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乏力,到底是没睡好还是身体有问题?

早晨醒来本应神清气爽,开启充满活力的一天,然而许多人却长期陷入这样一种困境:清晨被闹钟惊醒后,依然感到浑身倦怠、睡意浓重,仿佛从未休息过。这种疲倦感并非简单的“没睡够”,而是一种深层的、粘滞性的乏力,导致起床变得异常艰难。

西医视角

导致晨起疲倦的关键是睡眠问题。比如:经常熬夜、睡不够(成年人最好睡足7-9小时)、或者睡觉时打呼噜特别严重(呼吸暂停导致身体缺氧,第二天容易头痛犯困),还有像房间太亮、太吵、太热这些环境因素,都会让你睡不踏实。

其次,身体营养跟不上或者代谢出了问题也会让人感到乏力。比如:贫血(缺铁、缺维生素B12会觉得浑身没劲)、半夜血糖低(容易心慌、出冷汗),或者甲状腺功能减退(整个人代谢变慢,怕冷还容易长胖)。

另外,一些长期的健康问题也要注意,比如“慢性疲劳综合症”(持续半年以上的极度疲劳),或者某些药物副作用(比如一些安眠药,可能会让你第二天还昏昏沉沉的)

中医视角

1. 脾胃不好,湿气缠身

“脾”就像身体的“消化搬运工”,负责消化食物、运送营养和水分代谢。

如果脾虚了,水湿就排不出去,整个人会感觉身体沉重、像裹了一件湿衣服一样困重乏力;吃东西没胃口,容易腹胀,大便也不成形; 舌头变得胖大、有齿痕,舌苔又厚又腻,这就是典型的“湿气重”表现

2. 肾气亏虚,能量不足

肾被称为“先天之本”,是身体的“能量电池”,储存着根本的能量。

肾气亏虚就像电池老化,就会出现:腰膝酸软无力,站不久、走不动;记性变差、耳鸣头晕,脑子转得慢;经常手脚冰凉、夜尿多,晚上睡不踏实;一熬夜或劳累,这些症状就更明显,那是因为肾气在透支。

3. 气血两虚,全身乏力

气是身体的动力,血是滋养身体的物质基础。

如果气血两虚,就好比整个身体既缺电又缺粮,就会出现:脸色苍白或发黄、嘴唇颜色淡,看起来没气色;容易心慌、头晕,尤其蹲下站起来时眼前发黑;整天累兮兮,说话没力气,注意力难集中;这往往和长期思虑过多、营养不良或大病初愈有关。

4. 阳气虚弱,怕冷没劲

阳气就像身体里的“小太阳”,负责温暖全身、激发活力。

如果阳气不足:最典型就是特别怕冷,穿衣总比别人多,尤其后背发凉; 早晨起床难,醒了也困倦;精力差,稍微活动就累,喜欢躺着;这种现象在体质偏弱、久坐不动或者年纪较大的人中非常常见。

调理与缓解方法

1. 睡个好觉,身体才能充上电

固定作息,23:00前入睡,保证7小时以上睡眠;使用遮光窗帘,用手机放点溪流声、下雨声改善环境。

2. 吃对动好,能量自然跟着跑

饮食:早餐高蛋白(鸡蛋、酸奶),午餐补铁(红肉、菠菜),晚餐清淡且适量(防低血糖)。

运动:晨起在床上伸个懒腰、拉伸一下四肢,出门快走1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每周做满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游泳、快走、跳操,出点微汗就行。

3. 养生小妙招,传统智慧也用起来

晨起拍打胆经(大腿外侧),直到微微发热,促阳气升发

三伏天艾灸足三里、关元穴,能帮你排湿气、补阳气,冬天没那么怕冷。

4. 晨间快速唤醒,让你清爽开启一天

喝一杯温开水:空腹慢慢喝下300毫升温水,促进代谢、清理肠道

来一组深呼吸:腹式呼吸5次(吸气4秒→屏气2秒→呼气6秒),能提升血氧,让脑袋立刻清醒不少。


所以,如果总是早起疲劳,别硬扛!可以先从调整睡眠、饮食入手,如果长时间没改善,最好去看看医生,排查一下身体有没有隐藏的小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养生   乏力   清晨   身体   阳气   湿气   能量   疲劳   睡眠   气血   没劲   头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