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内部阵营分裂?特朗普紧急改口,他终于想通,该怎么应对中国

美国内部阵营分裂,美国再现股汇债“三杀”,面对内外交困,特朗普突然“紧急改口”,他现在终于想明白了,该怎么应对中国。

据报道7月16日,据多家媒体援引白宫消息人士和总统本人言论报道表示:特朗普可能很快解雇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长期以来,特朗普多次对鲍威尔公开表达不满。

特朗普甚至还用“蠢”、“木头脑袋”、等词语来形容鲍威尔,指责鲍威尔因政治和个人原因拒绝放松货币政策。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所以,据CBS新闻报道,特朗普在15日晚与共和党众议员沟通时,询问他们对是否解雇鲍威尔的看法。

甚至当晚,特朗普还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与会议员出示了一封准备好的“解雇信”草稿。

而解雇鲍威尔的理由也不复杂,就是因为美联储总部翻修成本超支,从19亿美元飙升至25亿美元。

于是在上周,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就向鲍威尔发出了正式信函,要求美联储总部就25亿美元装修项目的成本超支和项目变更,提供详细的解释。

而白宫一位高级政治顾问,更是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将鲍威尔P成玛丽·安托瓦内特。

以奢华著称的法国王后的图片,以此来嘲讽美联储的建筑项目。

他们这么做就是想塑造成政府浪费的具体案例,用这招来降低外界对鲍威尔工作的信任度。

所以,据媒体报道,当被问及装修问题是否构成解雇美联储主席的理由时,特朗普回应称,我认为某种程度上是的。

可市场听不得这个新闻。

当天,美国股市三大指数齐跌,美元指数回调,美债收益率上扬,形成典型“三杀”。

外界看得很明白了:这根本不是什么政策上的试探,而是一场制度危机的前兆。

鲍威尔这边死死守住央行该有的独立性,而特朗普那边却一门心思想把货币政策的大权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于是金融圈炸了,舆论一边倒地批评特朗普这位总统“不顾金融秩序”。

在这些压力下,特朗普很快对媒体表示:他不打算解除鲍威尔的职务。

特朗普还辟谣,称上述报道不实,但他承认15日晚确实与众议院共和党人讨论过解除鲍威尔职务。

特朗普强调:我们不打算做任何事,但也不排除任何可能,除非鲍威尔因涉嫌欺诈不得不离职。

可事情还没完。

由于近期,美国司法部与FBI联合公布了一段爱泼斯坦去世当晚的监狱区域情况监控录像。

司法部门表示当晚没有人进入牢房区域,爱泼斯坦是自缢身亡。

爱泼斯坦手里没有什么所谓的“客户名单”,也没有什么阴谋论,他的死因确实为自杀。

所以,以后不会再公布有关“爱泼斯坦案”调查的相关文件。

而爱泼斯坦是萝莉岛事件的当事人,爱泼斯坦手里的“客户名单”,就是萝莉岛名单的真相。

但这个监控视频和理由并没有说服大众,因为外界发现这个监控事件视频中间“缺失了一分钟”。

虽然司法部长帕姆·邦迪解释道:这是因为监控设备每天会自动重置,所以每晚都会缺一分钟的记录。

但这个说法很快遭到了技术界的质疑。

美国《连线》新闻网联合视频取证专家发布报告,指出这段视频存在剪辑拼接痕迹。

所以跟特朗普“唱反调”的马斯克出招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张小丑讽刺图,讥讽政府在“公布爱泼斯坦名单”这件事上反复改口。

还发文表示:如果特朗普不愿意公开这些文件,那公众凭什么信任他的执政?

