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铜仁疾控】
中秋佳节临近,
各种月饼凭空出世。
这样的氛围!!!
让人觉着不吃上几口都对不起这节日。
但月饼好吃,
却不是人人都能随便吃。
为了健康圆满过中秋,
那么如何选购与食用月饼,
我们需要分四步走。
01
月饼购买注意事项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月饼时应选择大型超市、知名品牌专卖店或官方授权电商平台,避免购买“三无产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正规产品包装上会清晰标注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营养成分表等信息。
查看生产日期与保质期:月饼属于保质期较短的食品,尤其是散装月饼和冰皮月饼,需注意生产日期是否新鲜,避免购买临近过期或已过期的产品。不同种类月饼保质期不同,一般广式、苏式、滇式月饼保质期在1-2个月,冰皮月饼需冷藏,保质期较短,通常为15-30天。
关注配料表与营养成分:通过配料表了解月饼的原料,优先选择添加剂少、成分简单的产品。同时查看营养成分表,注意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对于需要控制热量和糖分摄入的人群,可选择低糖、低油品种。
检查包装是否完好:购买时注意包装是否密封完好,无破损、漏气现象。散装月饼要观察外观,表面应无霉点、无异味,形态完整。
按需购买,避免浪费:月饼属于高糖、高脂食品,不宜过量食用,建议根据家庭人数和食用量合理购买,避免因囤积过多导致过期浪费。
02
掌握热量计算秘诀
查看营养成分表:重点关注“能量”这列数据,1854千焦(kJ)每100(g),或者营养素参考值NRV%为22%。
计算能量:根据能量换算公式,4.18千焦=1千卡(kcal)因此,1854千焦÷4.18千焦≈444千卡(kcal),由以上计算可知,100g该月饼的热量是444千卡。
查看月饼重量:从这里可以知道,这盒月饼里面,1个月饼的重量是162.5克。那么结合上面算出来的每100g月饼的热量为444千卡,可以算出:1个月饼的热量=444kcal/100g×162.5g≈721.5千卡(kcal)如果我们一碗米饭按200克计,200克熟米饭的热量约为232千卡(kcal),162.5克月饼的能量就相当于3碗米饭了!!!
(该步骤参考来源为:佛山市三水区疾病防治所)
03
月饼食用注意事项
控制食用量:上一步以双黄纯白莲蓉月饼为例计算热量知道月饼热量较高,市场上大概每100克月饼约含300-700千卡热量,相当于 2-3 碗米饭。建议每次食用不超过1/4个,每天不超过1个,避免因过量摄入导致肥胖、血糖升高等问题。
合理搭配饮食:吃月饼时可搭配茶水或淡咖啡,既能解腻,又有助于消化。避免与高糖、高脂食物(如蛋糕、油炸食品)同时食用,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注意食用时间:最好在两餐之间食用月饼,避免空腹或餐后立即吃,以免刺激肠胃。早餐时也可少量食用,但需搭配蔬菜、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平衡营养。
正确储存月饼:不同月饼储存方式不同,常温月饼可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需要冷藏的月饼(如冰皮、鲜肉月饼)应放入冰箱冷藏,食用前提前取出回温,口感更佳。开封后的月饼需密封保存,尽快食用完毕,防止变质。
加热食用有讲究:部分月饼加热后风味更佳,如鲜肉月饼、火腿月饼可放入烤箱或微波炉加热 10-15 秒,外皮会更酥脆;但冰皮月饼、流心月饼不宜加热,以免影响口感和形态。
04
健康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月饼含糖量高,尤其是传统莲蓉、豆沙月饼,易导致血糖急剧升高。即使某些商家推出“无糖”或“低糖”月饼,只是没有添加蔗糖,而是用麦芽糖醇、木糖醇等代糖,貌似看起来健康,其实碳水照样高。月饼的面皮、馅料大多都含有大量淀粉和油脂,这些进入体内后会迅速转化为葡萄糖,引发血糖飙升。所以,糖尿病患者应慎重食用月饼。
高血脂、高血压患者:月饼不仅高糖,还高脂、高钠,吃多了会造成水钠潴留,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尤其油脂含量高的月饼(尤其是火腿月饼、蛋黄月饼、五仁月饼)是升压推手。对有动脉硬化、心绞痛、脑供血不足的人群来说,这不是“吃撑”,而是“吃险”。节日期间因暴饮暴食月饼诱发心梗、脑梗的病例,并不少见。
肥胖人群:月饼热量高,容易导致体重增加,应严格控制食用量,选择低糖、低油的月饼,且食用后适当增加运动量,消耗多余热量。
肠胃功能较弱者:月饼不易消化,老人、儿童及肠胃功能差的人群过量食用易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建议每次食用少量(1/4 个以内),选择口感松软的月饼(如广式月饼),避免食用冰皮月饼等生冷食物。
肝胆疾病患者:月饼中的高脂肪、高糖分会加重肝胆负担,诱发不适。肝炎、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尤其避免食用蛋黄月饼、肉类月饼。
对特定成分过敏者:部分月饼含有坚果(如五仁月饼)、芝麻、乳制品等过敏原,对这些成分过敏的人群需仔细查看配料表,避免误食引发过敏反应。
结束语:
中秋是团圆的节日,吃月饼是传统习俗,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大家健康选购和食用月饼。在此,提前祝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团圆!
供稿:健康教育科张威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