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记者庄子莹)昨日,是第24个世界慢阻肺日。11月22日将迎来小雪节气,小雪时节气温骤降、空气干燥,让人体呼吸系统面临双重考验,尤其是慢阻肺患者,更容易出现气短、咳喘加重等症状。如何结合节气特点做好养生?慢阻肺患者在这个时节应如何加强呼吸系统的防护?记者采访了柳州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潭中院区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宋丹。
宋丹表示,小雪时节养生的核心在于“藏阳气、防寒凉、润肺燥”,顺应自然规律的养护能有效减少呼吸道不适。起居上,应遵循“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则,保证充足睡眠以固护阴精、涵养阳气。“上班族虽难完全做到,但可以尽量避免熬夜,减少阳气耗散。”宋丹提醒,外出时要做好颈肩、胸腹等关键部位的保暖,避开早晚低温时段,等太阳升起、阳气生发后再进行户外活动,慢阻肺患者尤其不宜过早出门受寒。
运动方面,小雪时节宜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的锻炼方式,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度。“切忌大汗淋漓导致阳气外泄,反而降低身体抵抗力。”宋丹说,情志调节同样重要,中医认为“肺在志为悲”,过度忧愁悲伤会导致肺气郁闭,加重呼吸道不适,建议通过听音乐、读书、与亲友交流等方式放松心情,保持情绪舒畅。
饮食上,宋丹建议遵循 “温补+润燥”兼顾的原则。“可适当食用百合、银耳、梨、蜂蜜等白色食材,中医认为白色入肺,能起到滋阴润燥的作用。”她特别提醒,雪梨等食材偏寒凉,脾胃虚弱者应在专业指导下食用,避免损伤脾胃功能;同时要减少葱姜蒜等过于辛散的食物摄入,以免耗散阳气、加重肺燥。日常补水以温水为宜,少量多次饮用,避免咖啡、浓茶等利尿饮品,防止身体水分流失。
针对慢阻肺患者的防护,“患者可通过穴位按摩增强体质,重点按摩关元穴、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穴等,这些穴位能兼顾肺、脾、肾三脏,温补元气、巩固防线。”宋丹建议,居家时要保持室内温度在18℃至22℃,湿度控制在50%至60%,避免干燥空气刺激气道;在流感高发期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外出时规范佩戴口罩。
“慢阻肺患者日常要坚持规范用药,切勿因症状暂时稳定擅自停药,同时需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宋丹提醒,若出现咳喘加重、气短明显等情况,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小雪寒浓,护肺为先,通过顺应节气变化做好科学养护,让健康人群和慢阻肺患者都安稳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来源:柳州日报)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