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滩年会上,前美国财长鲁宾和北大黄益平的对话,把美国加关税的真实影响说透了。
高盛之前做过研究,这些关税的成本里,有82%其实是美国人自己承担的,不管是消费者买东西涨价,还是企业扛成本,都没绕开。
不过有专家指出美国现在是把AI当成了救命稻草,所以英伟达才敢砸1000亿美元,中国这边早在AI里留了后手,做足了准备。

说句实在话,美国经济现在就是“表面光溜内里全是窟窿”。先说说特朗普最得意的关税牌,简直是给自己人下套。
他一直吹“关税让中国掏钱”,可鲁宾直接戳破了窗户纸:高盛算过,关税成本里82%都是美国人自己扛。
这玩意儿本质就是“累退税”,说白了就是赚得少的人,反而要拿出更大比例的钱交税。
你知道有多离谱吗?有美国消费者从澳大利亚买两件衬衫才花134美元,结果关税账单高达213美元,比衣服本身还贵。
洛杉矶沃尔玛里的香蕉,现在都涨到54美分一磅了,家具、玩具这些受关税影响的商品,价格涨得比火箭还快。
不过好在有转机,10月26日中美在吉隆坡谈出了点头绪,美方明确说“不再考虑加征100%关税”,还想延长关税暂停期。
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之前的关税牌实在打不动了,再打下去美国老百姓的钱包就要见底了,耶鲁大学算过,2025年关税得让每个美国家庭平均多花2800美元呢。

关税的坑还没填,财政的雷又要炸了。美国2025财年赤字降到1.775万亿美元,看着像降了,其实全靠1950亿关税收入撑门面。
鲁宾早就警告,特朗普搞的《大而美法案》一出台,财政状况肯定得恶化,而且长期这么欠债,早晚得爆雷。
现在美国联邦政府75%的支出都用在福利和利息上,想省钱没空间,想增税又怕得罪人,这日子简直是拆东墙补西墙。
更头疼的是美联储,现在市场猜它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都飙到99.5%了。
可问题是,降息能救经济,但通胀风险又压不住,6月美国核心CPI都涨到2.9%了,家用电器价格环比暴涨1.9%。
鲍威尔也是难,一边要顶住特朗普的施压,一边还得平衡经济和通胀,这活儿简直是在刀尖上跳舞。
你发现没,最要命的还是“政策跟翻书似的”。鲁宾说现在美国政策全看领导人的心情,企业老板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刷社交媒体猜政策。
这种朝令夕改的状态,谁还敢安心投资扩产?

从另一个角度看,AI现在成了打破僵局的关键筹码,只是这筹码里藏着机遇也藏着风险。
鲁宾算得特别明白:美国上半年GDP增速看着有1.6%,可要是把AI和数据中心的投资刨出去,直接就跌到0.1%了。
说白了,现在美国经济全靠AI“续命”。
所以英伟达才敢砸1000亿美元给OpenAI,建10吉瓦的数据中心,就是想把AI算力的制高点抢到手。
福特工厂更明显,2000年的时候机器人占比才15%,现在都飙到70%了,这趋势谁也挡不住。

但中国也没闲着,根本不是美国想卡就能卡住的。
商汤和寒武纪刚签了战略合作,专门琢磨AI软硬件怎么搭配更给力;华为的昇腾芯片在国内抢份额,不少地方都开始用它替代英伟达的产品。
鲁宾说得实在:就算美方拼命限制,中国早晚能突破技术目标,毕竟咱的技术创新能力摆在这儿,合作才是双赢的路。
现在中美在AI赛道上算是各有侧重:美国盯着通用人工智能(AGI)猛冲,中国则在产业应用上发力,比如工厂里的机器人、日常生活里的智能服务。
要是能打开门交流技术,比互相卡脖子强多了,毕竟AI这东西,越合作越能搞明白怎么管,越较劲越容易出风险。
可风险确实不少,最让人揪心的就是就业。
普林斯顿的研究说,美国制造业岗位可能得减员20%,好莱坞去年15万从业者,今年就剩10万了。
鲁宾最着急的是,美国至今没拿出像样的政策应对这事儿,就像当年全球化让蓝领失业,政府啥也没干一样。
现在AI来了,这问题只会更严重,要是再不管,早晚得引发大麻烦。
不过也有专家说,不用太焦虑,就像当年计算机取代了“人工计算员”,但催生出了“码农”一样,AI说不定也能造出新岗位,关键是得有政策托底。

美国经济现在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关税坑了老百姓的钱包,债务埋了未来的隐患,也就AI能当个救命稻草。
吉隆坡谈判的共识算是个好苗头,毕竟AI革命、气候变化这些事儿,光靠一个国家根本扛不动。
说白了,别再搞零和博弈了,打开门做生意,一起把AI的规矩立好,才是真聪明。
要是还抱着“我不好过也不让你好过”的心思,最后只会两败俱伤,毕竟全球化的盘子里,没有谁能独善其身。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