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同被风吹散的蒲公英,家乡终究成了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或许每个人,都有一个回不去的家乡。

它不只是一个地理的坐标,一段模糊的童年,更是烙在灵魂深处的印记。它由祖辈的叹息、父母的劳作、邻里的炊烟、以及我们自己再也寻不回的乡音共同构成。我们一生都在行走,向往着诗和远方,多年后蓦然回首,却发现竟然就遗落在最初出发的地方。

我的家乡,是山东省安丘县西南山区一个名叫胡家旺的小山村。它三面环山,如同被时光小心翼翼珍藏的璞玉。我出生在一九七八年那个秋天的傍晚,在这个有着北山、南山、西山和九龙口旺的山村里,度过了我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

那时的家乡,是土坯的房子、麦秸的屋顶、报纸糊的墙;是水井旁哐当作响的挑水扁担;是昏暗煤油灯下奶奶讲的“瞎话”(故事);是深沟里倔强攀爬的爬山虎;春天漫山遍野的樱桃花,夏天水库里的尽情嬉闹,秋天西山上酸涩的野枣,冬天皑皑白雪覆盖的童话世界。

这本书,是我对那个已然远去的家乡的一次深情回望。我试图用文字,为记忆中的山村画一幅“清明上河图”,让那些消失的石门、老屋、溪流、楸树,让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乡亲玩伴,让那些“赊小鸡”的吆喝、“耍堂野”的锣声、做饭的炊烟……让所有这些独属于那个时代、那个山村的人、事、物,都能在纸页间重新活过来。

在《山村旧事》里,我记录了那些早已消失的行当与风俗;在《乡村民俗》中,我回味着传统节令里的温情与仪式;在《过年》和《走亲戚》里,我重温了物质匮乏年代里,人情往来间最浓烈的年味与亲情。而贯穿全书的主体,是我对家乡山水草木、四季风物、求学之路乃至一餐一饭的琐碎记忆。这些文字,是我从记忆的深井里,一瓢一瓢舀上来的清泉,或许浑浊,却饱含着生命的原味。

我深知,我笔下这个贫穷却热闹、艰辛却温暖的家乡,正在以不可逆转的速度老去、空寂。我们这一代人,如同被风吹散的蒲公英,纷纷在城市扎根。那个魂牵梦萦的“家”,终究成了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然而,记录本身,或许就是一种回归。谨以此书,献给我深爱的爷爷奶奶,献给胡家旺村,献给所有从乡土中国走出来,在城市与故乡之间徘徊、眷恋与思索的同代人。

离家越远,乡愁越深;离家越久,乡愁越浓。

但愿这些文字,能为您点亮一盏记忆的灯。

《回不去的家乡》(暂定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美文   蒲公英   故乡   家乡   山村   西山   乡愁   璞玉   炊烟   记忆   文字   深沟   水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