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天,全球市场迎来了一场“资产盛宴”。黄金创新高,股市高歌猛进,比特币也不甘示弱,就连债市都走出了一波“赚钱行情”。但在这些令人眼红的涨幅背后,一个问题也越来越清晰:这轮行情,是不是泡沫?如果是,该怎么参与?什么时候该下车?
美联储转向降息的风声刚起,市场已经先嗨了起来。
截至9月22日,黄金年内涨幅高达 35.4%,全球股市整体上涨 14.3%,比特币也涨了 17.2%。债券市场也不甘落后,高收益债和投资级债券分别上涨 8.5% 和 8.3%。而与之相反,美元指数下跌 9.3%,原油价格下跌 11.4%。
资产涨得越猛,市场的泡沫讨论就越多。
美国银行策略师 Michael Hartnett 指出,这轮行情背后,是一整套“高热运行”的政策组合拳:降息、减税、宽财政。这些政策就像是市场的“隐形安全垫”,让投资者觉得——即使泡沫破了,也不会摔得太惨。
但泡沫真的已经见顶了吗?还真不一定。
Hartnett 统计了自1900年以来的10次股市泡沫,发现从启动到顶点的平均涨幅是 244%,顶点时的市盈率平均 58倍,股价通常比200日均线高出 29%。而这轮代表“泡沫中坚”的科技七巨头,自2023年3月低点以来上涨 223%,市盈率才 39倍,离“泡沫破裂”的临界点可能还有一段距离。
换句话说:泡沫可能还没见顶,行情也许还有得赚。
面对眼下这轮“膨胀中的泡沫行情”,Hartnett 提出了一套实用的五点交易策略,既能参与上涨,又能避免被最后的崩盘拍在沙滩上。
这套策略的底层逻辑其实很简单:泡沫还在,就参与,但要留好退路。
虽然行情还在继续,但潜在风险也在积蓄。尤其是政治层面的不确定性,可能成为“泡沫刺破”的导火索之一。
比如,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通胀问题上的不满意度高达 59%,而资产价格的上涨很容易再度推高消费品价格,从而引发新一轮通胀。为此,政府很可能采取更多干预手段,尤其针对大型能源、医药等“搅动物价”的行业。
此外,电价飙升使得大型公用事业公司成为潜在风险点。Hartnett 警告说,这些公司可能成为下一个“雷区”。
不过,美元的长期走弱也为海外市场打开了机会窗口。比如日本,20年来首次出现“日元走强股市上涨”的正相关,被视为日本真正牛市的信号。对于想做全球配置的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新方向。
这轮行情到底是不是泡沫?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但泡沫并不意味着不能赚,关键是你要知道什么时候上车,怎么配置,什么时候下车。
历史已经无数次告诉我们:泡沫最疯狂的阶段,往往利润最大,但风险也最高。这个阶段,赚的是钱,拼的是眼光和纪律。
市场永远不会亏待那些既敢于冒险、又懂得风险控制的人。
更新时间:2025-09-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