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专机离开北京后,刚飞出中俄国境线,马上降落在了海参崴

9月3日下午,当普京的专机从北京起飞时,这架俄罗斯总统专机并没有直接飞回莫斯科,而是径直飞往符拉迪沃斯托克——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海参崴。

这个举动在国际观察家眼中绝非偶然,因为第十届东方经济论坛正在这个远东重镇等待着他。

普京刚刚结束了被俄方称为"世纪之行"的四天访华之旅,马不停蹄地赶往远东,背后有着更深层的战略考量。

访华成果丰硕,能源合作成最大亮点

普京这次访华确实不同寻常,从8月31日抵达天津参加上合组织峰会,到9月3日在北京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整整四天时间里,中俄两国签署了20多份双边合作文件。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备受关注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终于有了实质性突破。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集团总裁米勒在北京宣布,俄中蒙三方签署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备忘录,涉及修建途经蒙古国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

这条管道每年将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合同期限长达30年,米勒称,这将成为"全球天然气行业规模最大、资本最密集的项目"。

除了新项目,现有合作也在升级。"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的年供气量将从380亿立方米提升至440亿立方米,远东路线天然气管道的年供气量也从100亿立方米增加到120亿立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在访华前接受采访时特别强调,中俄双边贸易额自2021年以来增长了约1000亿美元,两国间的结算"几乎已完全转向本币"。

远东开发提速,黑瞎子岛项目正式启动

普京选择在访华结束后直接前往海参崴参加东方经济论坛,绝不仅仅是行程安排的巧合。

根据俄方透露的信息,2025年东方经济论坛的签约金额预计将达到5.8万亿卢布,创下历史新高。

更重要的是,多个与中俄合作相关的重大项目正在远东地区加速推进,其中,黑瞎子岛的联合开发项目在2025年正式启动。

普京在去年11月就签署了总统令,俄罗斯政府必须自2025年起与中方联合实施黑瞎子岛的开发计划,包括在岛上新建口岸和配套的交通基础设施。

这个项目的推进速度明显加快了,今年5月,中俄双方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举行的"中俄论坛"上,详细讨论了黑瞎子岛的联合开发投资计划。

3月份,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姜笑洋,出席了"黑瞎子岛口岸建设背景下的旅游和经贸合作前景"研讨会。

按照规划,黑瞎子岛将建设成为集物流中心、科技园区于一体的综合开发区,对俄罗斯而言,这不仅能为人口稀少的远东地区注入新活力,还能通过中俄合作获得更多投资和技术支持。

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交通枢纽作用凸显

远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明显提速,卡尼库尔干公路口岸的建设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今年7月,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亲自视察这个口岸的施工现场,并当场下达死命令,要求这座口岸必须在2025年底前完工。

这个位于俄阿穆尔州、与黑河市隔江相对的口岸,自从2022年6月黑龙江大桥正式启用后,就成为了新的货运枢纽。

根据俄罗斯远东海关的数据,从开通到今年7月的三年间,经大桥通行的车辆已累计超过17万辆,日均货运量相比最初阶段增长了两倍以上。

这种增长速度让俄方都有些措手不及,早在2022年跨江大桥投入运营后,俄方就主动申请将桥梁的每日运营时长由16小时调整为24小时。

第十届东方经济论坛的主题是"远东——为和平与繁荣而合作",与往届相比,今年的论坛不仅规模更大,参与国家也更多。

除了中国派出高级别代表团参加,老挝总理、蒙古国总理等外国贵宾也将出席,与普京举行双边会谈。

论坛的经济成果同样令人瞩目,据俄罗斯专家预测,2025年东方经济论坛的签约金额可能达到5.8万亿卢布,这个数字远超往届,这些协议涉及能源、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其中相当一部分与中俄合作直接相关。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俄阿穆尔州将在本届论坛上重点展示天然气化学、物流及对华合作项目,这些项目的展示,实际上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合作做准备,随着"西伯利亚力量2号"等重大项目的推进,远东地区与中国的经贸联系将更加紧密。

地缘政治考量,战略意义深远

普京此次从北京直飞海参崴的安排,背后有着深层的地缘政治考量。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俄罗斯的"向东看"战略更加明确,远东地区不仅是俄罗斯能源出口的重要通道,更是与中国以及整个亚太地区打交道的前沿阵地。

从经济层面看,中俄贸易额已经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中国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在俄罗斯的贸易伙伴国中,俄罗斯去年位列第五,更重要的是,两国贸易结算几乎完全实现了本币化,这在国际贸易中并不多见。

要是从能源合作看,随着新协议的签署和现有项目的扩容,中国对俄能源进口占比将进一步提升,有分析认为,俄罗斯天然气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从当前的10%左右上升至20%以上。

这种深度绑定,对两国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挑战与机遇并存

当然,这种大规模合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美国专家对"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能否顺利落实表示质疑,认为价格谈判可能会成为主要障碍,毕竟,类似的"西伯利亚力量1号"项目当年也是谈判多年才最终敲定。

环境保护与开发的平衡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黑瞎子岛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环境价值,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同时推进经济开发,将是中俄双方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但从长远看,机遇远大于挑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还在持续增长。

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在现行政策框架内,中国在2050年之前的天然气消费量将继续增加,较2023年将增加30%以上。

结语

普京从北京直飞海参崴参加东方经济论坛,这个看似简单的行程安排,实际上反映了中俄关系的战略深度和远东地区的重要地位。

从"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签署,到黑瞎子岛开发项目的启动,再到各类基础设施的加速建设,远东正在成为中俄合作的新高地。

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两国经济发展,更为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注入了积极力量,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俄远东合作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6

标签:财经   海参崴   飞出   国境线   专机   北京   俄罗斯   西伯利亚   远东   黑瞎子   远东地区   天然气   中国   口岸   力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