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宝鉴 | “低能量”状态缠身?中医教你轻松“充电”!

【杏林宝鉴】乳房健康不仅仅是美,是爱,更是生命的源泉。乳房是伟大的,同时也是脆弱的。呵护乳房,关爱女性不仅仅是医学工作者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宣岐黄之道,传杏林之义,从名家医案、专方妙法到养生保健、乳病科普,向你娓娓道来。

医学指导

本期作者

清晨闹钟响起,身体却像被胶水粘在床上,挣扎着不愿离开;工作稍一加量,便觉得倦怠乏力,仿佛力气被瞬间抽空;情绪莫名低落,像蒙上了一层灰雾;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绪像断了线的风筝飘忽不定…… 这些现代人频频遭遇的“电量不足”的警报,在中医眼中并非简单的疲劳,而是我们的身体能量系统——气血运行与储备发出的“低能量”提示信号。

别担心,中医宝库里有的是“充电”妙招!今天,我们就通过最贴近生活的简便廉验的方法,帮你把亏空的“电量”稳稳地补回来。

中医眼里的“低能量”状态是咋回事?

中医讲的“能量”,其实就是“气”和“血”。气像身体里的“动力机”,负责推动血液运行、让器官干活;血像“燃料”,给身体供能、滋养器官。这两个要是出了问题,人就容易“没电”。

“气血虚”——能量“原料”不够了

“气”不够,就像汽车发动机马力不足,哪怕油箱有油,也跑不起来;血不足,就像汽车油箱里的油不够了,哪怕发动机马力再足,也跑不了多远。

01

☹怎么判断自己可能气血虚?

除了累、没力气,还可能有这些表现:说话声音小、总爱叹气,稍微活动就出汗(不是运动后的热汗,是那种轻轻活动就从额头、前胸、后背渗出来的虚汗),吃饭没胃口,大便偏稀、不成形,舌头颜色淡淡的,边上可能还有牙齿印。总觉得头晕、脸色偏白(甚至有点发黄);手脚常常是凉的,冬天更明显;月经可能量少、颜色浅,来的时候整个人没力气。

02

☹为啥会气血虚?

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一点点“耗”掉气血;生完孩子、做完手术后没好好调养,气血来不及“补回来”;还有人节食减肥、挑食,吃进去的营养不够,气血“造不出来”;或者总喝冰饮、吃生冷的东西,把脾胃“冻得没力气”——脾胃可是生产气血的“工厂”,工厂偷懒,气血自然就跟不上了。

“气血瘀滞”——能量“管道”堵了

就算气和血本身够多,但如果运送它们的“通道”堵了,能量送不到全身,也会觉得累。

03

☹怎么判断可能是气血瘀滞?

这种累往往是“局部的”,比如脖子发紧、肩膀沉,或者腰后背像背了块石头,按一按会觉得舒服点;平时容易心烦、脾气急,月经期间可能有血块、肚子胀;舌头颜色偏暗,甚至能看到瘀点,舌底看到迂曲紫黑的“蚯蚓”。

04

☹为啥会瘀滞?

对于上班族来说,久坐不动是“头号杀手”——上班坐8小时,下班瘫在沙发上,气血在身体里“走不动”,慢慢就堆在一处“堵车”;总生闷气、憋心事也会让“气”卡住,气一堵,血也跟着“走不动”;天冷穿得少、受凉了,气血会像遇到冰冷的水管一样,流动变慢,都可能“走不动”。

“不花钱”的调理法,帮你给能量“充值”

中医调“低能量”,不用吃药打针,从生活习惯入手,把“厨房”叫醒、把“管道”疏通,能量自然就回来啦。

01⏰ 吃好“三顿饭”——让脾胃“好好上班”

适合:没胃口、吃了胀、大便不正常的人。

关键不是吃多好,而是“让脾胃舒服”:

早餐要“暖”:早上别喝冰牛奶、吃凉面包,换成热粥、热面条,加个煮鸡蛋,让脾胃“慢慢醒过来”(就像人起床要伸懒腰,脾胃也需要“热身”)。

吃饭要“慢”:每口嚼15下再咽(别小看这个动作,能帮脾胃省一半力气),吃到七分饱就停(觉得“还能再吃两口”的时候,就放下筷子)。

避开“脾胃杀手”:冰饮、凉菜、油炸食品(像给脾胃泼冷水、加负担),晚上9点后尽量别吃难消化食物(让脾胃按时“下班休息”)。

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吃饭香了”,肚子不胀了,身上慢慢有劲儿了。

02⏰ 每天“拍八虚”——给能量“清通道”

适合:如果总觉得脖子紧、肩膀沉,或者心里闷得慌、浑身发僵,可能是气血在身体的“拐弯处”堵了。中医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叫“拍八虚”,“虚”就是身体容易淤积气血的“薄弱点”,比如腋下、肘窝、胯窝这些地方,轻轻拍打就能帮气血“松松绑”,让能量通道变畅顺。

拍八虚的4个关键部位和动作要领(每天5分钟就行):

1.拍腋下——疏解“心里的堵”

心经的循行经过腋下,肝经和胆经经过肋骨两侧,爱生闷气的人,这里容易淤堵,摸起来可能有点疼。

动作:站着或坐着,抬起一侧手臂,露出腋下,用另一只手的手掌(空心掌更好,别用蛮力)轻轻拍打腋下及周围,左右各拍30下,力度以“有点酸胀但不疼”为宜。

2.拍肘窝——疏通“上半身的淤”

肘窝是心经、肺经的“出口”,上火、嗓子干、肩膀紧的人,这里容易有淤堵。

动作:胳膊伸直,手掌向上,用另一只手的手掌拍打肘窝内侧(避开骨头),左右各拍30下。拍的时候皮肤可能会有点发红,甚至出点小红点,都是正常的,别担心。

3.拍腹股沟——活通“下半身的气”

腹股沟是脾经、肝经经过的地方,久坐、月经不畅的人,这里容易淤堵,摸起来可能发紧。

动作:站立时双腿分开与肩同宽,用手掌拍打大腿根内侧的腹股沟(别太用力,避免疼),左右各拍30下。拍的时候能感觉到震动传到小腹,拍完会觉得肚子暖暖的,走路也轻快些。

4.拍腘窝(膝盖弯)——缓解“腰腿的沉”

腘窝是膀胱经的“关卡”,腰沉、膝盖酸、小腿胀的人,这里容易淤堵。

动作:站立时双脚分开,微微屈膝,露出膝盖后方的腘窝,用手掌轻轻拍打,左右各拍30下。力度别太大,以“舒服的震动感”为主。

03⏰ 睡前“揉5分钟肚子”——帮能量“晚上充电”

适合:睡不好、肚子胀、大便不规律的人。

方法:睡前平躺,双手叠在一起(手心贴肚子),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慢慢揉(就像给肚子“打圈按摩”),力度不用太重(能感觉到皮肤在动就行),揉5分钟。

中医说“腹软则身轻”,肚子揉软了,能量可顺着“通道”流遍全身,不光睡得香,第二天起来也不会觉得“累得没缓过来”。

其实,“低能量”是身体在提醒:你透支太多啦!与其急着吃补品,不如先好好吃饭、活动身体,让脾胃运转起来。当能量自然流动,你会发现——原来不那么累的感觉,倍儿舒服呀!

初审 | 李蕴淇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养生   能量   中医   状态   轻松   气血   脾胃   肘窝   身体   腋下   肚子   动作   血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