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宣布“替代中国输美”,印度遭当头一棒,2000多箱货物将被滞留

就在几天前,印度还在为“替代中国”欢呼,觉得特朗普的高关税给了自己翻身的机会。

商工部长甚至放话,这是印度制造“千载难逢”的好时机,结果立马被现实泼了冷水。

2000多个装满冷冻虾的集装箱堆在港口,愣是发不出去!

70亿美元的水产品市场眼看着要崩,印度还在这儿做着“接盘中国”的美梦。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文案:凤梨 编辑:凤梨

美国市场一直是印度水产品的最大买家,占了每年70亿美元出口额的大头。

但就在4月中旬,坏消息传来:美国对南美国家厄瓜多尔的虾类产品开出了更低的关税,印度虾的成本优势瞬间没了。

如果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照旧,这些集装箱可能一箱都出不了港。

事情的起因得从几个月前说起,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加征了高达145%的关税,逼得苹果公司这样的美国巨头不得不把部分生产线挪到印度。

印度的关税只有不到30%,看起来是个划算的避风港。

这一下,印度上下都炸开了锅,媒体铺天盖地宣传,称这是印度制造业崛起的信号。

商工部长戈亚尔更是站出来放话,说全球供应链的动荡给了印度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能让制造业“公平”地站上舞台。

公平?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刺耳,毕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与其说是公平竞争,不如说是赤裸裸的贸易壁垒。

可印度似乎没工夫细想,他们眼里只有一件事:中国制造业被卡了脖子,印度终于能捡个大便宜。

这种乐观不是没来由的。

过去十几年,印度一直眼红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中国工厂的效率、规模和配套能力,让全球企业离不开“中国制造”。

反观印度,制造业占比常年在15%左右徘徊,远不如中国的30%以上。

莫迪政府也下了血本,砸钱补贴外来投资,搞基础设施建设,想把制造业拉起来。

可效果呢?产业升级遥遥无期,工厂还是零散分布,供应链七零八落。

特朗普的关税一出,印度觉得自己抓住了救命稻草:中国被高关税挡在门外,印度就能顺势接盘,成为新的制造中心。

但现实哪有这么简单?水产品市场的崩盘就是个活生生的教训。

印度虾类出口本来稳坐美国市场的头把交椅,可南美国家的低关税政策一出,印度虾的价格竞争力立刻被碾压。

厄瓜多尔的虾运到美国,成本比印度低了一大截,买家当然挑便宜的。

2000多个集装箱的滞留只是开始,如果美国市场彻底转向南美,印度整个水产品行业都得跟着遭殃。

70亿美元的出口额,不是个小数目,背后是无数渔民和加工厂的生计。

印度人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关税这把双刃剑,砍中国的时候,也可能顺手把自己给伤了。

更让人摇头的是,印度想“替代中国制造业”的梦想,压根就站不住脚。

制造业不是光靠低关税就能撑起来的,供应链的完整性、产业的协同性、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哪一个不是硬实力?

拿汽车行业来说,中国的工厂从一颗螺丝到引擎,设施配套齐全,生产一辆车能做到成本低、效率高。

印度关键零部件全靠进口,运费和时间成本一加,价格根本没竞争力。

电子产品也一样,印度的工厂大多是组装线,核心技术、原材料还得从外面买,产业之间像一个个孤岛,互相配合不起来,想跟中国的规模化生产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全球市场对中国的需求,也不是印度能轻易顶替的。

美国企业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不是因为中国便宜,而是因为中国能提供别人给不了的稳定性。

苹果把部分生产线挪到印度,不是因为印度多厉害,而是因为关税逼得它没得选。

可即便如此,印度的工厂还是只能做些低端组装,核心部件依然从中国进口,连特朗普自己都清楚这点,最近还悄悄取消了部分电子产品的关税,方便中国货继续流入美国。

印度想趁乱上位,结果发现自己连个替补的资格都没有。

水产品滞销的危机,逼得印度不得不重新盘算出路,眼看着美国市场要黄,行业代表们急忙凑到一起,组了个专项小组,琢磨着怎么把这些虾卖出去。

结果他们发现,唯一能消化这么大市场的,竟然还是中国。

除了中国,没哪个国家能吃得下印度那么大体量的货。

这事听着有点讽刺:印度一边喊着要替代中国,一边又得靠中国的市场救命。

更别提,印度的电子产品、化工原料还得从中国进口,供应链上哪哪儿都离不开中国。

与此同时,莫迪政府也没闲着,派人跟特朗普的团队谈起了贸易协议。

印度摆出一副退让的姿态,愿意在关税上大幅让步,只求美国能给个低关税的待遇,好保住水产品和其他出口的命脉。

政府还幻想着,今年秋天能跟美国签个大协议,稳住自己的市场份额。

可这算盘打得有点天真,美国凭什么给印度特殊待遇?特朗普的政策从来都是“美国优先”,印度在这场博弈里,顶多是个备胎。

从水产品到制造业,印度的每一步都走得磕磕绊绊,他们以为关税战能让自己翻身,却没看清自己脚下的坑。

全球供应链不是靠政策就能随便挪动的,中国制造业的地位也不是一两场关税战就能撼动的。

印度的工厂、港口、谈判桌,都在为自己的误判买单。

港口的集装箱还在等着,码头上的工人还在盼着,可现实已经给出了答案:想替代中国?先补齐自己的短板吧。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标签:印度   中国   南美   美国   水产品   关税   集装箱   制造业   货物   工厂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