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写了抗战末期,西南联大教授冯友兰在动员学生从军时说,抗战七年来上战场的都是老百姓,现在也该你们了。
没想到留言真热闹,像捅了马蜂窝。
先是有人调侃,冯友兰为什么不带头去从军,这话有意思,不知是咋想出来的 ,国民党青年军征兵年龄是18~35岁,冯友兰已经50了,老头上战场冲锋陷阵,让兵役适龄青年一边看着,好精致的创意。
还有一大票人,不知为什么,好像被冯友兰这句话刺着了,要么对冯友兰开骂,要么说冯友兰在胡说,举的最多的例子是国民党飞行员,说第一批飞行员都是“贵族子弟,都打光了”,愤愤不平,一副特别占理的样子。
可惜,只要稍微了解点历史,就知道冯友兰表达的意思,不是个人看法,而是当时的现实,蒋介石可比他说的有劲多了:
看看,老蒋直接把东亚病夫的责任都落实在文人身上了,诸位脆弱的小心脏,是不是更受不了啊!
要是这都受不了,老蒋还有更不好听的呢:苟且偷安贪生怕死,以社会上的特殊分子自居:
这么一比,冯友兰的话听着,是不是如沐春风啊。梅贻琦也是著名教授吧,在做动员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你们现在都在谈民主,民主的前提是承担国民的义务,不能一半人享受民主,一半人去承担义务。这句,比冯友兰的更不耐听吧。
抗战七年来全是老百姓在牺牲,本来就是当时社会的共识,要是不爱听教授们的提醒,那就看看国民党高层的动员文件,这份国民党中宣部的《关于发动青年从军宣传要点代电》,用词更准确:
你看,你们骂冯友兰何来,凭冯友兰一句话就能让不愿当兵的学生去当兵?那不是笑话吗。
一句“抗战以来,服兵役者大都为劳苦农民,知识青年置身战争圈外,不是懦弱,就是逃避责任,此不仅为青年耻辱,更为国家耻辱”,官方说的都这么直白了,你们还拿民国空军飞行员举例子,难道老蒋和国民党军政大员,都不知道飞行员是军人?谁搞错了。
可笑之处在于,蒋介石和国民政府说的从军,在1944年是有特定含义的,青年军征召的是士兵,不是军官,不忿们却跑题了。人家描述城门楼上看飞燕,你在嘀咕乡村集市卖鞋垫,牛头不对马嘴。
空军飞行员是军官还是士兵?这个基本概念,是有啊,还是没有?
国民党的军官和士兵能一样吗?军官按月拿钱,那叫薪,士兵按月拿钱,那叫饷,薪按时发,饷不定时,也不定量,要看长官的心情。发薪的可以随意打人,拿饷的随时挨打。
如果只是说知识青年从军,抗战期间有的是,七七事变后大量平津流亡学生参加八路和西北军29军,也涌入各类地方武装,连孙殿英的部队里都有不少。中央军里不多 ,那是因为平津附近没有中央军,《何梅协定》的结果。
要是认为从军就是去当军官,根本不用拿空军举例,民国中央军校也就是黄埔,每年都在招生,生源哪来的?都是具备中等以上学历的知识青年,搞清楚,青年军招的是士兵,不是军官,蒋介石的原话就是“让你们去做冲锋陷阵的战斗列兵。”
如果还看不懂,兵役二字总认识吧,办兵役的能到黄埔军校里去招兵吗?考上军校已经就是军人了,还服什么兵役?能拿空军飞行员为例证明知识青年不当兵的说法不对?要说脑子这玩意儿,真是个好东西。
大后方的学生,因为《兵役法》规定大中学生免征或缓征,所以青年军征兵才需要下大力气动员,当空军飞行员不用动员,报名的多的是,空军待遇高,名额少。
从服役规模上说,空军招收的几千知识青年,能和上千万的农民壮丁相比吗?特别是豫湘桂大溃败之后,国民党急需补充损失掉的五六十万兵员,随着美援武器的到来,想用知识青年来编组新军接收装备。此时最迫切的问题不是别的,是国民党陆军守不住国土,把中美空军基地丢了个一塌糊涂。随着美军占领马里亚纳群岛,B25轰炸机不再需要以中国大陆为基地。最基本的兵种步兵,才是此时国民党军的整军重点。
抗战初期,国民党的空军很弱小,台湾有个专门研究抗战空军的国民党航空军医何邦立,写了一本《笕桥精神-空军抗战初期血泪史》,他以战时参战军官的经历,对官方战史详细考证,给出的数字都是非常严谨的。笕桥航校1932年成立后每年招100人,前后共七期,到七七事变前完成训练的共有500多人,空军能用来作战的飞机只有166架。
