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关于D—阿洛酮糖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标志阿洛酮糖正式获批可作为国内新食品原料。
图源:官网截图
随着健康理念的普及与提升,“控糖”逐渐成为社会广泛认同的健康趋势。自2020年11月首次受理申报以来,阿洛酮糖就被视为代糖领域的“潜力新星”。
值得注意的是,受此消息影响,代糖概念股当天大幅上涨——三元生物一度涨超17%,保龄宝、百龙创园涨停。
这个“代糖新星”究竟有着怎样的优势?又有哪些品牌在陆续进场?代糖行业是否会迎来新的变革呢?
01
“代糖新星”阿洛酮糖
作为继赤藓糖醇之后又一广受关注的新型天然代糖产品,阿洛酮糖是果糖的一种差向异构体,是在自然界存在但含量极少的一种单糖,因此也被称为稀有糖。
这种代糖热量低,相当于同等质量蔗糖的 0.3%,且甜度曲线与蔗糖更为接近,能够更好地还原蔗糖的纯正甜味。
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是因为相比其他代糖,它的安全性更高。早在 2011年,阿洛酮糖的安全性就受到美国 FDA认证,被允许作为膳食添加剂和食品配料使用。目前,阿洛酮糖已在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在内的 14个国家获得法规许可。
图源:pixabay.com
大量动物及人体试验表明,D-阿洛酮糖经过肠道后几乎不发生代谢、不产生热量,且有降低餐后血糖、控制体重、减少脂肪积累的作用。
据统计,全球阿洛酮糖的食品领域需求量占比 82%,医学和保健品领域需求量占比达到 14%。
在相关申报中,D-阿洛酮糖可作为代糖用于面包、蛋糕、馅饼、糕点、饼干等烘焙产品,以及碳酸饮料、非碳酸饮料和混合咖啡等饮料类产品,此外,还可以用于口香糖、硬糖、软糖、甜点、冷冻乳制品、酸奶、医疗食品、即食谷物等食品。
02
代糖概念股大幅上涨
政策发布后,代糖概念股大幅上涨,究其根本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国内的“网红代糖”赤藓糖醇已是一片红海,阿洛酮糖的出现成为代糖行业新的蓝海市场,被视为跳出竞争的全新砝码。
根据百龙创园年报数据,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已由2019年的 0.33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 1.7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33.26%。随着需求增大和各国获批进程加快,预计 2030年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45亿美元。
反观赤藓糖醇,据 Mysteel的数据统计,2022年全球赤藓糖醇的总需求量为 17.3万吨。然而,截至 2023年 5月底,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赤藓糖醇产能已经达到 38万吨/年,远超全球市场的实际需求。因而,赤藓糖醇行业的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下跌以及行业整合的加速,影响了行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的生存状况。
图源:pixabay.com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阿洛酮糖在安全性和应用范围与其他糖类对比有着明显优势。
同样以赤藓糖醇为例,在安全性上,2023年以前,赤藓糖醇被认为是一种安全、健康的“天然”甜味剂,备受追捧。然而,权威期刊《自然·医学》发表的一项重磅研究,指出赤藓糖醇可能会促进血栓形成,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明显增加相关。相比之下,阿洛酮糖尚未出现明确的安全性争议。
在实际应用上,阿洛酮糖在高温和酸性环境下均有较强的稳定性,可产生美拉德反应,相较之下,赤藓糖醇则不会和蛋白质发生美拉德反应,因而会影响烘焙产品的色泽和风味。
其实,早在阿洛酮糖获批之前,巨大的市场前景就吸引到众多国内企业争相布局,包括百龙创园、保龄宝、三元生物等等。
保龄宝是国内最早布局阿洛酮糖项目的企业之一,拥有近十年研发经验,具备晶体和液体阿洛酮糖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成熟,产品质量稳定。公司产品主要出口美国、韩国、墨西哥等国家,市场知名度和品牌信誉度良好。
聚焦于国内市场,微元合成可能成为“第一个吃到红利的企业”。在阿洛酮糖审批通过的当天,微元合成就成为全国首家获批的阿洛酮糖生产企业,也是唯一一家通过生物发酵工艺获批的企业。此次批准的AS10菌株直接发酵法生产阿洛酮糖技术,是国内首个采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的新食品原料获批的案例。
03
无糖饮料迎来“新代糖”
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在甜味剂所有的下游应用场景中,饮料行业成为最大的应用领域,占比高达50%。
从消费市场的实际表现来看,消费者对于“低糖”食品以及标注“无糖”“零热量”饮料的购买意愿呈现出持续上扬的态势。这种消费倾向的改变,引起了整个饮品行业的深刻变化。
近年来,以元气森林为代表的无糖气泡饮料受到消费者欢迎并快速占据饮料市场重要位置,带动众多新老饮料品牌如农夫山泉、统一、康师傅、王老吉、喜茶等跟进推出无糖饮料,而这些无糖饮料普遍使用的就是赤藓糖醇。
如今,审批通过的阿洛酮糖也为饮料行业提供了新的选择。在海外,阿洛酮糖已被众多知名品牌应用于产品中,且市场表现不俗。
例如,联合利华旗下的Liquid IV,作为美国排名第一的粉末补水品牌,于2023年推出了一款“无糖”粉状电解质饮料,成为当时同类产品中第一款大规模上市的阿洛酮糖基产品。
不过,就成本而言,赤藓糖醇相比阿洛酮糖更有优势。华西证券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阿洛酮糖的价格在2.8-3万元/吨,而赤藓糖醇的价格在1万元/吨。这就导致前者在市场推广上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情况也在逐渐得到改善。微元合成创始人、CEO刘波就表示,微元合成首创“一步发酵法生物合成工艺”,通过改造微生物菌株,让“细胞工厂”直接“吞食”葡萄糖生成阿洛酮糖。这将传统的两步反应缩减为一步,转化效率提升至80%。同时,剩余的葡萄糖被菌株代谢,彻底解决了分离难题。采用这一全新技术后,生产阿洛酮糖的成本将下探50%。
图源:微元合成
在代糖安全争议声不小的当下,阿洛酮糖不仅为品牌提供了新的选择,还为消费者的健康提供了更安全的保障。随着,阿洛酮糖的进一步发展,饮料行业对无糖饮料的革新或许也不远了。
更新时间:2025-07-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