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4月14日-4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从煤电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调节、智能运行四个方面建立健全煤电技术指标体系。行业方面,国家统计局发布3月份能源生产情况,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增速加快;清华大学拟建能源方向等四个新书院。企业方面,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企业名称申报登记公告显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8家下属企业正式申报登记。
4月14日
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开启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从煤电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调节、智能运行四个方面建立健全煤电技术指标体系。同时,在全面总结评估“三改联动”工作成效和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推动一批现役机组改造升级,力争全面提升新建机组指标水平,积极有序开展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业内分析认为,全国火电灵活性改造每年将有超百亿元市场空间。
4月15日
首份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指南发布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首份《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知识会”》。作为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的第一份工作指南,“知识会”集实用性、易懂性、时效性、权威性为一体,以问答形式解决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推进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有效支撑试点工作科学、稳妥、高效开展。
四行业年碳排放达2.6万吨将列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录
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对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年度直接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应当列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录。
4月16日
工信部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
4月16日,为加快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改造,持续推动工业能效提升和碳排放降低,工信部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文件指出,鼓励节能降碳服务机构对“十四五”以来接受工业节能诊断服务的企业开展持续跟踪服务,推进节能改造措施建议落地实施;鼓励根据已发布的产品碳足迹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推荐团体标准,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
一季度全国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4月16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一季度全国矿山安全生产形势和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今年一季度,全国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矿山事故起数和遇难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7%和29.3%,较大事故起数和遇难人数同比分别下降66.7%和84.2%,是近十年一季度发生较大以上事故最少的一年。
4月17日
中国3月核发绿证1.74亿个 同比增长9.39倍
国家能源局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74亿个,同比增长9.39倍,其中可交易绿证1.44亿个,占比82.26%,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7.07万个,本期核发2025年2月可再生能源电量对应绿证1.60亿个,占比91.66%。
油价下调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本次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每吨分别降低480元、465元。价格执行时间:2025年4月17日24时。
4月14日
一季度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长43.2%
4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一季度有关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我国新能源产品继续在全球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季度,风力发电机组、锂电池、电动汽车等出口分别增长43.2%、18.8%和8.2%。
4月15日
清华大学拟建能源方向等四个新书院
据清华大学消息,清华大学教学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于近日召开。会上透露,清华大学将拟建AI+、国际化STEAM、能源方向、未来工程方向等四个新书院。能源方向书院将充分发挥学校在能源领域的多学科优势,致力于培养兼具深厚家国情怀与宽广国际视野,拥有数理智宽口径工科基础、物质科学思维能力和战略预判眼光的智慧能源创新引领者,将持续推动学生从基础研究到场景应用的全创新链沉浸体验,助力中国能源战略转型与竞争力提升。
一季度全国进口煤炭1.15亿吨 同比微降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 2025年1-3月,全国煤炭进口量累计为11484.60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0.9%;累计进口金额为93.43亿美元,同比下降22.5%。
4月16日
国家统计局发布3月份能源生产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能源生产情况显示,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增速加快。原煤生产增速加快,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4亿吨,同比增长9.6%;原油生产由降转增,规上工业原油产量1903万吨,同比增长3.5%;天然气生产稳定增长,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2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0%;规上工业电力生产增速加快,规上工业发电量77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
4月18日
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8%
4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2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第二产业用电量55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用电量1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4月14日
中国石化:西部陆海“氢走廊”正式投运
中国石化4月14日宣布,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当日正式贯通,并将开始常态化运营。这条西部陆海“氢走廊”始于重庆,最终抵达广西钦州港,全程约1150公里,中途设有4座加氢站,将带动重庆、贵州、广西周边中短途支线物流应用场景,是我国西部地区氢能产业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
宁德时代一季度净利润139.63亿元
4月14日晚间,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多项业绩指标大超市场预期。其中,营业收入总计847.05亿元,同比增长6.18%;归母净利润实现139.63亿元,同比增长32.85%,增速远超营收增速;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118.29亿元,同比增长27.92%,显示其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依然强劲。
第四届 TERA-Award 大赛参赛项目规模创历届新高
近日,由香港中华煤气主办,赋生资本赋能的第四届TERA-Award智慧能源创新大赛圆满结束全球招募。本届大赛共吸引785个项目报名,覆盖76个国家和地区。相较去年,报名项目数量增长74%,覆盖国家和地区数量增长29%,海外项目占比高达76%,创下赛事自2021年创办以来的规模新高,国际影响力持续攀升。
4月15日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成立多家能源领域下属公司
近日,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企业名称申报登记公告显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8家下属企业正式申报登记。名单如下: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池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色金属投资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绿色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机动车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塑料再生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设备资产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子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南方电网:广西发电装机量首次破亿