至于买飞机的巨款被航空委的什么人挪到个人账户里没有,那就另说了。
这么点飞机会把500多飞行员打光?空中被击中,是飞机跳伞还是飞行员跳伞,人机哪个空战生存率大,还有个谱没有。再说,培养飞行员的又不是只有中央航校,其他像南苑航校,广东空军,广西空军等等还有华侨飞行员,都是抗战爆发时空军的空勤骨干,高志航就是留法学飞行的。
抗战初期非常有名、曾经飞到日本撒传单的“马丁机征日八勇士”中,苏光华、吴积冲、雷天眷、佟彦博都不是在抗战初期作战阵亡,而是在1940年后陆续死于飞行事故,队长徐焕生后来在台湾官至上将,蒋绍禹、陈光斗是中将,刘荣光1999年还回过大陆观光。
抗战爆发后前5个月,总共损失了多少飞行员,何邦立提供了一份名单:
119人,这叫初期飞行员打光了?卖惨党们每一次把活人说死,都在抹杀和贬低抗战官兵的功绩,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初期飞行员都打光了,后边的空战还打不打,苏联援助的战机谁来接?高志航就是在接苏联新机后牺牲于周家口机场。他所带领的四大队,之后继续参加历次空战,如果全打光了,台儿庄战役,武汉三次空战大捷还有没有中国空军的战绩?撤到四川后的战绩还算不算?把活人说死那叫缺德知道吗。在蒋介石和国民党军队眼里,空军的这点力量和陆军需要的数百万兵员比较起来,能比吗?不要说空军飞行员,就是战时组织的大批战地服务团,以及美军到来后招收的数千译员,都不能代表知识青年从军的动员程度,战地服务团是地方组织,英语译员数量有限,即使是1943年大量补充驻印军技术兵的从军学生,算上留在国内的也不过1万多人,这些都和十万青年十万军不是一回事,1943年的学生从军只是作为驻印军和国内部队的补充兵员,没有青年军的那些特殊待遇,但这部分学生兵是参战过的,因为编入的是驻印军作战部队,而专指青年军九个师的十万青年十万军,没向日军开过一枪,就没上前线,开什么枪抗战的主力就是农民子弟,这个不能糊弄,也都别来抢,正面战场上,注意说的就是国民党所主导的正面战场,首先要纪念的应该是大量基层官兵,他们才是主力,其中包括被绳捆索绑虐死于道的大量壮丁。国民党的兵役烂到什么地步,蒋介石亲临虐待壮丁现场,对着兵役署长程泽润劈头就是一顿手杖,打的该中将满头是血,命令把他和壮丁关在一起,让他也体验体验绑在黑屋里屎尿横流的滋味,然后不听任何人的劝,执意把程给毙了。这时的蒋介石为啥这么大的火,正头大着呢,豫湘作战一败涂地,罗斯福让他把军队指挥权交给史迪威,史迪威说要把美援装备分拨给八路军一部分。国民党军官根本不把壮丁当人,引发程泽润案的这个团,各级军官之坏,连军法部门都不想再多费手续。这个运输二十九团团长钟士铮,不仅克扣军饷,连同军粮军服药品一概不放过,事发时士兵已经一年没发饷,虐死的新兵“随意抛尸荒野,其残酷毫无人性”,军法总监何成浚的日记写道:审判长、审判官、法官均主张将案内团长、连长、排长、两班长一律处以极刑,杀之不足惜也。
抗战是这些人打的!难道正面战场最该纪念的不是他们?
壮丁被虐死于道的,是打着抗日的名义抓来的,侥幸不死补充到部队,又是在拙劣无能的军事指挥下流血牺牲的,八年中拿败仗撑下正面战场的,不是什么这名将那名将,而是这些农民子弟。
国民党军政部可是有征兵数字的,八年抗战,国民政府总计征兵1405万,抗战初期国民党兵力是200多万,累计作战伤亡330多万,抗战胜利时总兵力是420多万,这里就不精确到实际位数了,可以算一下,征兵数减去伤亡数,减去兵力增长数,再减去50多万投敌的,想想剩下的壮丁都到哪儿去了?被虐死于道的至少在数百万,这还是最保守的估算。
有人一听上战场的都是农民,知识青年没光环,马上就跟怎么了一样了,别没事把自己代入民国,1949年全国有80%人口都是文盲。要说农民,几代以前,谁家不是农民,说不定有些人家里从秦朝就是农民,到了新中国才有学可上,书念的多了,就把怎么脱盲忘了,一说民国知识青年,代入感莫名其妙地高涨,真穿越回去,有你的座儿吗。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