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家三口吃完冷藏海鲜后紧急送医!最近常吃这种时令菜的千万注意!

随着8月东海开渔,膏满肉肥的梭子蟹源源不断“爬”上市民餐桌。然而,“秋老虎”凶猛,高温频频“返场”,梭子蟹储存、加工不当,就会带来风险。

连日来,上海长海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接诊了不少因为吃梭子蟹而“中招”的患者——甚至有一家三口,因为食用了冰箱里冷藏的梭子蟹,先后出现了腹痛、腹泻和发热等急性胃肠炎症状。

该院消化内科曾彦博副教授指出,梭子蟹虽美味,但从挑选、保存到食用,每一步都得留神。

医生看病讲究“望闻问切”,挑梭子蟹也一样,曾医生将之总结成“观、闻、触”三点——

观:新鲜的梭子蟹活力十足,蟹壳呈青灰色并有自然光泽,腹部洁白,蟹腿饱满。如果发现蟹壳发黄或发白、活力不佳,建议不要购买。

闻:好的梭子蟹带有一股淡淡的海水腥味;如果闻到刺鼻的氨水味、腐烂味(尤其是鳃部附近),甚至化学药剂的味道,千万不要购买。

触:轻轻按压蟹的腹部和腿节,新鲜蟹肉会迅速回弹,手感紧实;如果按下去软塌、回弹无力,或者表面发黏,这样的蟹已经不新鲜了。

“梭子蟹活体保活时间很短,最好现买现吃。如果一次吃不完,可以密封后冷藏,并在隔天充分加热后食用。”他表示,若打算过几天再吃,可以用湿毛巾或厨房纸包好,放入冷藏室,一般可存放3-5天。如果要长期保存,建议清洗后装入密封袋或保鲜盒,直接冷冻;或先煮熟再冷冻,要注意的是,冷冻蟹取出后必须彻底加热才能食用。

梭子蟹虽鲜美,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曾彦博介绍,过敏体质者、痛风或高尿酸患者、高血压、高血脂、慢性肾病、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等人群应谨慎食用,以免引发过敏、痛风发作、血脂升高、加重肾脏负担或消化不良;尤其是有胃溃疡、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肝硬化等消化道疾病的市民,吃蟹前最好咨询医生,避免加重症状或引起并发症。

新民晚报原创稿件

记者:郜阳

来源: 新民晚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6

标签:美食   时令   上海   海鲜   紧急   梭子蟹   蟹壳   新民晚报   新鲜   医生   长海   腹部   痛风   症状   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