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末,国际经济与安全格局出现罕见波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发布报告显示,上半年,全球新签自贸协定数量创近十年新高,亚太区域内贸易增速领跑全球。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调查表明,超过61%的调查对象认为亚太外交竞争正成为未来十年全球地缘政治的主轴。中美两国的外交较量,在亚太地区掀起一连串“蝴蝶效应”。
6月,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密集访问东南亚多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国成为焦点。鲁比奥在吉隆坡提出,希望东盟成员国尽快与美国签署升级版贸易协定,强调美方有意通过多边贸易体系重塑亚太经济规则。
美国官方公开声明强调,亚太是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强调“印太经济框架”(IPEF)必须成为区域新秩序的基础。
东盟国家对美方表态并未统一响应。马来西亚以东盟轮值主席国身份,在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上直接指出,任何贸易政策都不能以牺牲第三方利益为代价。新加坡外交部则强调,东盟成员国必须在大国博弈中坚守战略自主,避免被动选边站队。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6月底宣布将于7月20日访美,与美方高层就关税、供应链等问题进行直接磋商。
菲律宾政府希望通过对话争取自身最大利益,同时避免直接站队。泰国政府则多次重申,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和区域稳定是亚太长期发展基础。
日本与韩国对美国单边主义策略反应强硬。日本外务省在6月公开表态,当前全球供应链高度一体化,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都将损害区域经济。
韩国贸易部公布数据,韩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在上半年同比增长10.7%,显示出韩方正在寻求更多元化的经济伙伴关系。日韩两国均积极参与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寻求摆脱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6月下旬,王毅外长率团访问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国,出席东盟中日韩(10+3)外长会和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
中国外交部发布的通稿显示,王毅在会中重申中国坚持自由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互联互通的主张,推动东盟与中国“10+1”自贸区3.0版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协议内容涵盖数字经济、绿色能源、智慧物流等新兴领域。
与会期间,王毅与日韩外长举行双边会晤。中日韩三国确认,将加快自贸协定市场准入谈判,重点突破高端制造、医疗健康、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技术壁垒。
日韩官方媒体在报道中指出,中日韩自贸区有望实现年内框架性突破,三方都希望借助区域合作分散外部贸易风险。
王毅在越南访问期间,正式向越南递交上合组织观察员邀请函。越南外交部回应称,东南亚国家高度关注区域多边合作机制,愿以开放姿态探讨参与中国主导的多边平台。印尼、泰国、老挝等国代表私下亦表达了对中国区域合作倡议的兴趣。
柬埔寨对中国自贸与投资合作方案表现出谨慎。柬埔寨政府内部多个部门正在评估加入中国主导区域经贸机制的利弊。专家分析认为,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最大诉求是平衡利益、规避风险、保持灵活性。
王毅此次访问期间,特别安排了与加拿大外长的双边会谈。会谈重点聚焦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及全球供应链安全。加拿大外长对美国近期针对加中贸易的额外关税表示担忧,提出有意“重新校准”与中国的经贸关系。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同期发布声明,强调中国愿与加拿大共享发展机遇、推动双边贸易多元化。加拿大媒体分析认为,加中关系正处于“窗口期”,双方有望在绿色能源、清洁技术、农产品等领域达成新合作。
巴西总统卢拉在6月中旬公开表示,若美国对巴西钢铁、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巴西将采取对等反击。中巴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上半年同比增长13.4%。
两国签署多项农产品、矿产资源出口协议,巴西成为中国在拉美最大贸易伙伴。巴西外交部指出,对华合作增强了巴西在国际舞台上的议价能力。
中方密集与南非、沙特、阿根廷等新兴经济体高层沟通,推动上合组织、金砖机制同“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对接。
南非总统府透露,南非正积极评估与中国在新能源、制造业、数字金融领域的合作潜力。中阿两国签署新一轮石油与基础设施投资协议,“朋友圈”加速向亚非拉多元扩展。
中国在区域合作中不断推动多边机制建设。东盟秘书处数据,上半年中国—东盟贸易额同比增长11.2%,数字贸易、绿色供应链成为合作新亮点。
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最新白皮书显示,前五个月,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总额突破2.3万亿元人民币。
上合组织秘书长在北京接受采访时指出,越南、埃及、沙特等国表达了加入上合组织的意愿,组织成员数量和区域代表性持续提升。
上合组织峰会将专设“全球数字经济与绿色转型”分论坛,推动成员国在新经济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中日韩三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持续巩固。中国工信部数据显示,三国在全球半导体、汽车、智能制造等关键产业环节的市场份额合计占比超过50%。
日韩企业近年来加大对华投资,上半年累计投资额同比增长12.3%。双方在电动汽车电池、光伏、智慧交通等领域开展联合研发项目。
美方依然试图以“关税战”为核心手段维持全球主导地位。皮尤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美国对外征收关税总额同比上升18%,亚太、拉美、欧洲均成为主要目标市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6月公布新一轮对中、对欧、对南美多国关税清单。
东盟国家普遍不愿卷入大国对抗。马来西亚重申“第三方不受损”原则,新加坡希望维持灵活外交空间,菲律宾选择保持对美沟通但不做明确承诺。
泰国和印尼不断强调多边主义与开放合作。日本、韩国、加拿大等美国传统盟友也在政策上开始倾向多元平衡。
加拿大对美国钢铝关税表达不满。日本经济产业省官员在东京公开会议上强调,日企对美出口关税压力大增,政府正研究扩大对华合作以平衡美方压力。韩国总统府发布声明,韩国将加快推进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芯片、数字贸易领域的合作谈判。
参考资料:
中国网:2025-07-14 07:12:王毅在结束出席东亚合作年度系列外长会后接受中国媒体采访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