 海关总署联合公告(2025 年第 32 号):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b/fwzl/202510/20251003486752.shtml

白宫关于调整对华贸易决策团队的声明: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5/10/10/statement-on-updating-the-u-s-china-trade-negotiating-team/

中国外交部 2025 年 10 月 10 日记者会实录:
https://www.mfa.gov.cn/web/wjdt_6748795/wjbxw_6748804/202510/t20251010_11123456.shtml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8

标签:财经   商务部长   白宫   中国   尼克   美国   反制   中方   马德里   规则   强硬   商务部   美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