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粟裕挨到错误批判,妻子坦言:除了这个人,鬼都不上我家的门

1958年,粟裕遭受错误批判,被解除总参谋长职务,“下放”到军事科学院工作,自从再也无法接触军队工作。

按照将粟裕“斗倒斗臭”的原则,被粟裕的“错误”传达到军队团一级和地方地委一级,基层的军政干部都不敢接近粟裕。

面对屈辱的批判,粟裕连续作了8次检讨,却始终无法通过,最后只能违心承认“错误”,其处境之艰难,由此可见一斑。

实际上,粟裕的检讨最终能够顺利通过,与毛主席的关怀有重要关系,而促成毛主席转变态度的人其实是萧劲光。

粟裕作最后一次检讨之前,毛主席找来萧劲光,询问萧劲光对粟裕的看法,萧劲光不畏牵连,直言不讳地说:

“粟裕同志是一个正派的人,一个好人,没有私心。”

毛主席认同萧劲光的看法,决定出言保护粟裕,还让萧劲光前往粟裕家中探望,以至于后来粟裕的妻子楚青回忆说:

“粟裕受到错误批判时,除了萧劲光,没人敢登我们家门。”

毛主席与萧劲光谈过之后,中央又召开了第二次检讨大会,会议开始前夕,毛主席出面为粟裕说了公道话。

有了毛主席的肯定,检讨大会的调子确定下来,粟裕检讨结束时,老战友陈毅带头鼓掌,并上前肯定粟裕的检讨。

粟裕的检讨就这样通过了,可是没有人知道,这封检讨其实是楚青替粟裕写的,因为当时粟裕心乱如麻,根本下不了笔。

粟裕返回家中,第一时间感谢了楚青,那感激的话语中,依然充斥着压抑和痛苦的情绪,楚青不知道该如何安慰粟裕。

正如林彪所说,粟裕缺乏党内斗争经验,为人耿直,不懂得迎合、吹拍,之所以遭受错误批判,是因为性格使然。

检讨通过以后,粟裕依然想不通一切背后的原因,于是经常陷入莫名的痛苦中,有时还会胡乱对楚青发脾气。

粟裕始终对检讨中的违心言论耿耿于怀,每次想起那些言论,就会生气地质问楚青为什么要把自己写得如此不堪。

楚青心里明白,如果不这样检讨,粟裕根本过不了关,对于楚青的苦心,粟裕无法理解,这就是粟裕性格上的缺陷。

好在毛主席并没有忘记粟裕,1960年时,毛主席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点了粟裕的名,称1958年的批判确实过头了。

毛主席的这次公开讲话,实际上是给粟裕平反,不过中央政治局并未下达正式的平反指示,导致粟裕蒙冤几十年。

自1958年批判大会结束以后,粟裕长期生活在政治阴影中,不仅名誉受损,仕途受挫,精神还遭受了极大创伤。

晚年粟裕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恢复名誉,可惜事与愿违,粟裕直到去世都未能等来平反,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央开始为历史冤假错案平反,粟裕找到叶剑英,提出了平反请求,叶剑英向中央递交了粟裕的申诉。

由于粟裕的问题十分复杂,中央工作组连续审理多年,却始终无法给出合理的定论,结果让平反工作变得遥遥无期,粟裕病逝以后,楚青继续向中央申诉,坚持要为粟裕平反。

直到1994年,《追忆粟裕同志》一文登上《人民日报》,其中明确表示粟裕遭受批判是一个错误,平反工作才宣告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标签:军事科学院   中央政治局   错误   违心   名誉   坦言   军队   家中   妻子   我家   大会   中央   历史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