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的日本解释——空心化的日本斗士精神

3、一以贯之的日本解释——空心化的日本斗士精神

近现代史上的日本是非西方世界中的一大异数,无疑足以吸引全世界人的目光,因此研究日本问题的人已有很多。在日本自己,不同的时期有《武士道》、《日本为什么成功》、《下流社会》等著作。在中国,谈论日本问题的零散文字有很多很多,但系统化的研究却比较少,但也早在1928年便有戴季陶的《日本论》出现,近年则有程万军的《看透日本》等。在美国,则有《菊与刀》、《日本第一》、《日本还是第一吗》等著作。

我们现在来研究日本,不仅要提出新问题,还需要有新方法,能够得出新结论,否则不如闭口不谈。

我们的新方法便是有限哲学。

按照有限哲学的系统化思维,我们需要给纵向的日本和横向的日本一个统一的解释,即圣人所谓“一以贯之”。我们的研究结果,是把日本文化的内核定义为斗士精神,这是一种一心想要超过他人胜过他人的意志力。

按照有限哲学的文化观念,核心文化精神乃是一个社会群体面向生产生活事务的基本态度,即先师梁漱溟所谓“生活的样法”。文化精神从根本上是面向自己的,但日本精神却明显是面向他人的,是世界文化之林中的一大异数。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日本文化乃是一种空心文化。

空心文化的定义,并非故意要说日本“无文化”。《道德经》上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当中国的洋务运动苦于“体用一也”而不能“中体西用”之时,空心文化的日本却没有类似的体用束缚,而能通过“和魂洋才”迅速取得西化的成功。但也正由其空心文化的本质,其所用西方文化终究具有表面化的特性,令日本人无法真正深进,从而无法真正超越西方而成就“日本第一”。当斗士精神失去天时后,日本的失落也就不可避免。

具有空心特点的日本斗士精神,乃可以让我们既解释日本为什么成功,又解释日本为什么失落,并以此明确日本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9

标签:历史   日本   斗士   精神   文化   哲学   道德经   中国   新方法   户牖   著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