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中三个国家赚疯了,乌克兰不是最惨的,那谁是最终的输家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从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发起军事行动开始,战场上硝烟不断,两边都付出了巨大代价。

俄罗斯那边,本来以为能速战速决,结果陷入了持久战,经济上挨了西方一顿猛制裁,天然气和石油出口大受影响,财政赤字拉大。乌克兰更不用说,国家基础设施被毁得七零八落,人口流失严重,经济基本瘫痪。

可话说回来,这场战争里头,真正赚得盆满钵满的不是交战双方,而是另外三个国家:美国、印度和中国。他们靠着能源贸易和地缘调整,捞了不少好处。反过来,最大的输家其实是欧洲,那些国家本来想帮忙,结果自己被坑得最深。

先说说美国怎么赚的。这场战争一爆发,美国就成了大赢家之一。

欧洲为了制裁俄罗斯,切断了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这直接导致欧洲能源短缺。结果呢,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出口量暴增。

2022年之前,美国对欧洲的LNG出口也就那么点,战争后一下子翻了好几倍。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成了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国,对欧洲的供应占了总出口的近一半。

价格方面,一船LNG能卖到1.2亿美元以上,这钱来得太容易了。

美国企业像切尼尔能源公司,订单接到手软,股价也跟着涨。不仅如此,美国还趁机吸引欧洲的工业企业迁厂。德国那些化工和钢铁巨头,因为能源成本高企,工厂关门大吉,不少转头去美国建新厂。美国政府给出税收优惠和补贴,等于白捡了这些优质资产。

军事上,美国武器制造商也发了财,援助乌克兰的武器源源不断,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公司订单满满,利润率高得惊人。总的算下来,美国通过这场战争,不仅削弱了俄罗斯,还顺手从欧洲身上薅了不少羊毛,经济上稳赚不赔。

印度这边,也没少沾光。

印度从一开始就没加入西方的制裁行列,中立态度摆得明明白白。俄罗斯石油被西方禁运后,价格大跌,印度就大批量进口。2022年之前,印度从俄罗斯买的石油不到总进口的2%,战争后直接飙到40%以上。

印度炼油厂加班加点,把这些廉价俄油加工成成品油,再高价卖给欧洲。欧洲人一边喊着抵制俄罗斯能源,一边用着从印度转手的俄油,这事儿听着就讽刺。印度靠这个,外汇储备增加了不少,2023年石油进口节省了上百亿美元。炼油行业也跟着扩张,新厂建了好几家,就业机会多了,经济增速保持在7%左右。印度政府还公开说,这么做是为了国家利益,能源安全第一。结果呢,印度成了战争中的隐形受益者,没出兵没援助,就靠贸易赚翻了。

中国的情况有点类似,但侧重点在能源和原材料上。中国也没参与对俄制裁,反而加强了跟俄罗斯的合作。战争后,俄罗斯失去了欧洲市场,只能转向东方,中国就成了最大买家。2023年中俄贸易额创纪录,达到2400亿美元,其中能源占了大头。

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和煤炭,以低于市场价卖给中国,中国制造业成本降低了,出口竞争力更强。远东地区开发也开了绿灯,中国企业参与基础设施项目,海参崴港口使用权扩大,物流更顺畅。矿产资源方面,俄罗斯的镍、铝等金属出口到中国,满足了电动车和电子产业需求。中国经济本来就稳,这下子能源供应更可靠,通胀压力小了。总的来说,中国通过这场战争,巩固了能源安全,经济上得了实惠。

现在来说说为什么乌克兰不是最惨的。乌克兰确实惨,战争直接在本土打,城市被毁,经济倒退了好几年。人口外流1400万以上,大多是年轻人,脑力流失严重。工业区在东部,工厂设备损毁,农业也受影响,粮食出口减半。可相比之下,俄罗斯还能扛住,虽然制裁重,但资源底子厚,军队规模大,经济没崩盘。俄罗斯转向亚洲市场,石油天然气卖给印度和中国,收入虽少但没断。财政赤字是大了点,但普京政府通过税收和储备顶着,前线补给没断。最惨的其实是欧洲,那些国家本来是旁观者,结果被卷进去,损失最大。

欧洲为什么成最大输家?首先能源危机是最直接的。俄罗斯天然气占欧洲进口的40%,战争后管道关了,价格飙升四五倍。德国作为工业大国,遭殃最重,2022到2023年能源成本涨了三倍,工厂开工率降到70%。化工巨头巴斯夫关了不少生产线,汽车业也受拖累,大众和宝马产量下滑。整个欧盟经济损失估计超过1万亿欧元,德国一个人就丢了2400亿。

工业外流严重,企业跑去美国和中国,失业率上去了。军事援助方面,欧洲掏空家底。德国给了豹2坦克,波兰送了米格战机,总援助额上千亿欧元。这些钱本来能用在民生上,现在全砸进去了。北约加强东翼部署,军费开支增加到GDP的2%,老百姓税负重了。

政治上,欧洲还被美国牵着鼻子走,本来想独立,现在更依赖美国天然气和武器。长远看,欧洲去工业化加速,竞争力下降,未来几年经济增速可能只有1%左右。相比俄罗斯和乌克兰,欧洲没打仗却伤得最重,简直是躺枪。

这场战争的影响还在继续。到2025年7月,战场上俄罗斯推进缓慢,乌克兰反击回收了些地盘,但双方都疲惫。俄罗斯增兵15万,朝鲜派兵支援,火力更猛。乌克兰用西方导弹打击俄目标,摧毁了些仓库和飞机。

谈判方面,特朗普上台后推动停火,2025年2月同意30天休战,但没持久。欧洲能源短缺还在,俄罗斯1月停了通过乌克兰的管道气,中东欧国家冬天难熬。经济数据看,欧盟2024年增长只有0.9%,德国更低。美国继续卖LNG,2024年出口纪录又破。印度俄油进口稳住,2025年上半年还涨了10%。中国贸易额保持高位,能源合作深化。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3

标签:财经   乌克兰   输家   国家   俄罗斯   欧洲   美国   印度   中国   能源   经济   德国   天然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