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百般请求,中方终于采购美豆,黄仁勋直言不讳:损失比中国更大

近期,国际舞台上两则看似不相关的消息,却共同勾勒出中美博弈新阶段的清晰轮廓。

一则是中国企业中粮集团在沉寂许久后,小批量采购了18万吨美国大豆;另一则是芯片巨头英伟达的创始人黄仁勋,罕见地公开批评美国对华技术封锁政策,直言此举对美国的伤害远超中国。

这两件事,一件发生在关乎国计民生的农产品贸易领域,另一件则触及科技竞争的最前沿,它们如同两面镜子,映照出美国“极限施压”战略的失灵与反噬,也清晰地表明,无论是贸易谈判还是科技竞争,美国单方面发号施令的时代正悄然落幕,要想继续打交道,就必须学着适应和尊重中国的规矩。

一粒大豆的博弈

当中粮集团采购18万吨美国大豆的消息传出时,外界的第一反应是,中美之间那动辄千万吨级别的大豆贸易是否要回来了?

然而,冷静分析后不难发现,这笔订单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其实际的商业价值。

相较于中国去年超过两千万吨的美国大豆进口量,这18万吨不过是九牛一毛。

这次采购的时机选择堪称精妙。

这次采购发生在中美双方刚刚结束新一轮经贸磋商,美方明确表示不再加征新关税,甚至特朗普本人也对外放风,考虑将此前加征的关税减半之后。

这表明,是美方首先释放了缓和信号,中方才相应地给出了一个善意回应。

这完美诠释了中国外交中“有来有往”的原则——合作的大门可以打开,但前提是你必须先收起挥舞的“大棒”。

这标志着特朗普政府一度奉为圭臬的“极限施压”策略,在现实面前撞了南墙。

过去,美方习惯于一边威胁要加征高额关税,一边要求中国无条件让步。

但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这种做法行不通。

通过大幅减少甚至暂停采购美国大豆,中国精准地击中了作为特朗普重要票仓的美国农业带。

当美国豆农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价格暴跌的大豆而焦急万分时,这股压力最终会传导至华盛顿。小小一粒大豆,就这样难倒了这位自诩权力最大的男人。

因此,中方此次松口,更像是在给美国一个台阶下,同时也是在给其“立规矩”。

这个规矩就是:要想谈,就必须拿出诚意,放弃单边主义的霸凌行径;要想合作,就必须建立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之上。

中方以极小的采购量,既满足了国内的部分需求——毕竟在美国大豆滞销、价格处于低位时出手,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又清晰地向美方传递了信号:大豆这张牌,我们还稳稳地握在手里,何时大规模加码,完全取决于美方的后续行动。

甚至在特朗普试图将芬太尼问题与关税挂钩的政治炒作中,中国的立场也同样坚定。

中国早已是全球禁毒最严格的国家之一,并对芬太尼类物质实行了“整类列管”,远超美国标准。

外交部的回应一针见血:“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美国自己负责解决。”

这再次表明,中国愿意在人道主义层面合作,但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政治讹诈。

从大豆到禁毒,中国正在用行动告诉世界,任何对话都必须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单方面的施压与胁迫,只会让事情走向反面。

黄仁勋的“怨言”

如果说大豆贸易的博弈揭示了美国在传统经贸领域的窘境,那么英伟达CEO黄仁勋的公开抱怨,则撕开了美国在尖端科技领域“技术霸权”外衣下的脆弱内核。

曾几何时,英伟达在中国高端AI芯片市场占据着超过95%的地位,风光无限。

然而,华盛顿的一纸禁令,让这一切戛然而止。

黄仁勋坦言,英伟达几乎失去了整个中国大陆市场,预计将因此损失高达80亿美元的潜在收入,更有价值45亿美元的高端芯片积压在仓库里无人问津。

最新财报也印证了这一点,公司近十年来首次出现连续两个季度的业绩下滑。这种切肤之痛,让这位商界巨子不得不站出来,对自家政府的政策提出异议。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本想通过技术封锁扼住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咽喉,结果却无意中扮演了中国自主芯片产业“最佳催化剂”的角色。

英伟达被迫退出留下的巨大市场真空,迅速被本土企业填补。

华为的昇腾910B芯片性能已经可以对标英伟达的A100,市场份额飙升。

这种由外部压力催生出的内生动力,正推动中国加速构建从芯片设计、制造(中芯国际已实现7纳米工艺量产)、封测到软件生态的完整自主产业链。

黄仁勋看得比华盛顿的政客们更清楚:企业最怕的不是竞争,而是被剥夺竞争的资格,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手在自己曾经主导的市场上茁壮成长。

他警告说,一旦中国彻底实现技术突破,那么美国失去的将不仅仅是一个市场,而是在未来全球科技格局中的主导地位。

这种“自损”效应并不仅限于英伟达。

高通、英特尔等一众美国科技巨头,都在为失去中国市场而承受着巨大的营收压力。

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美国的“小院高墙”政策正在瓦解其亲手建立的全球化产业链。

当美国强行切断对华技术输出时,韩国、荷兰、日本等产业链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都在想方设法绕开管制,继续与中国合作。

全球市场的力量,正在侵蚀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的根基。

无论是特朗普政府在大豆问题上的被迫转向,还是黄仁勋对芯片禁令的无奈抱怨,都指向了同一个事实:

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试图通过封锁和打压来维持霸权的做法,都注定是徒劳的。

中国庞大的市场本身就是一种无法忽视的力量。

美国如果不能摒弃过时的冷战思维,学会以平等的姿态与中国打交道,那么最终被束缚手脚、被市场边缘化的,只会是它自己。

黄仁勋的警告,既是对特朗普政府的提醒,也可能是对美国未来命运的一声预言。

参考资料:

中国在本收获季首次从美国购买大豆,中方回应——观察者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1

标签:科技   直言不讳   中方   中国   损失   采购   美国   大豆   英伟   芯片   芬太尼   市场   美方   华盛顿   中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