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月
编辑|七月
近日,董明珠发表的“海外间谍”言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后来,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央视也下场狠狠批评了她的不当言论,不止如此,记者胡锡进与众多知名博主要求董明珠为自己的不当言论公开道歉。
董明珠如此痛恨海归派,究竟是为何,不禁让人猜测,她是否之前被海归派坑过?
4月22日,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的议案,结果也不出意外,董明珠顺利当选了新一届格力电器董事长。
但是在会议发言中,董明珠一些关于用人标准的观点却引发了轩然大波,董明珠回应格力选人用人标准之时,说格力看重的是人才的思想年轻化、创新能力和责任心。
这一观点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中广泛认可的理念,然而她后续的言论却令人大跌眼镜,董明珠竟然直言:“我们在人才培养中绝不用海归派,“海归派里面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
作为一个企业的掌门人,董明珠的一举一动向来备受关注,此次关于选人用人标准中涉及对于海归群体的不当评判,更是掀起了广泛的讨论和质疑。
企业在人才选拔上有自己的偏好和考量无可非议,格力主要在国内高校选拔人才,坚持自身的用人标准或许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挂钩。
从企业运营角度看 ,在一定程度上,还在合理范畴之内。
然而,“不用海归派”“海归派里有间谍”之类的言论全然无理,毫无依据。将整个海归群体等同于“间谍”,这无疑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学成归来的海归们也为各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理念,无论是在科技领域还是金融、文化等行业,海归人才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实中,也并没有任何数据或者 普遍现象能够支撑“海归派里有间谍”这一荒谬的言论,这种无端的指责也将海归群体置于被怀疑、被歧视的境地。
该言论不仅伤害了广大海归人才的感情,也与当下国家鼓励人才多元化 ,积极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回归的理念背道而驰。
事实上,这是董明珠第二次发布这样的言论。
2022年,《南风窗》发布的一篇视频报道中,她就曾表示:“格力的一万多名研发人才全都是来自中国的高校,而不是海归。”
这时的她还为自己解释称:“我并不是说海归派不好”,但这次,却毫不掩饰的对海归派发表如此强烈并且带有偏见的言论,背后的原因不得而知。
企业拥有自己自身选人用人标准这是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体现,企业可以基于自身发展阶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人才招募和培养途径。
但企业家发表“海归派里有间谍”这样的不当言论则是另一回事,企业家作为企业的代表往往具有比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其一言一行可能会影响企业形象,甚至对大众认知产生影响。
董明珠作为格力电器极具标志性的人物,她对海归的不当定性,极有可能加深大众对于海归群体的误解,该言论会对营造开放、包容的人才发展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如今中国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人才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的关键要素,企业需要广纳贤才,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人才资源才能在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更大进步,如果企业因为自身的偏见,拒绝接纳多元化的人才,无疑会限制企业的发展视野和创新能力。
董明珠的“间谍言论”一经抛出,舆论即刻呈现两极分化之势。
有部分人认为,格力作为一家在核心技术领域有诸多成果的企业,董明珠的担忧或许是出于保护企业核心技术,防范潜在风险。
但这种观点也有网友并不买账,认为防范技术泄密、保障企业信息安全完全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强化员工保密教育,设置严格的技术保密流程等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实现,而绝非通过对某一群体进行无端猜忌和排斥来达成。
董明珠的言论也反映出了部分企业家在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竞争时,存在的过度谨慎和保守心态,但是他们忘记了在全球文化深度融合,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保守和封闭绝非其企业发展的长久之策。
企业若是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拥抱多元的人才,不断吸收借鉴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才能实现长久发展。
董明珠的“间谍言论”是对海归群体的极大冒犯,这种偏见需要被纠正,无论是企业家还是企业组织都应该摒弃这种狭隘的观念。
应该以更加包容的态度看待人才,尤其是在当前高端海外人才踊跃回归的大背景之下,为各类人才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发展机会。
董明珠的言论登上热搜后,新京报立即对其予以批评,不仅如此,一些知名大博主也要求董明珠公开就自己的言论致歉。
新京报标题称,董明珠的话简直是“背离常识”,而胡锡进则是认为董明珠的言论已经违反法律了,她违反了“就业促进法”。
一时间,董明珠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新京报的文章先给了董明珠一个甜枣肯定了她说的”格力重视人才培养,不是以年龄、资历来衡量,关键在于人才的思想想要保持年轻化,有创新能力,责任心以及敢于拼搏。”
先是予以肯定,随后却话锋一转,,怒称:“用人单位即便不招聘海归人才,也不应挑起对立情绪、乱扣帽子”。
不止如此,文章里更是称董明珠的言论是在给海归们贴标签,在当下,每年都有大量的优秀学子选择出国留学,这些学子当中绝大多数都怀揣着提升自我,报效祖国的理想。
而董明珠的言论会伤害学子们的心,进而学子们都不愿意回国,那么在需要人才之时就会无人可用。
后来,环球时报记者胡锡进对此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董明珠应该为自己的不当言论而道歉。
胡锡进在长文的最后称董明珠的管理方式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她的发言涉及到了公众利益,应该注意分寸。
实际上,董明珠的用人理念始终备受瞩目。她引领格力走向辉煌,外界也一贯认为其用人策略乃成功之关键所在。
此次有关海归派的言论,又使她的用人标准被推至风口浪尖。这既引发企业管理者对人才选拔的思考,也在求职者群体中激起讨论,不同观点碰撞,让用人标准的讨论热度不断攀升。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4-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