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粮食有限,岁月如歌。寿亦有期,情深意浓。”
常听老人言:人这一生,生老病死皆有定数。
有的人福寿双全,安然离世;有的人却半躯残存,虽依旧咽下一口白粥,却只能望着天花板,一日又一日消磨着时光。
有人发问:命为何这般难以掌控?有的明明形若枯槁,却兀自苟存人世十年二十年;有的朝气蓬勃,却命断黄泉。
究竟是何因果,才让红尘里多出这么多无奈?
有云:“阳寿已尽,粮未尽。”
寿,是大限,是归程;粮,是尘世的那点执念、未了残缘。
我见过瘫痪在床多年的老人,手指微颤,双目无神。
每日清晨醒来,家人用小勺、一口一口地喂饭。
他什么都做不了,只有呼吸还在运转。
旁人或叹命苦,或叹造化弄人,唯有他本人,也许心里早已泛起涟漪:
——也许本可以走得体面一点,为何却拖着这一身皮囊苟活残喘?
听村里老人唏嘘:“这就是所谓‘阳寿已尽,粮未尽’,该走的魂走了,只剩下一副肉身,要把这‘口粮’吃完,才能撒手而去。”
话说到此,我心头不禁一紧。
世事轮回,人在走向终点时,其实内心都渴望圆满,无憾离场。
很多临终卧床之人,他们一口一口吃的不是饭,是未了的挂念;
喝下的不是水,是牵绊红尘的人情债。
有人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倘若寿命真由天定,那些瘫痪者,剩下的究竟是什么?
是否是子女的一句问候,是某段恩怨的未了,是家宅最后的守候……
肉体虚弱,灵魂未安,哪怕只剩下几颗米饭,都要让爱与牵挂逐渐磨平,然后方肯散去。
张爱玲有语:“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生死之间,不过弹指一挥间。
其实寿与粮,并非如今之人可以看得透,更多的是一份顺其自然的洒脱和尊重。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面对那些卧床不起的长者,我们该给予更多的温柔和耐心。
哪怕只是再喂一碗饭,哪怕只是再陪一次日落。
因为他们不是不想走,而是这世间还有饭要吃,还有缘未了。
即便阳寿已到了尽头,缘分走到了尾声,“粮”还是最后的仪式——为的是让灵魂彻底安顿,为的是让余生真正放下。
我们每个人也注定会走到人生的晚幕,愿有人在你老去、力衰时,端一碗热汤,端一份理解,与你共度最后时光。
年少不知生死苦,年长才懂轮回深。
寿与粮,都是定数,感谢行至今日,还有热饭入口。
珍惜眼前每一餐,珍惜与家人的陪伴。
等到有一天,山河已远,故人西去,留下的不过是温柔的道别和这段凡尘路上的浅浅余香。
“生当欢喜,逝而无憾。”
若你曾为亲人疾苦而心痛,愿你能读懂此中的慈悲。
若你依旧拥有健康与美食,愿你感激命运恩赐。
无论寿数几何,粮仓盈亏,每一刻的温暖,都是命运最好的馈赠。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