这条贴文立马获得了网友们的支持,大家纷纷呼吁特朗普政府公开“爱泼斯坦名单”。

马斯克:说了半天,请按承诺发布文件

于是,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对部分共和党“MAGA派”支持者,也就是“让美国再次伟大”支持者们“开火”。

指责他们执迷于爱泼斯坦名单是“愚蠢和自私的行为”,还表示如果公布名单会掉进民主党的“陷阱”。

这番言论直接引发保守派内部不满,就连共和党的众议长迈克·约翰逊,也就是特朗普亲信的议员。

都公开表示支持公布萝莉岛的名单跟真相。

再加上民主党现在揪着“爱泼斯坦案”不放,想以此来削弱特朗普的道德权威。

所以,特朗普四面楚歌,共和党高层、金融市场、科技圈,几乎都向他施压。

于是,特朗普开始“寻找出口”。

据报道,当地时间7月15日,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召开的能源与创新峰会上,特朗普开口表示:我们将以非常友善的方式与中国竞争,大家保持微笑。

这一句话,打破了过去七年“强硬施压”的对华基调。

特朗普还把美国AI发展吹了一遍,表示中国还在追赶,但话锋一转,又强调中美双方应该保持合作空间。

这与特朗普以前提出的“技术冷战”“脱钩战略”完全背道而驰。

对此,媒体评论直言:这不只是口风变化,而是方向调整。

而特朗普不仅言语示好,行动上也有所松动。

据报道近期,美国财政部官员放出风声,表示关税休战谈判 “有商量的余地”。

与此同时,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也获得了美国政府的批准,将恢复H20在中国的销售,并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全新且完全兼容的GPU。

这一系列动态都反映出:美国政府内部对对华全面施压的战略正在调整。

事实上,自从2018年起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美国在芯片、稀土、供应链重塑等领域对华发起多轮制裁。

但五年过去,不仅未达预期效果,反而加剧了自身通胀与供应链不稳定。

尤其是在AI与能源领域面临产业升级需求的当前,美国离不开中国的稀土和制造能力。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

而且, 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鲁比奥在吉隆坡与中国外长王毅会晤。

这不是一次象征性的会面,而是美方主动发出的信号。

鲁比奥在会谈中明确表示:两大强国之间总会有分歧,但双方需要增加沟通和对话。

与其继续耗在对抗,不如更现实地回归对话轨道,以缓解政治疲惫并寻找合作路径。

而王毅外长则回应表示:希望美方以客观、理性、务实态度看待中国,以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为目标制定对华政策,以平等、尊重、互惠方式同中方打交道。

对此,有媒体分析表示,这场会谈标志着中美关系在经历五年紧张之后,迎来一次可能的“转圜期”。

毕竟,中美在过去五年中因贸易、科技、人权、台湾等议题矛盾持续升级。

那么,特朗普刚才说的以非常友善的方式与中国竞争,是战略布局还是政治避险?

内政上的混乱给了答案。

党内不稳、金融市场反弹、盟友倒戈,再加上国际局势多点承压,特朗普在多个方向“找不到盟军”,他想破局,就得“腾出一条路”。

而中美关系,正好成了这条路的切口。

他知道,一旦能在对华关系上取得某种程度上的缓和成果,不仅能改善经济数据,也能转移舆论对爱泼斯坦案、鲍威尔事件的关注。

这不是示弱,而是策略性的示好。

特朗普把“友好竞争”挂在嘴边,是想营造一个“我愿意对话”的总统形象,而对手是否买账,反倒成了次要。

不过,中方的态度一直没有变化:不看他说什么,而是看他做什么。

当前,美方释放缓和信号的同时,也在继续推动对芯片和数据流的审查,并未完全放松对中企限制。

所以中方对此心知肚明,并没因为特朗普的示好降低警惕。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中美都知道,全面摊牌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尤其在全球供应链极度依存的结构下,打不赢,也拖不起。

所以,说到底,特朗普的改口“示好”,是现实的倒逼,是民调的焦虑,是盟友的离心。

美国政府正在试图重构对华战略:从“施压破局”转向“竞争中求稳”。

但中方还是那句话: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中方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因美方转口而松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标签:财经   美国   阵营   中国   紧急   鲍威尔   斯坦   中美   共和党   美国政府   中方   美方   示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