4月15日据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消息,随着220千伏浦北壮岭风电场工程项目12号风机顺利并入广西主电网,广西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大关,达1.00004亿千瓦。所有电源类型中,新能源装机规模达4523.8万千瓦,占比45.7%。
全球首艘24000TEU级双燃料动力箱船在沪命名交付
4月15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为法国达飞集团建造的全球首艘、世界最大24000TEU级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达飞塞纳河”(CMA CGM SEINE)号在上海长兴岛造船基地命名交付,计划于4月18日投入亚洲至欧洲的航线。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级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达飞塞纳河”号采用LNG动力设计,其最大特色是拥有一颗独一无二的“绿色心脏”——18600立方米MARKⅢ薄膜式燃料舱,其所装载的LNG可为船舶提供单个航次近2万海里的“绿色动力”。
中国石油启动“外贸优品”公开招商
据中国石油消息,中国石油旗下昆仑好客启动“外贸优品”公开招商,充分发挥线下2万家门店和线上数百万会员优势,架起国内外贸企业拓内销桥梁。
中国华电启动增持
4月15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坚定信心,启动了对旗下控股上市公司的增持计划。拟在6个月内通过其成员单位分别对两家控股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增持,其中:增持黔源电力不高于总股本1.7%,增持华电科工金额不超过4000万元。
福建漳州核电3号机组核岛系统设备安装正式启动
4月15日,福建漳州核电3号机组核岛系统设备安装正式启动。漳州核电是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始发地,也是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项目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当前1号机组已投入商业运行,2号机组计划今年第四季度投入商业运行,3、4号机组已于2024年开工建设,5、6号机组正在有序推进前期工作。
277亿元!国家电投旗下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
4月15日,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远达环保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购买其持有五凌电力有限公司63%股权、向湖南湘投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购买其持有五凌电力37%股权以及向国家电投集团广西电力有限公司购买其持有国家电投集团广西长洲水电开发有限公司64.93%股权,并拟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对价合计为277.36亿元,其中以发行股份方式支付对价235.76亿元,以支付现金方式支付对价41.6亿元。
4月16日
中国海油:我国超深水钻井周期纪录刷新
4月16日,中国海油宣布在我国南部海域的某超深水探井以11.5天的钻井作业周期高效完成,打破了我国3500~4000米超深水钻井周期纪录。此次突破验证了我国自主深水钻完井完整技术体系的先进性和超深水钻完井领域的“优智”技术实力,对推动深水油气资源规模性增长、支撑我国原油稳产2亿吨目标、加快深海油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34.85%!隆基再次刷新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世界纪录
近日,隆基电池研发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隆基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两端叠层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4.85%,再次刷新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世界纪录。
“玲龙一号”首台主泵成功吊装
4月16日,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玲龙一号”首台主泵成功吊装就位,为该工程后续冷试等关键节点提供了有力保障,标志着“玲龙一号”全球首堆的建设工作进入关键阶段。“玲龙一号”全球首堆位于中核集团海南昌江核电基地,是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也是继“华龙一号”后我国核电的又一自主创新重大成果。
中国石化推出“外贸优品”助贸项目
4月16日,据中国石化新闻办消息,中国石化积极落实商务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推出“外贸优品”项目。
目前,中国石化易捷的“外贸优品”项目现已开放绿色招商通道,涵盖粮油副食、休闲食品、日用百货、水饮和汽车用品等多个品类,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引入后,将能够充分利用中国石化易捷便利店网络、线上商城、会员体系和B端客户等线上及线下资源,推广并销售产品。报名时间截至2025年4月30日。
中国五矿: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
据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消息,一季度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净利润同比增长4.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报表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全面实现经营质效首季“开门红”,为全年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4月17日
国家电网一季度新增新能源并网超5000万千瓦
据国家电网消息,一季度,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累计新增并网容量5380万千瓦,同比增长19.1%,创历史同期新高。
世界首台700兆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式投运
据东方电气消息,4月17日,云能红河电厂700兆瓦高效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试运行,标志着由东方电气研制的世界首台700兆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式投运。机组建成后红河电厂“一大两小”总装机容量达1300兆瓦,可实现年发电量80亿千瓦时以上。
4月14日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和结算规则》发布
日前,为规范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保护交易市场交易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市场秩序,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制定了《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和结算规则》。本规则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北京绿色交易所碳排放权交易规则(试行)》《北京绿色交易所碳排放权交易规则配套细则(试行)》同时废止。
金上至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重庆段全线贯通
4月14日,金沙江上游—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重庆段跨越长江的导线、地线全部牵引到位,标志着该工程重庆段全线贯通。该工程是全国首条大容量水光互补的纯清洁能源跨区外送直流通道,计划2025年建成投产。投产后每年可向华中地区输送电量近400亿千瓦时,每年可替代燃煤超1700万吨。
湖北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大坝首仓混凝土浇筑
近日,湖北省“十四五”重大能源项目——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大坝首仓混凝土正式浇筑,创下两项行业纪录:全国首座小粒径堆石混凝土大坝,破解洞室小粒径开挖料难以作为堆石料利用的难题,填补技术标准空白;全国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堆石混凝土主坝,推动水电工程1级挡水建筑物坝型创新。
4月15日
“五段式”分时电价减负超30亿元用电成本
4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化分时电价改革,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惠企利民情况。山东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并实施了“五段式”分时电价机制。同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山东省分时电价政策创新与实践》蓝皮书,披露山东首创的“五段式”分时电价机制实施以来,已形成年化超30亿元的企业用电成本“减负包”。
4月16日
今年一季度广东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4.1%
据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4月16日消息,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广东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2.2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截至今年3月底,广东新能源装机容量达6740万千瓦,同比增长35%,占比达总装机容量30%,为广东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