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命令中国:必须在30天内,取消稀土管制!

2025年6月,欧盟突然对中国甩出一纸通牒,要求在30天内取消稀土出口管制,不然就取消高层访华。这事儿听起来挺炸裂,像是国际关系里的一场硬碰硬较量。

稀土这东西,全球供应链的命脉,中国卡着九成以上的产能,欧盟却摆出一副“你得听我的”架势。这场博弈背后,藏着中欧之间的经济博弈、地缘政治角力,还有全球资源争夺的暗流。

2025年6月25日,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公开抛出重磅声明,要求中国在30天内取消稀土出口管制,否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7月24日的访华行程就得黄。这话一出,国际媒体炸了锅。

稀土可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从电动车电池到风力发电机,再到军工装备,哪样都离不开它。欧盟98%的稀土磁铁靠中国供应,2024年以来中国加强出口管制,欧洲好多工厂直接歇菜,生产线停摆,订单积压,车企和科技公司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欧盟这通牒,听着像是在给中国下最后通告,但细一想,他们底气在哪儿?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地位不是吹的。全球92%的稀土精炼产能在中国手里,37项独有提纯专利更是让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稀土这东西,开采不难,难的是提炼技术。

中国的技术积累和成本优势,让西方国家根本没法比。欧盟也不是没想过自力更生,巴西开矿、瑞典复产的计划喊了好几年,但要么卡在2030年的投产时间表,要么成本比中国高三倍以上。

德国还搞了个废旧手机回收稀土的方案,结果一算账,成本是进口价的12倍,简直离谱。这背景下,欧盟还敢这么硬气,多少有点虚张声势的意思。

6月26日,中国商务部没直接回应通牒,而是低调发了公告,宣布启用稀土磁铁全流程追溯系统。每克出口的稀土都得标注最终用户和用途,合规企业才能拿许可证。

这招看着简单,也很机智,等于把稀土出口的主动权牢牢攥在手里。工信部还同步下令,核心稀土技术专家的护照得暂时上交,防止技术外流。这信号很明确:中国不吃这一套,想拿稀土?得按规矩来。

德国巴斯夫集团为宝马电动车申请的钆金属倒是批了,但附带条件是每月得交使用报告。韩国一家公司想把稀土转手卖给美国军工企业,直接被商务部拉进“不可靠实体清单”,这下连门儿都没有。

欧盟这边也不是铁板一块。德国车企急得跳脚,宝马、大众这些巨头靠稀土磁铁造电动车,生产线一停,损失一天几百万欧元。法国能源企业也抱怨,欧盟1.44万亿欧元的补贴计划喊得响,实际到账才3000亿,根本不够建替代供应链。

6月20日,欧盟还通过决议,禁止中国企业竞标500万欧元以上的医疗器械订单,摆明是想在贸易上给中国使绊子。可转头他们又得求中国放宽稀土出口,这种“一边打压一边求人”的操作,多少有点自相矛盾。

6月27日,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中国已经批了一些欧盟企业的稀土出口许可证,但监管力度一点没松。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在发布会上说得很明白:中国一直致力于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合规申请都能批,但得依法依规。

这话听着客气,实际就是在告诉欧盟:想拿货,照规矩来,别指望用通牒逼中国让步。欧盟内部这时候已经乱了套。德国车企公开批评欧盟的强硬态度,觉得这通牒只会让稀土供应更紧张。法国和意大利的议员也在议会里吵翻了天,有人说冯德莱恩太软,有人觉得她太硬,弄得布鲁塞尔像个没头苍蝇。

7月1日,欧盟又在国际场合炒作“中国稀土武器化”的老梗。冯德莱恩在一次峰会上拿着稀土磁铁样本,声称中国限制出口“扭曲了全球贸易”。但她没提的是,欧盟自己的补贴计划和贸易壁垒也没少搞。

1.44万亿欧元的补贴,名义上是支持绿色转型,实际上不少流进了保护主义项目。欧盟还指望通过“去风险”策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可现实是残酷的:没了中国稀土,欧洲连一辆电动车都造不出来。

7月3日,观察者网报道,欧盟内部开始传出冯德莱恩访华可能推迟的风声。原因是多方面的:取消访问怕彻底惹毛欧洲企业,坚持访问又担心被扣上“对华示弱”的帽子。德国《商报》分析,欧盟这次通牒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意思。

中国不光没松口,反而把出口管制措施升级了。商务部新规要求,每批稀土出口都得经过多部门联审,涉及军民两用物项的,审查更严。这让欧盟的算盘彻底落空。

7月5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再次重申:稀土管制是基于国家安全和国际义务,符合国际规则。发言人还点名批评欧盟的双重标准,意思很明白:你们一边限制中国企业,一边又想要我们的资源,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同一天,欧盟议会准备再搞一轮决议,打算谴责中国的稀土政策,但这决议不具法律约束力,更多是给内部交差用的。

7月9日,距离通牒期限还有15天,欧盟的压力越来越大。瑞典的稀土矿复产计划彻底泡汤,原因是成本太高,技术不过关。巴西的开矿项目也遥遥无期,投产日期一推再推。

欧洲车企的日子不好过,宝马和大众的股价接连下跌,投资者担心供应链危机拖累全年业绩。欧盟内部的声音也开始分裂,部分国家觉得应该换个策略,跟中国好好谈,而不是硬碰硬。

中国的立场始终没变。商务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稀土出口量同比下降了15%,但对合规企业的供应没断,只是监管更严了。

工信部还公布了一组数据:中国稀土提炼技术专利占全球的70%以上,成本优势无人能敌。这组数字就像一记重拳,直接打在欧盟的软肋上。欧盟想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短期内根本没戏。

7月12日,欧洲议会以523票对75票通过决议,批评中国稀土管制“扰乱全球供应链”,要求立即取消限制。中国驻欧盟使团回应,强烈不满,敦促欧盟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这场稀土博弈就像一场国际版的“谁先眨眼”。欧盟气势汹汹却底气不足,中国稳扎稳打守住底线。全球供应链的命脉,终究还是捏在资源和技术手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标签:财经   稀土   管制   中国   欧盟   命令   通牒   欧洲   德国   商务部   全球   磁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