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亦心之心
又到了茶叶测评时间。之前测评过几个品牌的碧螺春,今天依然是一期碧螺春的横评,小徐家碧螺春【明前特一级】和【明后二级】。
碧螺春名字最早是康熙御笔更改的。其茶叶色泽碧绿,是为「碧」;经特殊制作工艺,形卷曲似螺,是为「螺」;采摘于春,是为「春」。而可以被冠以洞庭碧螺春的,必是产自来自苏州太湖洞庭山。
洞庭山,并不是湖南的洞庭湖,而是苏州太湖的两座山的统称,分别是西洞庭山和东洞庭山。洞庭山是地理标识,也是碧螺春的发源地。碧螺春每年的销量,大概在十几万吨,而洞庭碧螺春的年产量只有二三百吨,只占其0.2%左右,比西湖龙井还要稀有。
小徐家碧螺春正出自洞庭碧螺春核心产区,西洞庭山金庭镇。
好了,闲话少叙,下面让我们来直接看看干茶。
干茶条索纤细紧结,蜷曲如螺。颜色翠绿,明后颜色略深于明前,二者皆白毫显露。
如绒毛一般的白色茶毫,是碧螺春一个重要的外形特点。也是评判一款茶叶鲜嫩程度的标识。
让我们放大来看一看细节。
左边是明前特一,右边是明后二级,可以看出,二者的茶毫都比较丰富,明前特一茶毫更显鲜嫩,丰满。而这一点,在之后的冲泡中,则更加明显。
参考冲泡建议,我选用的是82度左右的矿化水,200ml水,4克茶叶,上投法。
因为是同时冲泡,所以远闻香气,我没有明确感觉出不同,鲜嫩的花果香都比较突出。
品饮对比,二者的特点区别一下就显现出来了。
明前特一级,杯子刚靠近嘴边,清澈淡雅的花果香芬芳扑鼻。入口汤感和花果香融合的非常均衡,整体口感清嫩淡雅,却淡而不寡,茶汤中均匀融合着馥郁饱满的花蜜香甜。细闻杯底,甚至能从花香中体会出粘滞感。口感均衡,鲜嫩清甜从一而终,甚至每一滴茶汤都能反馈出一模一样的汤感。回甘虽不汹涌,但饮毕数分钟,每一口吞咽唾液都伴随着汩汩清甜。
明后二级,杯子靠近嘴边,香气特点浓郁,花果香间显现出虽不算清晰但也可以察觉出的青栗香。入口口感直白,汤感醇香浓厚,清甜可口,准确形容应该是更直白的甘甜,即饮即得。茶汤入喉以后,还会从舌面向舌尖聚拢反馈出非常清晰的花蜜甜,持久停留。
一共喝了5泡,其实绿茶能喝到3-4泡就已经差不多了,之所以喝这么多,是想看看它的耐泡度和尾水表现。
明前特一级,从第3泡起,茶汤的甜感渐淡,更突现出茶汤的鲜嫩淡雅,清润爽透的特点。第5泡汤感已经淡如水,但鲜嫩清爽感依然均匀稳实。
明后二级,在第3泡衰减的也比较明显,失去了几分醇香浓厚,略有涩感显出,但很快化开,换来清新甜润的回甘。第5泡时,苦涩感就比较清晰了。
再回看一下最开始说过的茶毫对比,明前特一即便喝到第5泡,茶汤中的茶毫依然充斥在茶汤中,而明后二级第5泡茶汤中的茶毫,已经比较稀少了。二者茶毫含量和鲜活度可见一斑。
叶底对比,明前特一级的叶底细嫩,芽头饱满;明后二级的叶底,叶形粗大, 已经完全舒展开来。可以看出明前茶更鲜嫩。
对比总结一下二者的特点,明前特一级无论在哪一泡,都能保持品饮的口感均衡如一,清新淡雅,淡而不寡,清甜和花果香都表现的饱满馥郁,结合的相得益彰,在清淡如丝的茶汤间翻涌起汩汩细浪,回甘清爽持久。而明后二级处处透出醇香浓郁,无论入口的直白口感还是回甘,都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和侵略性。
香气特点上,明后更浓郁,明前更清爽,却也更纯粹。
#在头条安利我的兴趣#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